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對鄕土小說焦距的微調與校準-論黃春明《放生》與鄭清文《天燈•母親》的後農村書寫

并列篇名

The Fine Tuning and Readjustment of Folk Novel Writing: On Huang Chun-Ming's the Release and Tzeng Ching-Wen's the Lantern and Mother, Two Novels Written after Living at Farm

DOI

10.6420/DHJHS.200901.0195

作者

陳惠齡(Wei-Lin Chen)

关键词

黃春明 ; 鄭清文 ; 放生 ; 天燈•母親 ; 後農村 ; 鄉土小說 ; Huang Chun-Ming ; Tzeng Ching-Wen ; The Release ; The Lantern and Mother ; folk novels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09 / 01 / 01)

页次

195 - 2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作為鄉土書寫的前行者,黃春明與鄭清文於九○年代前後分別寫就《放生》(1999)與《天燈•母親》(2000),依然浸染著生命歷史的本源-作家與宜蘭羅東、桃園舊鎮的親密關係,只是鄉土概念與敘事邊界顯然已有變貌。不管是執持對昔日鄉土小說的賡續/接通,或撤退/斷裂的立場,《放生》與《天燈•母親》皆可稱之為「後農村」書寫。就文化論述的前綴詞「後」(post)字義而言:一為「曾經經歷」(having gone through),一為「之後」(after),兩者均攸關「時間」命題,乃意味曾經經歷過而已然成為現在生活中殘存之意識形態與文化影響。《天燈•母親》一書,是鄭清文歷經童年農村時代之後,所召喚與體現關於過去的意識,然而在自然韻致的想像鋪展中,卻含藏後現代性能量的敘事與暗示。黃春明《放生》集中刻繪鄉村「閒暇階級」-除了閒暇時間外,一無所有的老人軼事光影,顯然也是一種面對進步與異化時代的「焦慮書寫」,透視且託寓的並非「農村重現」的輝耀,而是「農村已死」的殘破。如是而觀,黃春明、鄭清文的新鄉土書寫,並非喚起鄉土小說傳統的幽靈,反倒是藉由後農村書寫,而使鄉土小說的焦距得到微調與校準。

英文摘要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ism, an examination of the narration of the folk novels, The Release (Huang Chun-Ming 1999) and The Lantern and Mother (Tzeng Ching-Wen 2000), shows that these two novels can be categorized as the ”post rural” writing regardless of their insistence on the continuity of the folk novel or the abrupt departure from the folk novel legacy. The prefix word ”post” have dual meanings: one is having gone through and the other is having happened after some events. Both meanings are related to time and don't have any conflict: they also mean the things which have gone through and now become ideology and cultural influence lasting to this day. In The Lantern and Mother, Tzeng summons and recalls the past memory of his childhood in countryside. However, his description of the past events mixed with some fictitious expansion in a natural flow has the post modern energetic descriptive style hidden with its rich hints. Therefore Huang and Tzeng's new folk writing is not to summon the traditional spirit of the old folk novels, but they use post folk writing to fine tune and readjust the key points of the folk novel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2007)。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出版公司。
    連結:
  2. (1985)。臺灣小說與小說家。臺北:前衛出版社。
  3. (1990)。莎喲娜拉·再見。臺北:皇冠出版社。
  4. (1999)。玉蘭花:鄭清文短篇小說選2,鄭清文短篇小說選。臺北:麥田出版社。
  5. (1993)。黃春明童話。臺北:皇冠出版社。
  6. (1998)。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別集。臺北:麥田出版社。
  7. (1989)。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從「子曰」到「報紙說」。臺北:皇冠出版社。
  8. (1983)。新莊-失去龍穴的城鎮。臺北:臺灣省教育廳。
  9. Tim Cresswell原著、徐苔玲譯、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10. 王德威、舞鶴(1999)。餘生·序。臺北:麥田出版社。
  11. 艾彥譯(2001)。意識形態和烏托邦。北京:華夏出版社。
  12. 何欣(1979)。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臺北:遠景出版社。
  13. 克利福德·格爾茲、納日碧力戈譯(1999)。文化的解釋。上海:人民出版社。
  14. 李進益(2004)。繼承與創新-論鄭清文的文學世界。臺北:致良出版社。
  15. 李順興、陳義芝編(1998)。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16. 李歐梵(2000)。現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聯書店。
  17. 李豐楙主編(2002)。文學、文化與世變·導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18.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牛津大學出版社。
  19. 彼得·布魯克、王志弘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20. 彼得·布魯克斯著、朱生堅譯(2005)。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北京:新星出版社。
  21. 林瑞明編(1993)。鄭清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22. 邱貴芬、陳建忠著(2007)。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23. 夏鑄九編譯、王志宏編譯(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24. 徐立忠(1989)。老人問題與對策-老人福利服務之探討與設計。臺北:桂冠出版社。
  25. 徐志平(2004)。臺灣鄉土文學三大家述評。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報,3
  26. 徐秀慧(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文系。
  27. 黃春明(2002)。眾神的停車位。臺北:遠流出版社。
  28. 黃春明(1985)。兒子的大玩偶。臺北:大林出版社。
  29. 黃春明(1999)。放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30. 黃春明、劉春城(1987)。愛土地的人-黃春明前傳。臺北:圓神出版社。
  31. 愛德華·希爾斯著、傅鏗、呂樂譯(1992)。論傳統。臺北:桂冠出版公司。
  32. 楊照(2001)。每一滴眼淚中都帶著嘴角的微笑-讀黃春明的小說《放生》。光華雜誌,15(1),54。
  33. 葉石濤(1976)。現代英雄·附記。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34. 廖炳惠主編(1995)。回顧現代文化想像。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35.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
  36. 瑪麗·伊凡斯著、廖仁義譯(1990)。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出版公司。
  37. 齊格蒙特·鮑曼著、歐陽景根譯(2002)。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38. 蔡振念、江寶釵主編(2007)。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臺北:麥田出版社。
  39. 鄭清文(2000)。天燈·母親。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0. 鄧斐文(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中文。
  41. 盧卡奇作、楊恆達編譯(1997)。小說理論。臺北:唐山書局。
  42. 諾伯舒茲、施植民譯(2002)。場所精神-萬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3. 諾思洛普·弗萊著、陳慧譯(1998)。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44. 魏可風整理(1994)。文學對談:作家、時代、本土,黃春明vs.楊照。聯合文學,113,179。
  45. 羅蘭·費希爾、陸象淦譯(1994)。烏托邦世界觀史撮要。第歐根尼,2,12。
  46. 讓·波德里亞著、車槿山譯(2006)。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惠齡(2010)。「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九0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中外文學,39(1),85-127。
  2. 陳正芳(2022)。老人書寫的「魔幻現實」-以黃春明和王禎和的小說為例。臺灣文學學報,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