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陳澧的爲學與著述歷程

并列篇名

The Process of Chen-Li's Studying and Writing

DOI

10.6420/DHJHS.200907.0129

作者

曹美秀(Mei-Shiou Chao)

关键词

陳澧 ; 晚清 ; 經學 ; Chen-Li ; late Qing dynasty ; classical study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09 / 07 / 01)

页次

129 - 16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陳澧為學之歷程,以為陳澧一生的為學轉折,可分為兩大階段,前階段以範疇的轉移為主,後階段者以方法、態度之調整為主。並以此為基礎,指出《學思錄》實欲表出人人必知的義理之學,具教材的性質,為其經世之志的具體實踐,而非展現專門之學的著作,更非今人以《東塾讀書記》為據所論之經學專著。本文同時將陳澧的為學歷程,置於晚清學風的背景,指出乾嘉到晚清學術之轉變,不在對考據之離棄,而在運用考據的方法及態度之不同,而此轉變,為學者的強烈經世情懷使然。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cess of Chen-Li's studying and indicates that th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stages. The main core of the first stage is category transformation, while the second one focuses on adjusting the method and attitud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argues that Chen-Li wanted the Yi-li (義理) learning to be well-known by everyone in his Xue-Sih-Lu (學思錄), which demonstrates Chen-Li's jing-shih (經世) ideal, and is a teaching material, but not a special book on classical studie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Xue-Sih-Lu is not equal to Dong-Shu Du-Shu-Ji (東塾讀書記). This paper also puts Chen-Li's studying lif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Qing dynasty intellectual atmosphere, and points out the transition of academicism from Qian-jia (乾嘉) to late Qing. The key of the transition was the method and attitude toward kao-zheng (考證), and this transition was caused by the scholars' jing-shih idea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2007)。陳澧《漢儒通義》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0
    連結:
  2. (1983)。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57)。諸子平議。北京:中華書局。
  4. (2006)。陳澧與漢宋調和。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81。
  5. 漢儒通義。臺北:華文書局。
  6. (2003)。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中國文哲研究所。
  7. (1987)。戴東原先生全集。臺北:大化書局。
  8. (2001)。從「尊君」到「尊尊」:清代禮學家反理學的一個焦點。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9. (2001)。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 (2005)。陳澧與漢宋調和。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
  11. (1983)。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
  12. (1994)。導言。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3. (1997)。論朱一新與晚清學術。臺北:大安出版社。
  14. (1979)。古籍舉要。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5. (1931)。陳蘭甫先生澧遺稿。嶺南學報,2(2),161。
  16. 清林伯桐撰、陳澧補編(1971)。學海堂志。臺北:廣文書局。
  17. 清張之洞(1990)。張文襄公全集。北京:中國書店。
  18. 丁寶蘭(1985)。嶺南歷代思想家評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 王念孫(2002)。經傳釋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 王韶生(1962)。陳蘭甫先生之經學。崇基學報,2(1)
  21. 朱稚華(198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2. 朱維錚(1996)。求索真文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4. 李稚甫(1983)。試評陳澧。嶺南文史,1,55。
  25. 李稚甫(1983)。試評陳澧。嶺南文史,1,62。
  26. 李緒柏(1996)。清代廣東文化的結晶體-東塾學派。廣東社會科學,3,95。
  27. 汪宗衍(1971)。陳東塾(澧)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
  28. 林慶彰主編、蔣秋華主編(2006)。晚清經學研究文獻目錄。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9. 高明(1996)。東塾學記。華岡學報,3
  30. 高明(1966)。東塾學記。華岡學報,3
  31. 高明(1954)。東塾學記。民主評論,5(23)
  32. 康有為(1956)。新學偽經考。北京:中華書局。
  33. 張淑雅(1931)。清末廣東四大書院的研究。嶺南學報,2(2)
  34. 張淑雅(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35. 張淑雅(1931)。清末廣東四大書院的研究。嶺南學報,2(3)
  36. 張崟(1995)。中國歷代書院志:詁經精舍志初稿。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37. 張舜徽(1986)。中古代學者百人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38. 張壽安(1997)。龔自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9. 張壽安(1999)。禮教與情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0. 張壽安(2001)。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41. 張麗珠(2002)。清代義理學新說。臺北:里仁書局。
  42. 梁啟超(1981)。飲冰室全集。臺北:文化圖書公司。
  43. 梁啟超(1985)。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4. 陳澧(1971)。東塾續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45. 陳澧。陳蘭甫先生澧遺稿。嶺南學報,2(3)
  46. 陳澧(1970)。東塾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47. 陳澧。默記。嶺南學報,2(2),161。
  48. 陳澧(1998)。東塾讀書記(外一種)。香港:三聯書店。
  49. 陳澧。陳蘭甫先生澧遺稿。嶺南學報,2(2)
  50. 惠棟(1989)。松崖筆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51. 黃碧琴(1991)。廣州名人傳。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52. 葛榮晉主編(1994)。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53. 賈云平(1993)。嶺南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54. 漆永祥(1998)。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5. 趙所生主編、薛正興主編(1995)。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6. 潘重規(1954)。東塾先生之治學精神。民主評論,5(23)
  57. 盧瑩通(198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58. 賴慧玲(1995)。陳澧《東塾讀書記》論「性善義」述評。興大中文學報,8,307。
  59. 嶺南大學、錢穆(199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東塾遺稿鈔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0. 鍾旭元、魏達純撰(1985)。陳澧評傳。華南範大學學報(社會科會版),2,51。
被引用次数
  1. (2003).Examinations of Learning Needs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s among Non-traditional Students-A Case of Extension Degree Programs in a Typical College in the Central Area in Taiwan.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48(1),1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