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韓孟詩派”在文學史論述中的建構方法及其意義

并列篇名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Meaning for "the Han-Meng School of Poetry" of Writing of Literary History

DOI

10.6420/DHJHS.200901.0039

作者

鄭柏彥(Po-Yen Chen)

关键词

韓孟詩派 ; 中唐 ; 文學流派 ; 文學史 ; 韓愈 ; the Han-Meng school of poetry ; middle-Tang ; literary school ; literary history ; Han-Yu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09 / 01 / 01)

页次

39 - 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以「韓孟詩派」一詞指涉韓愈、孟郊為首的一群詩人,將之視為同一個詩歌流派,可以說是文學史的成說。不過在此一成說中,卻存在著成員判定不一與成員詩作風格不一致等兩個現象。由此二現象可以引發三組問題:(一)研究者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建構「韓孟詩派」?如何解決風格不一卻可成為一個詩派的問題?其方法有什麼樣的效力與問題?(二)研究者建構「韓孟詩派」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建構出一個歷史實存的詩派,或者是因其風格相類所以聚同為派?又到底「韓孟詩派」是個什麼樣性質的詩派?(三)在文學史論述中「體」、「派」這兩個概念的內涵究竟為何?彼此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在文學史論述中有什麼樣性質與意義的轉變?本文以文學史專著與專題研究論文的現代學術論述為第一手研究對象,分析其論證過程與材料選擇,再以古典文獻史料為輔,試圖回答這三組問題。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pplied modern academic methodology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texts and case studies as the first stage research subject, and attempts to solve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First, what kind of methodology do the researchers take to build ”the Han-Meng School of Poetry”? Second, what are the purposes for the researchers to build ”the Han-Meng School of Poetry”? Third,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s the concepts of ”Form” and ”Literary School”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exts an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ir properties and meaning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元辛文房、孫映逵校注(1991)。唐才子傳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宋張戒(1968)。百部叢書集成:歲寒堂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3. 宋魏泰(1968)。百部叢書集成:臨漢隱居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4. 宋魏慶之、王仲聞點校(2007)。詩人玉屑。北京:中華書局。
  5. 宋嚴羽著、黃景進撰述(1999)。滄浪詩話。臺北:金楓出版社。
  6. 明李東陽(1968)。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麓堂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7. 明胡震亨輯(2003)。唐音統籤·丁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明胡震亨輯著(2003)。唐音統籤·癸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明胡應麟(1973)。詩藪·內編。臺北:廣文書局。
  10. 明謝榛(1968)。百部叢書集成:四溟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唐司空圖著、陳國球導讀(1999)。二十四詩品。臺北:金楓出版社。
  12. 唐司空圖、祖保泉、陶禮天箋校(2002)。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3. 唐孟郊、邱燮友、李建崑校注(1997)。孟郊詩集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4. 唐張為(1968)。百部叢書集成:主客圖。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唐韓愈(1980)。韓昌黎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6. 唐釋皎然、張伯偉編撰(2002)。全唐五代詩格彙考:詩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7. 梁劉勰原著、周振甫譯注(1993)。文心雕龍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8. 清趙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H·R·姚斯著、周寧譯、金元浦譯(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0.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主編(1992)。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Ⅱ。臺北:錦繡出版社。
  21.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1999)。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22.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1999)。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23. 王忠林、邱燮友著(1998)。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臺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24. 王國瓔(2006)。中國文學史新講·上。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25. 宇文所安、田欣欣譯(2004)。韓愈和孟郊的詩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6. 宇文所安、田曉菲譯(2003)。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7. 朱立元(2004)。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8. 余恕誠(1999)。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臺北:文津出版社。
  29. 吳明賢、李天道編著(2006)。唐人的詩歌理論。成都:巴蜀書社。
  30. 李卓藩(2001)。韓孟詩派闡微。臺北:天工書局。
  31. 李建崑(2005)。中晚唐苦吟詩人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 李建崑(2005)。韓孟詩論叢。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 周紹良主編(2000)。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34. 侯雅文(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5. 袁行霈主編(1999)。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6.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7. 張安祖(2004)。唐代文學散論。北京:三聯書店。
  38. 張宏生(1995)。江湖詩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39. 張步雲(1990)。唐代詩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40. 畢寶魁(2000)。韓孟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41. 許總(1994)。唐詩體派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42. 陳文新(2003)。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43. 章培恒主編、駱玉明主編(1996)。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4. 傅璇琮(1999)。唐詩論學叢稿。北京:京華出版社。
  45. 傅璇琮主編、蔣寅主編(2005)。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隋唐五代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46. 馮明之(1992)。中國文學流派史。臺北:源流出版社。
  47. 楊文雄(1983)。李賀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8. 楊世明(1996)。唐詩史。重慶:重慶出版社。
  49. 楊松年(1994)。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0. 楊松年(1987)。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論集。香港:三聯書局。
  51. 楊蔭深(1976)。中國文學史大綱。臺北:華正書局。
  52. 葉慶炳(1987)。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3. 臺靜農(2007)。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4. 劉大杰(1998)。中國文學史。臺北:華正書局。
  55. 劉揚忠(1999)。唐宋詞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56. 蕭占鵬(1993)。韓孟詩派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57. 謝无量(1983)。中國大文學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58. 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59. 譚帆著、陸煒著(1993)。中國古典戲曲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