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文學”到“文人”-漢代“文章”的經學底蘊

并列篇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Man": The Implication of "Classical Study" of Han's "Wen Zhang"

DOI

10.6420/DHJHS.200701.0051

作者

蔡長林(Chang-Lin Tsai)

关键词

文學 ; 文人 ; 文章 ; 王充 ; Classical Study ; literator ; article ; Wang cong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07 / 01 / 01)

页次

51 - 8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意在藉由王充筆下的「文人」論述,來思考漢代經學與文學的關係。就現代的文學觀念而言,「文章」雖是漢代文學的主流形式,然其內容又脫離不開經典思維的影響。故本文論述的潛在目的,在於思考以文學的眼光看待漢代「文章」的侷限性,同時強調以多元思維研究漢代文本的重要性。當然,「文章」中的經典元素就不再是另類的存在,而是重要的思維底蘊。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and essential of ”literary man” who appeared in Wang Cong's famous book ”Lunhen”, tries to give a new conside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classical study during Han Dynasties. Although ”Wen Zhang” became the main form in Han's writings, the real content was sti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hinking of classical study.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point out the limit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on Han's ”Wen Zhang” from the aspect of literature study,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vestigation on Han's texts with multiple approaches. As a result, those classical elements consisting in Han's ”Wen Zhang” will turn into significant nourishment to the study of Han Liter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刑義田(2004)。允文允武-漢代官吏的一種典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2),223-256。
    連結:
  2. 漢書
  3. 漢書‧董仲舒傳
  4. 後漢書
  5. (1955)。毛詩‧大雅‧江漢。臺北:藝文印書館。
  6. 漢書‧公孫弘傳
  7. (199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8. (1955)。尚書‧周書‧文侯之命。臺北:藝文印書館。
  9.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1988)。文心雕龍讀本‧序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0. 清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2. 漢傅毅、嚴可均輯(199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13. 魏曹丕(1992)。曹丕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4. 于迎春(1997)。漢代文人與文學觀念的演進。北京:東方出版社。
  15. 王充。論衡‧須頌
  16. 王充。論衡‧效力
  17. 王充。論衡‧自紀
  18. 王充(1979)。論衡‧佚文。北京:中華書局。
  19. 王充。論衡‧超奇
  20. 王充。論衡‧佚文
  21. 王充。論衡‧對作
  22. 王充。論衡‧超奇
  23. 王充。論衡‧自紀
  24. 王充。論衡‧自紀
  25. 王充。論衡‧超奇
  26. 王充。論衡‧超奇
  27. 王充。論衡‧超奇
  28. 王充。論衡‧佚文
  29. 王充。論衡‧超奇
  30. 王充。論衡‧書解
  31. 王充。論衡‧效力
  32. 王充。論衡‧超奇
  33. 王叔岷(1996)。漫談文學通材。語文、性情、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
  34. 王夢鷗(1991)。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35. 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36. 仝晰綱(1994)。漢代的上書拜官制度。齊魯學刊,4,83。
  37. 牟世金(1998)。從漢人論賦到劉勰的賦論。文史哲,1,32-39。
  38. 李文初(2000)。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39. 李道顯(1984)。王充文學批評及其影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0. 金化倫(1994)。論漢代文學的自覺性及其意義。廣西大學學報,4,63-68。
  41. 柯倫(1997)。漢代文人與屈原。湖北師院學報,1,10-15。
  42. 紀昀(198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
  43. 范曄。後漢書‧孝順孝沖孝質帝紀
  44. 徐天麟(1979)。東漢會要。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
  45. 班固。漢書‧武帝紀
  46. 班固。漢書.儒林傳
  47. 班固。漢書‧文帝紀
  48. 班固。漢書‧薛宣朱博傳
  49. 班固。漢書‧王貢兩龔鮑傳
  50. 班固(1995)。漢書‧高帝紀。北京:中華書局。
  51.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52. 班固。漢書‧匡張孔馬傳
  53.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54. 班固。漢書‧王貢兩龔鮑傳
  55. 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56. 班固。漢書‧儒林傳
  57. 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58. 班固。漢書‧王貢兩龔鮑傳
  59. 班固。漢書‧武帝紀
  60. 袁禮華(1996)。漢舉賢良與賢良對策述論。南昌大學學報,6,75。
  61. 袁禮華。漢舉賢良與賢良對策述論。南昌大學學報,76。
  62. 袁禮華。漢舉賢良與賢良對策述論。南昌大學學報,75。
  63. 郜積意(1995)。漢晉學術轉變與《文心雕龍》的思想關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6,50-51。
  64. 郜積意(2000)。經典的批判-西漢文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65. 郜積意。漢晉學術轉變與《文心雕龍》的思想關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0-51。
  66. 陳奇猷(1974)。韓非子集釋。香港:中華書局。
  67. 陳奇猷(1974)。韓非子集釋。香港:中華書局。
  68.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
  69. 陳壽撰、裴松之注(1995)。三國志.魏書,吳質。北京:中華書局。
  70. 陸賈(1965)。新語‧道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1. 勞榦。漢代察舉制度考。勞榦學術論文集
  72. 勞榦(1976)。漢代察舉制度考。勞榦學術論文集,臺北:
  73. 勞榦。漢代察舉制度考。勞榦學術論文集
  74. 程勇。漢代經學文論敘述研究
  75. 程勇(2005)。漢代經學文論敘述研究,濟南:
  76. 程勇。漢代經學文論敘述研究
  77. 程勇。漢代經學文論敘述研究
  78. 程勇。漢代經學文論敘述研究,27。
  79. 詹福瑞。文、文章與麗。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80. 詹福瑞。從漢代人對屈原的批評看漢代文學的自覺。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81. 詹福瑞(2001)。漢魏劉朝文學論集,保定:
  82. 詹福瑞。文士、經生的文士化與文學的自覺。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83. 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1972)。中國詩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4. 廖蔚卿(1978)。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5. 趙敏俐(1994)。論漢代文人五言詩與漢代社會思潮。社會科學戰線,4,63-68。
  86.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事類
  87. 魯迅(1981)。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88. 魯迅(1981)。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89. 薛子衡、湯承烈(1878)。李養一先生行狀。養一齋文集,3-4。
  90. 藍旭(2002)。鴻都門學之爭與漢末文人群體的文學觀念。山東師大學報,3,34-37。
  91. 譚德興(2003)。論《詩》學與兩漢辭賦觀的發展-經學與文學關係之考察。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1),70-76。
  92. 譚獻(1994)。復堂類集。上海:上海書店。
  93.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
  94. 瀧川龜太郎(1986)。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
  95. 瀧川龜太郎(1986)。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
  96.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
  97.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
被引用次数
  1. 鄭芳祥(CHENG, FANG-HSIANG)(2021)。薛季宣《書古文訓》與奏議、書信關係研究。國文學報。(70)。7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