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先秦時期巴蜀使用漢字看中國上古華夷觀念之可靠性

并列篇名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Ch'in Sino-Barbarian Ideolog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a-Shu Adop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DOI

10.6420/DHJHS.200701.0001

作者

楊靜剛(Ching-Kong Yeung)

关键词

華夷觀念 ; 巴蜀文字甲 ; 巴蜀文字乙 ; 邵之(亻食)鼎 ; 吉祥符號 ; Sino-Barbarian Ideology ; Pa-shu Sign Chia ; Pa-shu Sign Yi ; The food cauldron of Shao ; propitious sign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07 / 01 / 01)

页次

1 - 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不少中外學者曾經指出,先秦時期,華夏國家都有一種輕視周邊民族文化的心理。它們稱自己為中國,稱周邊民族為夷狄。這種傳統華夷觀念及大漢沙文主義,一直維持到近代,才逐漸消退。但是,隨著近年來不少周邊民族先秦文物的出土,部分考古學者指出,周邊民族的文化,實在並不比中原文化為遜色。遺憾的是,他們都沒有對華夏及周邊民族文化作通盤的比較研究,來落實他們的意見。當然這是一件很龐大及繁瑣的工作,筆者目前也完成不了這樣廣泛及深入的研究,只是作為冰山一角,試圖通過巴蜀符號之考察,以及以巴蜀之使用漢字為例,探討巴蜀及中原文化之高下。文章首先根據先秦考古及文獻資料,討論巴蜀符號之性質及其與文字之關係,接著比較巴蜀符號與商周文字之成熟程度,最後指出巴蜀曾大量使用漢字,希望籍此能對先秦時期中原國家文化沙文主義及華夷觀念之成立與否,作一個初步的觀察與評價。

英文摘要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since the pre-Ch'in period, the Chinese has developed a Sino-Barbarian Ideology which the Chinese regarded their country as Chung Kuo ”Central Kingdom,” and the surrounding tribes as barbarians. They regarded their culture as superior to the barbarian cultures. This kind of Han cultural chauvinistic ideology has lasted for nearly two thousand years. It was not until the Ch'ing Dynasty that such ideology began to fade. However, recent archaeological finds of the surrounding trib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ir culture was quite advanced. As such,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Sino-Barbarian Ideology is questionable. The present article would therefore attempt to review such reliability. The paper firstly studies the nature of the Pa-Shu signs excavated recently and its relation to writing. Secondly, it compares the maturity level between the signs and the Shang-Chou characters. Thirdl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adoption of Chinese writings by Pa-Shu people was quite significant and massive in pre-Ch'in period. Lastly, it evaluat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Ch'in Sino-Barbarian Ideolog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a-Shu signs and the adop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by the Pa-Shu peopl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97)。〈許慎《說文》「轉注」解。語文建設通訊,53,30-40。
  2. (1997)。邵之鼎疑辨。四川文物,1,38-40。
  3. (2006)。九州學林
  4. (1993)。三星堆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5. (2004)。先秦巴文化與巴楚文化的形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43(6),12。
  6. (1999)。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7. 于說(1973)。關於古文字研究的若干問題。文物,2,32。
  8. 文物編輯委員會編(1983)。巴蜀兵器及其紋飾符號。文物資料叢刊,7,13-23。
  9. 方輝(2002)。夏文化論集(上)。北京:文物出版社。
  10. 王青、鄭杰祥編(2002)。夏文化論集(下)。北京:文物出版社。
  11. 王家祐(1961)。記四川彭縣竹瓦街出土的銅器。文物,11,28-31。
  12. 王國維(1973)。觀堂集林。香港:中華書局。
  13. 四川大學博物館、中國古代銅鼓研究學會編(1989)。巴與蜀考古文化對象的考察。南方民族考古,2,188。
  14. 四川省博物館編(1960)。四川船棺葬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15. 四川省博物館編(1960)。四川船棺葬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16. 李復華、王家祐、徐中舒主編(1987)。關於「巴蜀圖語」的幾點看法。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
  17. 李復華、王家祐、徐中舒主編(1987)。關於「巴蜀圖語」的幾點看法。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
  18. 李學勤、徐中舒主編(1987)。論新都出土的蜀國青銅器。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
  19. 李學勤、徐中舒主編(1987)。論新都出土的蜀國青銅器。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
  20. 李學勤、徐中舒主編(1987)。論新都出土的蜀國青銅器。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
  21. 沈仲常(1981)。文物
  22. 沈敏華、程棟(2003)。圖騰-奇異的原始文化。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3. 周日璉(1990)。〈四川芦山出土巴蜀符號印及戰國秦漢私印。考古,1,32-35。
  24. 屈小強、李殿元、段渝主編(1993)。三星堆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5. 邵望平、鄭杰祥編(2002)。夏文化論集(下)。北京:文物出版社。
  26. 段渝(1981)。考古與文物
  27. 段渝(1999)。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28. 段渝(1999)。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29. 唐說(1977)。從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中國最早文化的年代。光明日報(1977/07/14),69
  30. 孫華、徐中舒主編(1987)。巴蜀符號初論。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
  31. 孫華、徐中舒主編(1987)。巴蜀符號初論。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
  32. 徐中舒(1962)。四川彭縣濛陽鎮出土的殷代二觶。文物,6,15-18, 23。
  33. 高明(1987)。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
  34. 陸錫興。漢字傳播史
  35. 陸錫興(2002)。漢字傳播史。北京:語文出版社。
  36. 陸錫興(2002)。漢字傳播史。北京:語文出版社。
  37. 童恩正(1979)。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8. 童恩正(1979)。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9. 童恩正(1979)。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0. 馮漢驥、徐中舒主編(1987)。關於「楚公」戈的真偽並略論四川「巴蜀」時期的兵器。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
  41. 馮廣宏(1885)。巴蜀心手文探義。四川文物,5,19-23。
  42. 萬新華(2003)。圖必有意 意必吉祥-吉祥繪畫論說。中國文物世界,197,56-69。
  43. 蒙文通(1981)。巴蜀古史論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4. 劉瑛、文物編輯委員會編(1983)。巴蜀銅器紋飾圖錄。文物資料叢刊,7,1-12。
  45. 龍騰(1999)。蒲江新出土巴蜀圖語印章探索。四川文物,6,3-8。
  46. 嚴文明、鄭杰祥編(2002)。夏文化論集(上)。北京:文物出版社。
  47. 蘇秉琦(1997)。中國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務印書館。
  48. 张說(1981)。從新出土的材料重新探討中國文字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