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蔣介石對中英新約的態度(1942-1943)

并列篇名

Chiang Kai-shek's Attitude Toward the Sino-British Treaty for the Abolition of Extraterritoriality and Related Rights in China (1942-1943)

DOI

10.6420/DHJHS.200507.0123

作者

陳進金(Chin-Ching Chen)

关键词

蔣介石 ; 中英外交 ; 中英新約 ; 廢除不平等條約 ; Chiang Kai-shek ; the Sino-British relationship ; the Sino-British treaty for the abolition of extraterritoriality and related rights in China ; abolition of all unequal treaties in China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05 / 07 / 01)

页次

123 - 1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43年1月,中美、中英新約的簽訂,有助於中國國際地位的提昇,和民族自信心的恢復;而不容諱言的是,新約能否順利簽訂,蔣介石的態度是決定性的關鍵。本文即利用國史館所典藏的《蔣中正總統檔案》及相關的文獻資料,來討論蔣介石對中英新約的態度,從最早不信任「狡獪之流」的邱吉爾,到同意暫時擱置香港問題,只要求能夠順利簽訂新約的歷程。

英文摘要

In World War Ⅱ,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voluntarily abolished the extraterritoriality system in China in January 1943. It not only helped promote Chin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but also strengthened China's self-confidence. Frankly speaking, in abolishing all unequal treaties, Chiang Kai-shek's attitude was the decisive key point. This essay is based on the Chiang Kai-shek Collections and relative governmental documents held in Academia Historica, and discussed how Chiang changed his attitude forwards the Sino-British Treaty. At first, Chiang thought Churchill, the United Kingdom premier, was a crafty person, so Chiang could not trust him. Finally, Chiang hoped to sign the Sino-British treaty for the abolition of extraterritoriality and related rights in China smoothly, even shelved the plan about taking over Hong Kong sovereign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雲漢(1997)。國民政府收回香港九龍之決策與交涉。故宮學術季刊,14(4),25-46。
    連結:
  2. (1942)。告印度人民書
  3. (1942)。顧維鈞致蔣介石魚電
  4. (1942)。陳布雷撰新聞稿希望美國率先自動表示放棄對華不平等條約
  5. (1942)。尼跡魯致蔣中正函
  6. (1941)。蔣中正電俞飛鵬
  7. (1942)。顧維鈞致蔣介石電
  8. (1943)。蔣中正致宋子文巧電
  9. (1942)。卡爾致蔣中正函
  10. (1943)。蔣中正致宋子文禡戍電
  11. (1942)。蔣中正致羅斯福電
  12. (1943)。宋子文致蔣中正元電
  13. (1942)。蔣中正致俞飛鵬電
  14. (1942)。卡爾致蔣宋美齡函
  15. (1942)。顧維鈞致蔣介石馬電
  16. (1942)。邱吉爾致蔣中正函
  17. (1943)。蔣中正致王寵惠寅巧電
  18. (1983)。中英外交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 (1940)。杭立武呈蔣中正關鈴天津存銀事英大使懇其政府從長計議
  20. (1942)。蔣中正與薛穆會談記錄
  21. (1942)。蔣中正致顧維鈞電
  22. (1942)。蔣中正與甘地會談記錄
  23. (1942)。邱吉爾致蔣中正電
  24. (1940)。蔣中正接見卡爾討論兩國合作英欲與中國合作先改變其對華態度
  25. Eden to Clark Kerr, Mar.(1997).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26. Memorandum by Hamllton, Mar.(1956).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 Govemmet Printing Office.
  27. Seymour to Eden(1942).BDFA.
  28. 于能模(1951)。廢除不平筆條約之經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9. 于能模編(1936)。中外條約彙約。上海:商務印書館。
  3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0)。王世杰日記。台北:編者。
  3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4)。國父年譜。臺北:編者。
  32. 王世杰、胡慶育。中國不平寺條約之廢除
  33. 王世杰、胡慶育(1967)。中國不平華條約之廢除。台北:蔣總統對中國及世界之貢獻叢書編纂委員會。
  34. 王建明。英美戰時廢約政策之異同與協調
  35. 王建明、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華主辦(2002)。英美戰時廢約政策之異同與協調。國民政府廢除不平等條約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台北:
  36. 王建朗。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歷程
  37. 王建朗(2000)。中國廢除不平子條約的歷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38. 王建朗。英美戰時廢約政策之異同與協調
  39. 王建朗。英美戰時廢約政策之異同與協調
  40. 呂芳、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秘書處編(1990)。一九四0年代中英香港問題的交涉(1942-1945)。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41. 呂芳、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秘書處編(1990)。一九四0年代中英香港問題的交涉(1942-1945)。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42. 呂芳上。一九四0年代中英香港問題的交涉(1942-1945)
  43. 呂芳上。一九四0年代中英香港問題的交涉(1942-1945)
  44. 呂芳上。一九四0年代中英香港問題的交涉(1942-1945)
  45. 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
  46. 李恩涵(1993)。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7. 杜建時(1984)。鏡報。香港:
  48. 林泉編(1983)。抗戰期間廢除不平等條約史料。台北:正中書局。
  49. 林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85)。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0. 林博文(2002)。中國時報。台北:
  51. 唐啓華(1998)。興大文史學報
  52.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抗日時期
  53. 秦孝儀主編(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抗日時期。台北:黨史會。
  54. 秦孝儀主編(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抗日時期。台北:黨史會。
  55.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抗日時期
  56.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
  57. 秦孝儀總編纂(1978)。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未對外刊行。
  58.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
  59.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
  60. 國史館藏。蔣檔
  61. 國史館藏。蔣檔
  62. 國史館藏(1943)。蔣檔
  63. 國史館藏(1942)。蔣檔
  64. 國史館藏。蔣檔
  65. 國史館藏。蔣檔
  66. 國史館藏(1943)。蔣檔
  67. 國史館藏。蔣檔
  68. 國史館藏。蔣檔
  69. 國史館藏。蔣檔
  70. 國史館藏。蔣檔
  71. 國史館藏。蔣檔
  72. 國史館藏(1942)。蔣檔
  73. 國史館藏(1942)。蔣檔
  74. 梁惠錦(1991)。國史館館刊
  75. 郭廷以編著(1963)。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台北:編者。
  76. 陳進金、中央研究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編輯委員會編(2000)。蔣中正總統檔案中之事略稿本介述-以民國19年爲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0,151-163。
  77. 陳詩啓(1999)。中國近代海關史-民國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
  78. 葉祖顯(1971)。廢除不平等條約。台北:正中書局。
  79. 劉存寬、劉蜀永(1997)。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國政府收復香港的嘗試。歷史研究,3
  80. 錢秦(1967)。中國不平華條約之緣起及其廢除之經過。台北:國防研究院。
  81. 黨史會編(1971)。革命文獻第18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編者。
  82. 黨史會編(1976)。革命文獻第69輯-中國國民黨宣言集。臺北:編者。
  83. 顧維鈞(1987)。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84. 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
  85. 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
  86. 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
  87. 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
  88. 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1987)。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89. 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
  90. 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
  91. 顧維鈞、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1987)。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進金(2014)。現代中國的建構:蔣介石及其《中國之命運》。國史館館刊,42,31-62。
  2. 莊詠鈞(2022)。治外法權的局部存續:《中美新約》後的駐華美軍刑事案件。政大史粹,37,5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