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

并列篇名

The Art of "Observing Self": Transitions and Release of the "Body Thinking" Concepts of the Philosopher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DOI

10.6420/DHJHS.200607.0001

作者

陳靜容(Ching-Jung Chen)

关键词

身體 ; 觀看 ; 身體思維 ; 身體語言 ; 自我認同 ; body ; view ; body thinking ; body words ; self-identity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6 / 07 / 01)

页次

1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嘗試以「身體」與「觀看」眼光的轉移為進路,考察魏晉「身體思維」的轉向與釋放,並揭示由魏晉「身體自覺」所進一步展衍的藝術體現。 總觀來說,魏晉之前的「身體共識」,是一種拼圖式的理解,在不斷地拼湊與打散的過程中,成就「他者」眼光下的「身體」符碼。 進入魏晉之後,「身體思維」開始產生轉向。自覺地、主動地「觀看」身體的方式,形成魏晉時人「觀看自我」的獨特態度,認同「我」的外在形軀之存在是一種自然、健康的形態。時人選擇以「嚴妝華服」、「換裝」的方式來呈現不斷顛覆與解構的「逆向」自我認同精神。因此,魏晉「觀看」身體的眼光從一外在的形飾之美,流轉契入「自我」一點靈明的覺醒,「身體」成為調適上遂於「自然」的根據,這樣的「身體」是開放的、並與宇宙天地相呼應的。 魏晉「身體思維」的轉向,亦使得阮籍等開始使用「身體語言」,如:「嘯」、「青白眼」、「箕踞」等來取代日用語言以表達自我觀感及情緒。同時,因為對「自我」的覺知,乃進一步把「我」置入生活世界中思考「我」的價值,這是一種將「我」昇華為審美客體的玄智,亦是「我思」與「思我」雙重兼容的藝術體現。加上魏晉時已經打破傳統的審美眼光,開啟了更多元、自由的品賞活動,相對使得「頹放」與「癡行」皆入於「美」的品賞行列,形成一種破壞後重建的審美型態。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art with the transactions of ”Body” and ”Observation,” and then explores the transitions and release of the ”Body Thinking” concepts and the artistic practice of ”Body Consciou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oncept of ”body consensus” before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was a kind of jigsaw understanding derived from the ”body” codes of gazing the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piecing together and breaking up.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body thinking” concept had a change that the appearance of ”self” was admitted as a nature and healthy status with the attitude of observing body consciously and actively. Philosophers used the concepts, such as ”Yan Zhuang Hua FU”(嚴妝華服) and ”Huan Zhuang”(換裝), to explain an undermined and destructive adverse self-identity. Therefore, the point of observing body had converted into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others, and ”body” converted into a natural creation that would be harmonized with the Universe. The transitions of ”body thinking”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lso enable philosophers, like Ruan-Ji(阮籍), to replace regular word expressions with some ”body words,” such as ”Xiao,”(嘯) ”Qing Bai Yan,”(青白眼) ”Ji Ju,”(箕踞) and etc. Meanwhile, due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 they also injected the idea of ”self” into real world and reflected the value of ”self,” which was a kind of wisdom that could upgrade ”self” to objective appreciation of beauty,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practice in both ideas of ”I think” and ”Think I.” Furthermore, since traditional appreciation of beauty had been broken and there were more diverse and free choices of appreciative activities, ”Tui Fang”(頹放) and ”Chi Xing”(癡行) had finally been classified into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appreciative activities and became a re-structure type of beauty appreciation after a series of destructive proc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黃俊傑(2002)。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20,548。
    連結:
  2. 山海經‧海內東經
  3. 晉書•王湛傳
  4. 晉書•阮籍傳
  5. 晉書
  6. 莊子集釋
  7. 魏氏春秋
  8. 莊子集釋
  9. 晉書‧成公綏傳
  10. 晉書
  11. 三國志
  12. 晉書
  13. 三國志
  14. (1998)。巴赫金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5. 士庶、性別、地域-論南北朝的文學閱讀
  16. (1998)。巴赫金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7. 封氏聞見記
  18. 抱朴子
  19. 世說新語
  20. (1998)。巴赫金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後漢書
  22. 日石田秀實(1994)。中國醫學思想史。東京:東京大學。
  23. 宋‧范曄(1997)。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4. 唐·歐陽詢編、汪紹楹校(1980)。藝文類聚。京都:中文出版社。
  25. 唐·歐陽詢編、汪紹楹校(1980)。藝文類聚。京都:中文出版社。
  26. 唐•封演(1984)。封氏聞見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7. 唐‧房玄齡等(1997)。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28. 唐‧房玄齡等。晉書
  29. 唐‧房玄齡等。晉書
  30. 唐‧房玄齡等。晉書
  31.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2001)。春秋穀粱傳注疏。板橋:藝文印書館。
  32.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1997)。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33. 晉‧葛洪(1995)。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梁‧沈約(1997)。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35. 清‧馬驌著(1968)。繹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清‧郭慶藩(1994)。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
  37. 清‧郭慶藩(1994)。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
  38.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1996)。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39.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1996)。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40.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2001)。尚書正義。板橋:藝文印書館。
  41. 漢‧高誘(1958)。淮南子注。台北:世界書局。
  42. 漢‧董仲舒著、清‧凌曙注(1967)。春秋繁露注‧為人者天。台北:世界書局。
  43.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2001)。孟子注疏。板橋:藝文印書館。
  44.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2001)。儀禮注疏。板橋:藝文印書館。
  45. 魏‧王弼注(1998)。四部要籍注疏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46. John O`Neill著、張旭春譯(2001)。五種身體。台北:弘智出版社。
  47. 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譯(1989)。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王岫林(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49. 王健文、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
  50. 王葆玹。玄學通論
  51. 王葆玹(1996)。玄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52. 王葆玹(1996)。玄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53.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
  54.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
  55. 牟宗三(1997)。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
  56. 余英時(2002)。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7.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58. 余嘉錫(1984)。世說新語箋疏。台北:仁愛書局。
  59.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60.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61.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62.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63.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64. 余嘉錫(1984)。世說新語箋疏。台北:仁愛書局。
  65.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66.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
  67. 吳光明。莊子的身體思維
  68. 吳光明、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
  69. 吳光明。On Chinese Body Thinking: A Cultural Hermeneutics
  70. 吳冠宏(2004)。論魏晉之「癡」與「晦智」-從《世說•賞譽》「王湛隱德」一則談起。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71. 杜正勝(2005)。從眉壽到長生。台北:三民書局。
  72. 杜正勝(2005)。從眉壽到長生。台北:三民書局。
  73. 杜正勝(2005)。從眉壽到長生。台北:三民書局。
  74. 杜正勝(2005)。從眉壽到長生。台北:三民書局。
  75. 杜正勝(2005)。從眉壽到長生。台北:三民書局。
  76. 周京安(1995)。文史哲學報
  77. 周翊雯(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78. 周群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79. 周與沈(2005)。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0. 胡浮琛、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
  81. 祝平次、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
  82. 荀子。修身篇
  83. 袁珂(1995)。中國神話傳說。台北:里仁書局。
  84. 馬伯英(1994)。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5. 張立文主編(199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86. 張志春(2001)。中國服飾文化。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87. 陳昌明(2005)。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書局。
  88. 陳昌明(199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89. 陳鼓應(1992)。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0. 章啟群(2000)。論魏晉自然觀-中國藝術自覺的哲學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91. 曾春海(2000)。嵇康。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92.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讀人物志
  93. 湯用彤(2001)。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4. 楊玉成、李豐楙、劉苑如主編(2002)。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95. 楊儒賓(1999)。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96.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2004)。身體與社會。台北:唐山出版社。
  97. 廖炳惠。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
  98. 廖炳惠、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
  99. 劉孝標注。世說新語‧品藻
  100. 劉卲(1974)。人物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01. 劉長林、楊儒賓主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出版社。
  102.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
  103.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
  104. 劉達臨(1999)。性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105. 蔣年豐(2000)。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圖書。
  106.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
  107. 鄭毓瑜(2005)。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社。
  108. 鄭毓瑜(2005)。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社。
  109. 鄭毓瑜(2005)。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社。
  110. 鄧粲。晉紀
  111. 戴明揚(1962)。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出版社。
  112.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2001)。論語注疏。板橋:藝文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宋欣怡(2013)。魏晉士人「重面子」現象之文化底蘊。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20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