题名

律例本乎聖經:明清士人與官員的法律知識論述

并列篇名

Law and Statutes Based on Confucian Canons: Legal Discourse of Ming-Qing Scholar-Official Literati

作者

邱澎生(Peng-Sheng Chiu)

关键词

法家 ; 儒家 ; 禮治 ; 法治 ; 祥刑 ; Legalist ; Confucian ; Rule of Rituals ; Rule of Law ; Benevolent Law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3 / 12 / 01)

页次

75 - 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傳統儒家士大夫針對法律知識重要性所做的種種評價與論述,到了明清兩代到底有何變化?明清不少士人與官員都曾強調研讀法律知識的重要性,其中也包括嘗試將法律知識更密切地銜結儒家經書的一股學術風氣,由十五世紀末出版《大學衍義補》的〈慎刑憲〉,到十八世紀末刊行的《祥刑經解》,種種將國家法律溯源到儒家經典所謂「聖經」的提法與相關法學著作,持續撰成與刊布,反映了這股密切銜結儒家經書與法律知識的長期趨勢。本文分梳明清士人與官員的相關言論,探究傳統中國政治與法律思想在明清兩代的一項重要演變趨勢。

英文摘要

How did the miscellaneous discourses about law change during the Ming-Qing dynasties?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Ming-Qing intellectual trends aimed at articulating the Confucian canons with legal knowledge. Focusing 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legal knowledge in ”Daxu Yanyibu” (《大學衍義補》) and ”Xianxing Jinggie” (《祥刑經解》), which both highlighted the legal knowledge that might benefit the practice of the Confucian Canons, and vice versa, this study sheds light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nfucians and legal expert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邱澎生(2008)。十八世紀清政府修訂〈教唆詞訟〉律例下的查拿訟師事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7(4),637-682。
    連結:
  2.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元年[1488]建寧府刊本),卷101,〈慎刑憲•總論制刑之義(下)〉,頁18 下
  3. 〔明〕王樵,《讀律私箋》(北京: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年間刊本),全書正文29卷,附錄1 卷,書前有萬曆乙未年[二十三年,1595]九月王樵自序,〈序〉,頁1 上
  4. 〔明〕丘濬於成化二十三年(1487)所作〈大學衍義補序〉,收入〔明〕丘濬,《大學衍義補》(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元年[1488]建寧府刊本),頁1-5
  5. 〔明〕丘濬於成化二十三年(1487)所作〈進《大學衍義補》表〉,收入〔明〕丘濬,《大學衍義補》(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元年[1488]建寧府刊本),頁1-5
  6.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元年[1488]建寧府刊本),卷106,〈慎刑憲•詳聽斷之法〉
  7. (1982)。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
  8. 宋朱熹、朱傑人編、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明王肯堂(1995)。尚書要旨。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10. 明王樵(1995)。書帷別記。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11. 明王樵(1983)。尚書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明王樵(1983)。方麓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明余懋學(1997)。仁獄類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明陳永輯(1995)。法家裒集。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15. 清王有孚(2006)。一得偶談。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6. 清王明德、何勤華點校(2001)。讀律佩觿。北京:法律出版社。
  17. 清朱澐輯。粵東成案初編
  18. 清沈家本(2010)。寄簃文存。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 清汪泩(2006)。祥刑經解。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 清汪輝祖(1997)。佐治藥言。合肥:黃山書社。
  21. 清汪輝祖(1997)。學治說贅。合肥:黃山書社。
  22. 清姚文然(1997)。姚端恪公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23. 清袁守定(1997)。圖民錄。合肥:黃山書社。
  24. 清袁守定(1997)。圖民錄。合肥:黃山書社。
  25. 清張廷玉修(1982)。明史。臺北:鼎文書局。
  26. 清魏源輯(1964)。清朝經世文編。臺北:世界書局。
  27. Bailey, C. D. Alison(2009).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The Representation and Containment of Disorder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Legal Texts.Ming Studies,59,56-86.
  28. 何勤華(2000)。中國法學史。北京:法律出版社。
  29. 邱澎生(2005)。也是「商法」問題:試論十七世紀中國的法律批判與法律推理。法制史研究,8,75-123。
  30. 范中信選編(2000)。梁啟超法學文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31. 徐忠明、杜金(2012)。傳播與閱讀:明清法律知識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2. 徐道鄰。唐律通論
  33. 徐道鄰(1953)。中國法制史論略。臺北:正中書局。
  34. 徐道隣(1975)。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
  35. 張偉仁(1989)。良幕循吏汪輝祖:一個法制工作者典範。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9(1),1-49。
  36. 楊鴻烈(1964)。中國法律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7. 董康、何勤華編、魏瓊編(2005)。董康法學文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38. 鄧雲鄉(2001)。水流雲在叢稿。北京:中華書局。
  39. 瞿同祖(198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吳景傑(2015)。評徐忠明、杜金,《傳播與閱讀:明清法律知識史》。明代研究,24,209-214。
  2. 張孟珠(2020)。殺人有理!?-從一樁兄弟相殺案看十八世紀中葉「殺姦勿論」的實踐與侷限。漢學研究,38(1),149-200。
  3. (2016)。明清律學與士人社會。法制史研究,30,1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