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隆慶時期江南地方官蔡國熙之際遇與「窮治徐階三子案」探究:以明中葉江南士大夫物欲觀念之變遷與衝突為中心的分析

并列篇名

A Prefectural Magistrate of Suzhou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viction of Xu Jie's Three Sons": An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i's Concepts of Desire of Getting Rich in Mid-Ming

作者

陳冠華(Guan-Hua Chen)

关键词

蔡國熙 ; 窮治徐階三子案 ; 明中葉蘇州 ; 士大夫殖產欲望 ; 溝口雄三 ; Cai Guo-xi ; conviction of Xu Jie's three sons ; Jiangnan during Mid-Ming ; literati's desire of getting rich ; Mizoguchi Yuzo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3期(2014 / 12 / 01)

页次

1 - 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隆慶五年發生的「窮治徐階三子」事件是當時一件轟動朝野的大案。自始至今,論及此案者皆從其政治性質立說,將這起事件視為當朝首輔高拱與前首輔徐階之間政治鬥爭的一環,而直接負責調查並審理此案的前蘇州知府蔡國熙,則被描述為一個既意欲諂媚執政高拱以圖利、又藉機挾怨報復徐家的卑鄙人物。本文從蔡國熙在蘇州知府任上與這種評價完全相反的「治行第一」形象出發,引用日本學者溝口雄三先生的論述,以當時江南士紳階層「殖產欲望」觀念的變遷為視角,探索蔡國熙形象遽落的際遇以及「窮治徐階三子」事件本身在明代中葉社會、經濟、思想變遷大脈絡下所蘊含的意義。本文認為,這起事件不僅是高層政治鬥爭或私人恩怨的表現,亦是徐階家族所代表的「容認殖產欲望的滿足」與蔡國熙所代表的「強調寡欲道德的實踐」新舊兩種對立概念之衝突的表現。事後,江南縉紳的輿論多支持徐階而否定蔡國熙,則反映了明中葉以後江南地區思潮「肯定士大夫殖產欲望」的走向。

英文摘要

The conviction of Xu Jie's three sons in 1542 was one of the most sensational events of sixteenth century Ming China. Most scholars examine this case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power struggle between Gao Gong, the sitting prime minister at the time, and his predecessor, Xu Jie. In these studies, Cai Guoxi, the official responsible for the conviction of the Xu brothers, was generally seen as despicable because Cai turned his back on his former superior, Xu Jie, and allied with Gao to launch vicious attack against the Xu family. His role in this case crippled his image as a capable prefect of Suzhou who governed with integrity. Employing the "the desire to get rich" theory of Mizoguch Yuzo, this paper will re-examine the conviction of Xu Jie's three sons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rapid economic, social and ideological changes during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conviction of Xu Jie's three sons was not simply a clash between high-ranking officials or a scandal of personal morality; it was the product of a conflict between old and new attitudes of officials and the literati toward the desire to become rich. While Cai Guoxi insisted on the old value that an austere ethic was required for officials, Xu Jie represented the new value that justified the desire to get rich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fter the conviction, most Jiangnan literati stood by Xu Jie and his new values and severely criticized the conservative Cai Guoxi. This phenomenon reveals the changing attitudes of the literati in their embrace of the desire to get rich by the late M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卓穎(2011)。地方性與跨地方性:從「子游傳統」之論述與實踐看蘇州在地文化與理學之競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2(2),325-398。
    連結:
  2. 鄭文惠(2009)。公共園林與人文建構:明代中期虎丘地景的文化書寫。政大中文學報,11,127-162。
    連結:
  3. 濱島敦俊、吳大昕譯(2008)。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的鄉居和城居:從「民望」到「鄉紳」。明代研究,11,59-94。
    連結:
  4. (1991)。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5.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6.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7.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8.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9.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91)。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2.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3. (1995)。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4.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5.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6.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7. (1995)。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8. (1992)。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上海:上海書店。
  19.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20.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2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2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29. (1997)。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0.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3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1984)。明實錄。京都:中文出版社。
  33.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36.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37.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38.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39.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40.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4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1991)。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3.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44.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45.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46.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47.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4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50.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5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52. (1984)。明實錄。京都:中文出版社。
  5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5.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6. (2000)。中國道觀志叢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8. (1991)。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9. (1959)。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60.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61. (1967)。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6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3. [明]蔡國熙,《守令懿範》,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隆慶四年(1570)平陽府刊本。
  64. (1984)。明實錄。京都:中文出版社。
  65. (1991)。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6.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67.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68.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69. (1990)。中國西北文獻叢書.西北稀見方志文獻。蘭州:蘭州古籍書店。
  70. 明王畿(1970)。王龍溪全集。臺北:華文書局。
  71. 明朱國禎、繆宏點校(1998)。湧幢小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72. 明何良俊、李劍雄校點(2012)。四友齋叢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3. 明李樂(1977)。見聞雜記。臺北:偉文圖書。
  74. 明皇甫汸(1972)。皇甫司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5. 明唐鶴徵編纂、明陳睿謨評(1991)。皇明輔世編。臺北:明文書局。
  76. 明唐鶴徵纂修(2003)。〔萬曆〕重修常州府志。北京:線裝書局。
  77. 明孫繼皋(1973)。宗伯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8. 明海瑞(1973)。海忠介公全集。臺北:海忠介公全集輯印委員會。
  79. 明高拱、岳金西編、岳天雷編(2006)。高拱全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80. 明張內蘊、明周大韶(1972)。三吳水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1. 明張廷玉、鄭天挺點校(2007)。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82. 明張瀚、蕭國亮點校(1986)。松窗夢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3. 明陳子龍選輯(1962)。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84. 明萬廷言(1990)。學易齋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85. 明管志道(1990)。惕若齋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86. 明劉應鈳修、明沈堯中纂(1970)。〔萬曆〕嘉興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87. 明談遷(1978)。國榷。臺北:鼎文書局。
  88. 明韓浚修(1987)。[萬曆]嘉定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9. 清永瑢(1965)。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90. 清吳中彥修、清胡景桂纂(1968)。[光緒]重修廣平府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91. 清夏詒鈺纂修(1969)。[光緒]永年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92. 清黃宗羲、沈芝盈點校(2008)。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93. 清顧震濤、甘蘭經標點(1986)。吳門表隱。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94. 卜正民、方駿譯(2004)。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95. 王國平編(1998)。明清以來蘇州社會史碑刻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96. 岳天雷(2011)。醜詆與厚誣:高拱「報復」問題辨析─以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高拱傳》為中心。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3),110-117。
  97. 岳天雷(2011)。王世貞《首輔傳》若干史實考述:以〈高拱傳〉為代表。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7(2),39-45。
  98. 林麗月(1994)。陸楫(1515-1552)崇奢思想再探:兼論近年明清經濟思想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新史學,5(1),131-153。
  99. 姜德成(2002)。徐階與嘉隆政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00. 洪煥椿編(1988)。明清蘇州農村經濟資料。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01. 范金民、夏維中(1993)。蘇州地區社會經濟史•明清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02. 范莉莉(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蘇州,蘇州大學。
  103. 唐文基(1991)。明代賦役制度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4. 黃仁宇(1994)。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
  105. 黃繼持(1985)。明代中葉文人型態。明清史集刊,1,37-61。
  106. 溝口雄三、陳耀文譯(1997)。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與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7. 劉俊文編(1993)。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108. 錢鏡塘(2002)。錢鏡塘藏明代名人尺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