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清中國社會成員的制度選擇──以捐納制度為中心

并列篇名

The Institutional Choices of Social Actors in Ming-Qing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System of Purchasing Eligibility(捐納)

作者

伍躍(Yue Wu)

关键词

制度 ; 制度選擇 ; 科舉 ; 捐納 ; 明清時期 ; institution ; institutional choice ; examination system ; the system of purchasing eligibility for academic titles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 ; Ming-Qing period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6 / 06 / 01)

页次

1 - 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明清時期的中國,人們生活在由各種制度交織而成的社會之中。這些制度,既有成文的法律、則例與宗法村規,也有不成文的風俗習慣和潛移默化的約定俗成。社會成員以主動或被動的方式接受這些制度的約束的同時,還根據自身的生活需要或利益追求,選擇和利用制度。這種利用,既包括對某一單項制度(例如科舉制度)的利用,也包括對複數制度的選擇利用(例如本文將要言及的選擇利用科舉制度和捐納制度中的某些部分)。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一些社會成員為了自身的目的,甚至不惜使用包括暴力在內的非常手段試圖衝破某些制度的束縛,建立起他們自身認為可以滿足其價值觀需要的制度。因此,形同具文的制度在社會上是沒有任何生命力的。只要是存在於社會之中的制度幾乎無一不是與社會成員的活動結合在一起的。本文旨在透過對科舉制度和捐納制度的分析,考察明清時期的社會成員在考慮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時是如何主動地選擇利用國家制度的問題。他們認真地評估自身的利益,決定人生的目標,通過靈活地利用國家制度迴避可能遇到的風險,獲得利益並實現目標。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明清時期中國社會中存在的這些行為再一次證明了,人在尋求提高自身社會地位時往往根據「迴避風險」的原則,理性地決定著自己的行動。

英文摘要

In the Ming-Qing Period China, social actors lived in a society composed of a variety of institutions. Some institutions had written guidelines such as laws, precedents, clan instructions, or village rules. Other institutions had no written guidelines but were instead the social product of custom and gradual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that social actors either deliberately or passively accepted the restrictions of such institutions, they also selected and used institutions in the pursuit of advantage or their own needs in life. Such use might focus on a single institution, e.g. the examination system, or it might involve the use of sever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selective use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elements of the system of purchasing eligibility for academic titles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 (juanna). In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s, some social actors were not above using extraordinary methods, including violence, in an effort to overcome institutional restraints and to establish institutions that satisfied their own social values. Thus, purely prescriptive institutions lacked any sort of social vitality; nearly every institution that existed in society was inextricably tied to the activities of social actors. Using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public service examinations and the system of purchasing eligibility for academic titles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 this essay examines how social actors in the Ming-Qing period selectively used national institutions to advance their own social status. Rather than passively accepting contemporary institutions, social actors carefully evaluated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developed strategies to pursue such interests through skillful use of institutions, thus reducing potential threats to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is sense, we can say that the example of the Ming-Qing period China confirms the general principal that people are rational actors intent on reducing risk to their interes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 (1999)。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3. (1999)。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4. (2000)。北京圖書館藏家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5.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6.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7.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8.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9. (2006)。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10. (2006)。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11. (1967)。皇明制書。東京:古典研究會。
  12. (2000)。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申報》,宣統元年(1909)正月初五日。
  16. 〔清〕戶部,《川楚善後籌備事例》,東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清嘉慶年間刊本。
  17. 〔清〕北洋官報局,《畿輔同官錄》,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附屬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藏,清光緒三十年(1904)直隸北洋官報局活字本。
  18. 〔清〕佚名,《出山指南》,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京師琉璃廠槐蔭山房刊本。
  19. 〔清〕佚名,《各省印結》,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年間刊本。
  20. 〔清〕佚名編,《大清搢紳全書》,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清光緒十七年(1891)春季榮祿堂刊本。
  21. 〔清〕佚名編,《大清搢紳全書》,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清光緒六年(1880)夏季斌陞堂刊本。
  22. 〔清〕佚名編,《通行條例》,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四年(1888)江蘇書局刊本。
  23. 〔清〕李銘皖等,[光緒]《蘇州府志》,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附屬東亞漢字情報中心藏,清光緒九年(1883)刊本。
  24.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藏,清光緒三十年活字本。
  25. 〔清〕汪輝祖,《夢痕餘錄》,京都:京都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二年(1886)山東書局刊汪龍莊先生遺書本。
  26. 〔清〕楊敬亭編,〔清〕李靜山增補,《增補都門紀略》,京都: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藏,清光緒五年(1879)刊本。
  27. 朱峙三,《朱峙三日記》,未見。
  28. 島田虔次,《中国における近代思惟の挫折》,東京:筑摩書房,1949。
  29. 湯象龍,〈道光朝捐監之統計〉,《社會科學雜誌》,2:4(1931)。
  30. 潘光旦、費孝通,〈科舉與社會流動〉,《社會科學》,4:1(1947)。
  31. 明工部(2010)。北京建殿堂修都城獻納事例。北京:線裝書局。
  32. 明文徵明(1987)。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3. 明袁中道(1982)。珂雪齋近集。上海:上海書店。
  34. 明陳文修、黃彰健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5. 明謝肇淛(2001)。五雜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6. 清王先謙、沈嘯寰點校(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37. 清吳敬梓(1958)。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8. 清杜鳳治(2007)。望鳬行館宦粤日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39. 清林則徐、駱偉輯(1981)。林則徐致楊以增書札(下)。文獻,1981(8)
  40. 清英和(1985)。清高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41. 清崑岡(1976)。[光緒]大清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2. 清崑岡(1976)。[光緒]大清會典事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3.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44. 清張集馨(1981)。道咸宦海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
  45. 清曹雪芹(1982)。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6. 清陳康祺(1984)。郎潛紀聞初筆。北京:中華書局。
  47. 清陸以湉(2007)。冷廬雜識。北京:中華書局。
  48. 清傅崇矩(1987)。成都通覽。成都:巴蜀書社。
  49. 清葉昌熾(2011)。緣督廬日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50. 清顧炎武(1959)。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51. 清顧炎武、清黃汝成集釋(2002)。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1999)。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3. 卜永堅(2010)。遊戲官場─陞官圖與中國官場文化。香港:中華書局。
  54. 夫馬進(1997)。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京都:同朋舍出版。
  55. 王亞新編(1998)。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群眾出版社。
  56. 王章濤(2003)。阮元年譜。合肥:黃山書社。
  57. 伍躍(2013)。中國的捐納制度與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58. 伍躍(2012)。帝制晚期江南出身官僚的一個側面─以《浙江蘇郡同官錄》為中心。江海學刊,2012(1),22-34。
  59. 何炳棣、徐泓譯註(2013)。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0. 吳蕙芳(2005)。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全錄。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
  61. 周克真(1998)。顧炎武年譜。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62. 宗韻(2009)。明代家族上行流動研究─以1595 篇譜牒序跋所涉家族為案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63. 林麗月(1978)。明代的國子監生。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64. 金受申(1989)。老北京的生活。北京:北京出版社。
  65. 俞平伯(1963)。脂硯齋紅樓夢輯評。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
  66. 宮崎市定(1963)。科挙─中国の試験地獄。東京:中央公論社。
  67. 宮崎市定(1993)。宮崎市定全集。東京:岩波書店。
  68. 秦國經編(199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69. 馬克斯‧韋伯、林榮遠譯(1997)。經濟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
  70. 馬鏞(2000)。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71. 張仲禮、李榮昌譯(1991)。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的作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72. 許大齡(2000)。明清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3. 陳寅恪(1978)。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4. 陳寶良(2005)。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5. 黃惠賢編、陳鋒編(2005)。中國俸祿制度史(修訂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76. 詹姆斯‧C‧斯科特、程立顯譯(2001)。農民的道義經濟學:東南亞的反叛與生存。南京:譯林出版社。
  77. 詹姆斯‧S‧科爾曼、鄧方譯(1999)。社會理論的基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78. 路大荒編(1986)。蒲松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9. 道格拉斯‧C‧諾斯、劉守英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80. 劉海峰編(2006)。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81. 鄭幸(2011)。袁枚年譜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2. 鄧嗣禹(2011)。中國考試制度史。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3. 錢穆(1998)。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4. 關曉紅(2013)。科舉停廢與近代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朱冬芝(2020)。評介渡昌弘《明代國子監政策の研究》。明代研究,35,187-197。
  2. (2022)。縉紳錄與清代地方官員人事制度研究。新亞學報,3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