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諭中原檄〉的傳鈔看明代華夷正統觀的轉變

并列篇名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Barbarians and Dynastic Legitimacy in the Ming Dynasty: A Case Study of the "Yu zhongyuan xi"

作者

傅范維(Fan-Wei Fu)

关键词

華夷觀 ; 正統觀 ; 諭中原檄 ; 續資治通鑑綱目 ; 明代 ; view of barbarian (華夷觀) ; legitimacy (正統觀) ; "yu zhongyuan xi" ; "xu zizhi tongjian gangmu" ; Ming Dynasty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4 / 06 / 01)

页次

51 - 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吳元年十月,朱元璋北伐之際,曾遣使傳檄中原,當時所發檄文即是著名的〈諭中原檄〉。明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以降,明人的華夷正統觀開始出現轉變,主流思潮逐漸趨向對「華夷之防」的強調。此後官修《續資治通鑑綱目》所收載的〈諭中原檄〉,已是經過編纂官員修改後的版本,其內容不僅反映明成化時期「華夷正統觀」之轉變,更影響此後明人對明代開國史的理解。是以探究〈諭中原檄〉版本之流變,亦有助於瞭解明代華夷正統觀之變化。

英文摘要

In late 1367, Zhu Yuanzhang declared war on the Mongols and dispatched messengers to deliver a declaration to the people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Zhu's declaration, entitled "Yu zhongyuan xi" (〈諭中原檄〉), was included in the "Xu zizhi tongjian gangmu" (《續資治通鑑綱目》) by Ming officials roughly a century later. This officially sanctioned edition of Zhu’s declaration, which differed from the original one, reflected changes in the perspectives on barbarians and dynastic legitimacy. These changes can be traced to the Tumu Crisis of 1449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Chenghua era (1465-1487), when mainstream thinking gradually shifted toward the view that fundamental distinctions did exist between Chinese and barbarians. The revised version of the "Yu zhongyuan xi" influenced not only later generations' views of barbarians, but also later Ming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its legitimacy. By examining various editions of the "Yu zhongyuan xi", this article traces important changes in perspectives on barbarians and dynastic legitimacy in the Ming dynas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德毅(2009)。商輅與《續資治通鑑綱目》。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41,8。
    連結:
  2. 徐泓(1996)。《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校讀─兼論其史源運用與選材標準。臺大歷史學報,20,537-615。
    連結:
  3. [明]商輅等撰,《續資治通鑑綱目》(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成化十二年[1476]內務府刊本),〈續資治通鑑綱目凡例〉,頁 1b, 1a。
  4. 王崇武,〈論明太祖起兵及其政策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0(1948),頁 68。
  5. [明]商輅等撰,《續資治通鑑綱目》(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成化十二年[1476]內務府刊本),〈進續資治通鑑綱目表文〉,頁 3a。
  6. [明]商輅等撰,《續資治通鑑綱目》(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成化十二年[1476]內務府刊本),〈進續資治通鑑綱目表〉,頁 1b。
  7. [明]商輅等撰,《續資治通鑑綱目》(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成化十二年[1476]內務府刊本),卷 27,〈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頁 37a-38a。
  8. [明]商輅等撰,《續資治通鑑綱目》(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成化十二年[1476]內務府刊本),〈御製續資治通鑑綱目序〉,頁 2a。
  9. 明孔貞運(1995)。皇明詔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明王世貞、魏連科點校(2006)。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書局。
  11. 明丘濬(1972)。世史正綱。臺北:丘文莊公叢書輯印委員會。
  12. 明丘濬(1972)。大學衍義補。臺北:丘文莊公叢書輯印委員會。
  13. 明丘濬(1972)。大學衍義補。臺北:丘文莊公叢書輯印委員會。
  14. 明朱升、劉尚恒校注(1992)。朱楓林集。合肥:黃山書社。
  15. 明吳朴(1996)。龍飛紀略。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6. 明宋濂、羅月霞點校(1999)。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7. 明夏原吉編纂(1966)。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8. 明夏原吉編纂(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 明夏原吉編纂(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 明夏原吉編纂(1966)。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1. 明夏原吉編纂(1966)。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2. 明陳建、錢茂偉點校(2008)。皇明通紀。北京:中華書局。
  23. 明傅鳳翔(2002)。皇明詔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明焦竑(2002)。國朝獻徵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明程敏政(1979)。皇明文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明楊士奇編纂(1966)。明仁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7. 明楊學可(1991)。明氏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8. 明溫體仁編纂(1966)。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9. 明劉夏(2002)。劉尚賓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明鄭麟趾(1996)。高麗史。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31. 明薛應旂(1996)。宋元通鑑。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32. 清汪楫(1967)。崇禎長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3. 清谷應泰(1977)。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
  34. 清清高宗批(1983)。御批續資治通鑑綱目。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
  35. 王秀麗(2004)。《續資治通鑑綱目》纂修二題。史學史研究,2004(2),47-48。
  36. 王秀麗(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研究院。
  37. 伊佩霞(2005)。劍橋插圖中國史―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文明奧秘。臺北:果實出版社。
  38. 吳振漢(2002)。明代中葉私修國史之風探析。史匯,6,1-21。
  39. 吳晗(1996)。朱元璋傳。上海:上海書店。
  40. 呂景琳(1994)。洪武皇帝大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41. 李治安(2009)。元代華北地區研究:兼論漢人的華夷觀念。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42. 李焯然(1991)。丘濬之史學。明史散論,臺北:
  43. 孟森(2007)。書明史抄略。明清史論著集刊,北京:
  44. 林麗月(2004)。萬髮俱齊:網巾與明代社會文化的幾個面向。臺大歷史學報,33,133-160。
  45. 范德(1993)。朱元璋與中國文化的復興―明朝皇權專制的意識形態基礎。明史論文集,合肥:
  46. 張佳(2014)。重整冠裳:明洪武時期的服飾改革。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8,113-159。
  47. 張佳(2013)。元明之際「夷夏」論說舉隅―兼說清代官修書籍對明初史事的隱沒與改篡。中國典籍與文化,2013(4),42-49。
  48. 張佳(2012)。別華夷與正名分:明初的日常雜禮規範。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21-30。
  49. 張佳(2014)。明初的漢族元遺民。古代文明,2014(1),58-67。
  50. 張其賢(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51. 張奕善(1988)。明太祖的沙漠戰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報,14,307-419。
  52. 張德信(2011)。明史研究論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3. 傅衣凌編、楊國楨、陳支平(1999)。明史新編。臺北:昭明出版社。
  54. 葛兆光(2004)。「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視域變化的意義。歷史研究,2004(1),18-32。
  55. 蒙思明(1980)。元代社會階級制度。北京:中華書局。
  56.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57. 蕭啟慶(2007)。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硏究。北京:中華書局。
  58. 蕭啟慶(2012)。九州四海風雅同: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59. 蕭啟慶(1999)。元朝史新論。臺北:允晨文化。
  60. 蕭啟慶(2008)。元明之際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擇:以各族進士為中心。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
  61. 錢茂偉(2003)。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2. 錢穆(1994)。讀明初開國諸臣詩文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
  63. 錢穆(1994)。讀趙汸東山存稿。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
  64. 謝貴安。明清文化史探研
  65. 薩孟武(1975)。中國社會政治史。臺北:三民書局。
  66. 饒宗頤(2003)。國史上之正統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67. 饒宗頤(2003)。國史上之正統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莊郁麟(2016)。鼎革與遺民:劉聲木(1878~1959)的易代論述。歷史教育,21,85-132。
  2. (2019)。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知識編輯、文化網絡與通俗忠觀。新史學,30(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