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李夢陽以“和”為中心的詩學體系(之一)-以“和”為依據所規制的詩歌本質與功能

并列篇名

Meng-yang Li's "System of Poetics" as Derived from the Central Concept of "Concord"

DOI

10.6420/DHJHS.200601.0089

作者

侯雅文(Ya-Wen Hou)

关键词

復古派 ; 格調派 ; 明代 ; 李夢陽 ; 詩學體系 ; 和 ; Back-to-the-Ancients School ; Ge-Diao School ; Ming dynasty ; Meng-yang Li ; system of poetics ; concord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期(2006 / 01 / 01)

页次

89 - 1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論述李夢陽的「詩學體系」。在明代的復古思潮中,李夢陽的詩論具有指標性的意義。然而明清以來,由於受到像錢謙益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學家的批判,致使長久以來,李夢陽的復古被局限在模擬古人作品的意義上,而他的「詩學體系」乏人問津。 現代學者如郭紹虞,深入閱讀李夢陽相關詩論之後,指出明清以來的批判,不夠全面。現代學者們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突破加諸在李夢陽詩論上的偏頗視域。然而由於缺乏「體系」的詮釋,致使李夢陽的詩論流於零碎,甚至相互矛盾,這樣的結果,令人惋惜。 綜觀李夢陽的著作,可知他試圖以「和」的觀念為依據,將「詩」的諸多構成要素,統整成為一個具有系統性的整體。此一觀念的來源可以上溯至先秦時代「和」的觀念。透過此一研究進路,我們可以確當地掌握李夢陽詩論的價值,進而為解決明代「格調派」構派及變遷終界的問題,奠定基礎。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ims to expound on Meng-yang Li's ”system of poetics.” Meng-yang Li's discourse of poetics could serve as a landmark of the back-to-the-ancients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Ming dynasty. Nevertheless, owing to the criticism of influential literati, such as Qian-yi Qian, from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Meng-yang Li's back-to-the-ancients poetics has long been confined to an imitation of ancient works and his ”system of poetics” has been willfully neglected. Modern scholars, such as Shao-yu Guo, after detailed and thorough readings of Meng-yang Li's discourse of poetics, have pointed out that criticism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s not sufficiently comprehensive. The studies conducted by modern scholars are contributive to breaching such biased views of Meng-yang Li's discourse of poetics. Unfortunately, these studies do not provide a systematic approach in their interpretations, resulting in a presentation of Meng-yang Li's discourse of poetics that is fragmentary and even self-contradictory. In undertak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Meng-yang Li's works,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he attempts to base his discourse of poetics on the concept of ”concord” in which a multitude of poetic constituents are integrated into a systematic unity. The concept of ”concord”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ancient Qin dynasty. Through this line of research, we may accurately affirm the value of Meng-yang Li's discourse of poetics and further establish a basis for clarifying the framework of the ”Ge-Diao School” in the Ming dynas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36)。四部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
  2. 尚書大傳
  3. 周易
  4. 文淵閣四庫全書
  5. 周故。台北:藝文印書館。
  6. 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
  7. 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
  8. 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
  9. 左傳。台北:藝文印書館。
  10. (1981)。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台北:華正書局。
  11. 尚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12. 周易
  13. 詩經‧商頌‧烈祖
  14. 王公望(1998)。圖書與情報
  15. 王昌齡。文鏡祕府論
  16. 王昌齡。吟窗雜錄
  17. 王通(1979)。中說。台北:中華書局。
  18. 王弼注(1975)。老子。台北:藝文印書館。
  19. 司空圖、何文煥編訂。歷代詩話
  20. 司馬遷。史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21. 何景明(1984)。何大復先生全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22. 宋鄧樁。文淵閣四庫全書
  23. 李白。古風
  24. 李白著、王琦注(1979)。李太白全集。台北:華正書局。
  25. 李延壽(1971)。北史。台灣:中華書局。
  26. 李東陽。懷麓堂詩話
  27. 李東陽、丁仲祐編訂(1983)。續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
  28.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29. 李夢陽(1976)。空同先生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30.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31. 李夢陽。琴峽居士序
  32.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33. 李夢陽(1976)。空同先生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34.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35.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36.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37.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38.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39.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40.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41.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42.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43.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44. 李夢陽(1976)。空同先生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45. 李夢陽。空同先生集
  46. 沈約(1971)。宋書。台灣:中華書局。
  47. 孟子。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
  48. 房玄齡。晉書
  49. 房玄齡(1971)。晉書。台灣:中華書局。
  50. 房玄齡。晉書
  51. 胡問濤、羅琴校注(2000)。王昌齡集編年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52. 胡問濤、羅琴校注。王昌齡集編年校注
  53. 范木亨、何文煥編訂。歷代詩話
  54. 夏崇璞(1922)。明代復古派與唐宋文派之潮流。學衡,9,1-10。
  55. 徐復觀(1988)。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
  56.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
  57. 徐禎卿、何文煥編訂(1983)。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
  58. 班固著、顏師古注(1978)。新校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
  59. 荀子(1986)。荀子。台北:學生書局。
  60. 張立文主編(199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1. 張立文主編(199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2. 張伯偉(2005)。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
  63. 張廷玉(1982)。明史。台北:藝文印書館。
  64. 張炎著、蔡楨疏證(1985)。詞源。北京:中國書店。
  65. 張雙棣、張萬彬、殷國光、陳濤注譯(1994)。呂氏春秋。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66. 皎然。詩議
  67.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
  68. 許慎著、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台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69. 郭紹虞(1987)。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
  70.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
  71.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
  72.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
  73.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
  74. 郭慶藩輯(1997)。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
  75. 陳師道、何文煥編訂。歷代詩話
  76. 陳國球(1990)。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77. 陳國球(2002)。古代文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78. 陸機。昭明文選
  79. 勞思光(1990)。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
  80.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合著(1994)。中國文學理論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1.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合著(1994)。中國文學理論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2.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合著。中國文學理論史
  83. 逯欽立輯校(1995)。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84. 楊載、何文煥編訂。歷代詩話
  85. 葉嘉瑩(1985)。迦陵談詩二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86. 葉燮、丁福保主編(1971)。清詩話。台北:明倫出版社。
  87. 葛立方、何文煥編訂。歷代詩話
  88. 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1972)。中國詩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89. 廖可斌(1994)。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
  90.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
  91.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
  92.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
  93.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
  94. 劉勰。物色
  95. 劉勰著、周振甫注(1998)。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
  96. 蔡英俊(2001)。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台北:學生書局。
  97. 蔡英俊(1990)。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
  98. 鄭涵(2005)。中國的和文化意識。上海:學林出版社。
  99. 蕭統(1983)。昭明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
  100. 蕭統。昭明文選
  101. 錢謙益(1961)。列朝詩集小傳。台北:世界書局。
  102.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
  103. 簡錦松。李夢陽詩論之「格調」新解
  104. 簡錦松(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105. 簡錦松(1989)。明代文學批評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106.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
  107. 簡錦松(2000)。古典文學。台北:學生書局。
  108. 顏崑陽(2003)。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09. 顏崑陽(2003)。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10.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編
  111. 顏崑陽(1985)。莊子藝術精神析論。台北:華正書局。
  112. 顏崑陽(1985)。莊子藝術精神析論。台北:華正書局。
  113. 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台北:正中書局。
  114. 顏崑陽(2003)。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15. 顏崑陽(1992)。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16. 顏崑陽、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辦(1994)。《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17. 魏徵。隋書
  118. 魏徵(1971)。隋書。台灣:中華書局。
  119. 蘇轍、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點校(1999)。欒城後集。台北:中華書局。
  120. 顧璘。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
  121. 顧璘。息園存稿。台北:商務印書館。
  122. 龔鵬程(1990)。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英傑(2008)。論明代「詩學盛唐」觀念的新異性—一個「理論實效」的思考脈絡。漢學研究,26(3),157-190。
  2. 侯雅文(2008)。李夢陽以「和」爲中心的詩學體系(之二)—以「二元對立調和」的法則爲基礎而規創的詩歌創作理論。東華人文學報,12,85-143。
  3. 王欣慧(2020)。陳子龍復古詩學要旨,兼論七子派說《詩》內涵。北市大語文學報,二十三,31-54。
  4. (2009)。從「群體意識」與「個體意識」論文學史「詩言志」與「詩緣情」之對舉關係─以明代格調、性靈詩學分流起點為論證核心。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