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入山猶未晚:明宗室女朱中楣的易代經歷與鄉國書寫

并列篇名

It's Never Too Late to Be a Hermit: The Ming Imperial Clan Woman Zhu Zhongmei's (朱中楣) Experiences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and Writings from Her Hometown

作者

陳逸雯(Chen, Yi-wen)

关键词

明清鼎革 ; 朱中楣 ; 李元鼎 ; 才女 ; 貳臣 ; Ming-Qing Transition ; Zhu Zhongmei ; Li Yuanding ; talented female ; twice-serving official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18 / 12 / 01)

页次

51 - 8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清鼎革向為中國易代研究中備受矚目的課題,其中士人出處及明遺民尤為關注焦點,然而相較於眾多士人的人物研究,女性人物的研究明顯較少。本文選擇的女性個案是一位出身宗室,亡國後依然心念朱明,但其夫李元鼎(1595-1670)出仕新朝的才女朱中楣(1622-1672),她的複雜處境充分反映了鼎革時期的特殊性。本文旨在考察朱中楣在鼎革巨變中的經歷及其對家國的態度與心境,故聚焦於其作品中與家鄉和故國有關的書寫,藉此耙梳這位出身明朝宗室的「貳臣」之側室,如何面對甲申之變和入清後的生活,發掘女性訴說的聲音。從朱中楣和李元鼎的互動,可明顯看出朱氏較其夫懷有更堅定的隱居之志。透過朱中楣的書寫及易代際遇的考察,可以映現明清鼎革中知識女性對家國之變的感受,朱中楣的家國之痛並不亞於士人,知識女性思想情志之主體性,亦可見其一斑。

英文摘要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is the most popular topic in the field of power transfers in premodern China,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Ming loyalists. Still, few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women during the transi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 talented women, Zhu Zhongmei(1622-1672). Zhu Zhongmei was a woman of the Ming imperial clan, but her husband, Li Yuanding (李元鼎, 1595-1670) worked as an official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study describes how she faced the fall of Beijing in 1644 (甲申之變) and her life in the Qing Dynasty through a study of her writing on changes and catastrophes in her countryside hometown. Zhu had a strong intention to remain a hermit, an intention in fact even stronger than her husban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ed light on the subjectivity of an important female intellectua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丘文豪(2012)。清初忠君觀─以陳鼎《留溪外傳》為例。歷史教育,19,163-183。
    連結:
  2. 陳永明(2013)。乾隆《貳臣傳》立傳原則平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4(4),753-784。
    連結:
  3. (2009)。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
  4.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5.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6.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7.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8.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9.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清周樹槐纂修(1989)。〔道光〕吉水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1. 清張廷玉、鄭天挺點校(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12. 〔清〕清國史館,《欽定國史貳臣表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清內府朱絲欄寫本。
  13. 清鄂爾泰修(198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14. Li, Wai-yee(2014).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the Late-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5. 孔定芳(2009)。清初遺民社會:滿漢異質文化整合視野下的歷史考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6. 孔定芳(2006)。「博學鴻儒科」與晚年顧炎武。學海,2006(3),49-53。
  17. 孔定芳(2012)。論明遺民之生計。中國經濟史研究,2012(4),37-49。
  18. 王成勉(2012)。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 王成勉(2007)。再論明末士人之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一),臺北:
  20. 王成勉(1986)。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復刊,復刊15(9、10),65-75。
  21. 王鍾翰點校(1987)。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
  22. 何冠彪(1991)。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23. 李小榮(2012)。夫唱婦隨:明清過渡時期李元鼎和朱中楣夫妻的詩歌唱和。清代文學研究集刊,北京:
  24. 李惠儀(2014)。明清之際的女子詩詞與性別界限。跨越閨門:明清女性作家論,北京:
  25. 周遠廉(1993)。順治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6.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社。
  27. 孫康宜(1998)。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8. 孫康宜、謝樹寬譯(1993)。柳是和徐燦:陰性風格或女性意識?。中外文學,22(6),8-25。
  29. 曹月(2013)。荒城處處傷離黍,舊燕飛飛覓畫梁─論朱中楣詩詞中的「家國之思」。文教資料,2013(29),46-48。
  30. 陳邦炎(2001)。評介女詞人徐燦及其拙政園詞。清詞名家論集,臺北:
  31. 陳逸雯(201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32. 華瑋(2003)。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3. 葉高樹(2002)。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
  34. 葉高樹(1994)。乾隆時代官修史書的教化功能─兼論乾隆皇帝統御漢人的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2,171-199。
  35. 趙宣竹(2015)。女詞人朱中楣《石園隨草詩餘》研究。雲夢學刊,36(4),112-118。
  36. 趙雪沛(2004)。清疏曠放的林下風致─明宗室女詞人朱中楣詞初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4),132-140。
  37. 趙園(1999)。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8. 劉麗(2009)。甲申之際明朝士人心態與選擇。北方論叢,2009(1),86-90。
  39. 鄧紅梅(2000)。女性詞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40. 鮑家麟(2001)。明末清初的蘇州才女徐燦。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
  41. 戴曉燕(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