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李夢陽以“和”爲中心的詩學體系(之二)-以“二元對立調和”的法則爲基礎而規創的詩歌創作理論

并列篇名

Meng-yang Li's "System of Poetics" as Derived from the Central Concept of "Concord" (Ⅱ)

DOI

10.6420/DHJHS.200801.0085

作者

侯雅文(Ya-Wen Hou)

关键词

和同 ; 李夢陽 ; 二元對立 ; 活法 ; 典範 ; 格調派 ; Meng-yang Li ; Ge-Diao school ; dualistic opposition ; canon ; concord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2008 / 01 / 01)

页次

85 - 14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論證並詮釋李夢陽的「創作理論」之意涵、其與「和文化」之間的關係,及其在「活法」的傳統上所涵有的意義。這項研究指出李夢陽所謂的「法則」係指二元對立調和,這不僅是一切藝術之源,更本諸萬物構成之理。又李夢陽所謂「典範模習」即以「二元對立調和」作為諸典範的「共同法則」。模習的意義即在掌握此「同一」之法。此一「和」、「同」的論點,主要承自《周易》而來,與其他先秦「辨和同」的傳統並不完全相同。此外,相較於宋代以創作主體之「主觀解悟」,作為「活法」的首出依據而言,李夢陽另外開展了以「客觀法式」作為「活法」的首出依據,因而有其價值。上述研究論題,乃是在既有李夢陽相關詩學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的新論點。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and interpret meaning of Meng-yang Li's ”composition theory”,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 composition theory and tradition about concept of ”concord” and the value of his composition theory against the tradition about the kind of Chinese intuition. In the paper, Meng-yang Li's composition principium, attunement of dualistic opposition, was figured out. According to Meng-yang Li's ”composition theory”, the literature canons are supposed to be followed by subsequent writers because they accord with attunement of dualistic opposition. Meng-yang Li's thesis came from Book of Changes mainly. Besides, comparing with the thesis that focused on subjective originality and intuition by poetics' critics in the SungDynasty, Meng-yang Li's ”composition theory” which advanced nomic showed more especial value. This research about Meng-yang Li's ”composition theory” can expand an new viewpoint after the completed researches about Meng-yang Li's ”composition theory” in the pas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侯雅文(2006)。論李夢陽以「和」為中心的詩學體系(之一)-以「和」為依據所規制的詩歌本質與功能。東華人文學報,8,89-122。
    連結:
  2. (1982)。宋書。臺北:中華書局。
  3. (1984)。中國文學論集續篇。臺北:學生書局。
  4. (1985)。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2005)。江西宗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6. (2006)。黃庭堅與江西詩派。南昌:高校出版社。
  7.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空同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8. (2004)。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9. (1992)。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10. (1987)。中國歷代文論選。臺北:木鐸出版社。
  11. (1977)。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
  12. (1986)。江西詩派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13. (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14. (1967)。苕溪漁隱叢話。臺北:廣文書局。
  15. (2007)。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6. 宋朱熹(1991)。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長安出版社。
  17. 宋姜夔(1997)。歷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18. 宋姜夔撰、清許增校(1935)。四部備要:白石道人詩集。上海:中華書局。
  19. 宋范晞文、丁福保編訂(1983)。歷代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20. 宋張孝祥(2004)。儒藏系列: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
  21. 宋陳師道撰、宋任淵注、清末冒廣生補箋(1999)。後山詩注補箋。北京:中華書局。
  22. 宋陳與義撰、吴書蔭、金德厚校點(1983)。陳與義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3. 宋葉夢得(1991)。石林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24. 宋魏慶之(2005)。詩人玉屑。臺北:世界書局。
  25. 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註、黃任軻、朱懷春校點(2001)。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註、唐孔穎達疏(1993)。十三經注疏本: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明李夢陽(1976)。空同先生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28. 明高槏(1983)。唐詩品彙。臺北:學海出版社。
  29. 明楊良弼(1998)。古今詩話續編:作詩體要。臺北:廣文書局。
  30.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注。臺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31.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1984)。後漢書。臺北:中華書局。
  32. 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1998)。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33. 唐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2005)。詩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4.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1998)。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晉陸機撰、張少康集釋(2006)。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6. 清王應奎(1997)。柳南續筆。北京:中華書局。
  37. 漢劉安、張雙棣校釋(1997)。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8. 魏王弼註(1975)。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39. 丁福保輯(1999)。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于興漢(1994)。李夢陽詩學思想辨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1(1),52。
  41.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1991)。中國人的思維方法。臺北:學生書局。
  42. 方瑜(1975)。唐詩形成的研究。臺北:牧童出版社。
  43. 方瑜(1985)。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
  44. 王力(1999)。漢語詩律學。香港:中華書局。
  45. 王孝魚點校(2006)。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46. 王維、清趙松谷注(1999)。王摩詰全集箋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47. 王錫九(2004)。皮陸詩歌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48. 王籍、逯欽立輯校(1995)。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49. 弘法大師撰、王利器校注(1991)。文鏡祕府論校注。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0. 立命館大學人文學會編(1960)。橋本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學論叢。立命館大學人文學會。
  51.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1986)。元明詩概說。臺北:幼獅文化。
  52. 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戴建國主編(2006)。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
  53. 何文煥(1984)。歷代詩話:後山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54. 何景明(1984)。何大復先生全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55. 李慶甲集評校點(2005)。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6. 李慶立校箋(2003)。謝榛全集校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7. 林正三(198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58. 邵紅。明代前七子的時代背景及文學理論(續)。幼獅學誌,18(2),80-81。
  59. 柳濱生(1994)。中國古代文學疏密藝術風格的分析。大連教育學院學報,3、4,5-8。
  60. 胡建次(2006)。明清文論視野中的法度論。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6),76。
  61. 胡應麟(1999)。詩藪。臺北:廣文書局。
  62. 郁沅(1981)。嚴羽詩禪說析辨。學術月刊,7
  63. 夏承燾。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4. 徐小蠻、顧美華點校(2006)。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5. 徐朔方、錢南揚箋校(1973)。湯顯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6. 徐國能(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67. 康海(1976)。對山文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68. 張立文主編(2005)。和境-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69. 張伯偉(2005)。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
  70. 張廷玉。明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71. 郭紹虞(1981)。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臺北:華正書局。
  72. 郭紹虞(1990)。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3. 郭紹虞(1985)。照隅室古典文學論。臺北:丹青圖書公司。
  74. 郭紹虞編、富壽蓀校點(1985)。清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75. 郭紹虞輯(1981)。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
  76. 郭慶藩輯(1997)。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77. 陳文華、張夢機(1979)。杜律旨歸。臺北:學海出版社。
  78. 陳國球(1990)。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79. 傅璇琮主編(2002)。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80. 勞思光(1990)。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81. 曾祖蔭(1987)。中國古代美學範疇。臺北:木鐸出版社。
  82. 程小平(2006)。滄浪詩話的詩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83. 程宇昂(2002)。從意象與結構看中國古典詩歌的疏密。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3(8),13-19。
  84. 黃卓越(2001)。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85. 黃宗羲(2005)。黃宗羲全集:南雷文定。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86.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合著(1994)。中國文學理論史(明代時期)。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7. 黃景進(1986)。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88. 黃景進(1986)。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89. 楊軍箋注(2005)。元稹集編年箋註。西安:三秦出版社。
  90. 葉桂桐(1998)。中國詩律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91. 葉燮(1999)。清詩話:原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2. 詹瑛、楊家駱主編。中國中古文學史等七書。臺北:鼎文書局。
  93. 廖可斌(1994)。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
  94. 劉克莊(2004)。後村先生大全集。北京:線裝書局。
  95. 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2001)。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96. 劉漢初(198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97. 蔡英俊(2001)。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臺北:學生書局。
  98. 蔡瑜(1999)。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書局。
  99. 鄧牛頓(1994)。美學筆札:濃淡疏密。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篇),1,5-9。
  100. 鄧新躍(2007)。明代前中期詩學辨體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1. 鄧新躍(2005)。李夢陽的詩學辨體理論。社科縱橫,3,123。
  102. 鄧新躍(2005)。李、何之爭的詩學內涵。唐都學刊,21(2),125。
  103. 錢謙益(1985)。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
  104. 謝思煒校注(2006)。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05. 簡恩定(1988)。古典文學。臺北:學生書局。
  106. 簡錦松(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07. 簡錦松(1989)。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108. 顏崑陽(1991)。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學生書局。
  109. 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110. 顏崑陽(2002)。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鏈接效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11. 羅根澤(1980)。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
  112. 龔鵬程(1990)。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
  113. 龔鵬程(1983)。江西詩社宗派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14. 龔鵬程(1992)。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英傑(2008)。論明代「詩學盛唐」觀念的新異性—一個「理論實效」的思考脈絡。漢學研究,26(3),15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