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析論莊子絕待“道”境之呈現

并列篇名

An Analysis of Zhuangzi's Presentation of Juedai-"Tao"

DOI

10.6420/DHJHS.201001.0001

作者

王小滕(Hsiao-Teng Wang)

关键词

莊子 ; 道 ; 絕待 ; 無待 ; Zhuangzi ; Tao ; Juedai ; Wudai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0 / 01 / 01)

页次

1 - 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莊子書中常見記載著「無」此「無」彼、「排除兩邊」的用語,其所欲傳達的意涵何在?本文針對此一疑問,展開探討,獲知: (一)「無」此「無」彼、排除兩邊的敘述,雖然遣去相對的兩邊,但並不停滯於兩邊皆去的空無,而再轉出中道,做為養生、處世、工作、生活的法則。中道在莊子筆下,並再次翻轉為「變化無常」之「道」。 (二)排除兩邊的敘述,其意涵為:遣去相對兩邊,不受任何一邊之束縛,超越對待,返回絕待「道」境;在本文探討的排除兩邊的敘述中,絕待「道」境即呈顯於人生的各個面向。 (三)排除兩邊的敘述,不僅與「道」的絕待理旨吻合,且其核心義理即指向「道」;亦即邁越兩偏的智慧,不離於「道」,以立足道境為前提,亦以道為依歸。 (四)莊子經常運用排除兩邊的敘述,其原因當在於遣去兩邊的敘述,恰可適切地傳達超越對立、絕去對待的義理,且可將道的「變化無常」「不可必」的性質,一併敘明,故而援用之。亦即排除兩邊的敘述,誠然為莊子呈現「道」的一種表達方式。

英文摘要

”Without this or that” and ”without leaning towards either side” are phrases often sited in Zhuangzi.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hrases and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1. Although ”without this or that,” ”without leaning towards either side” implied the elimination of mutual distinction, the phrases did not dwell on nil, either. Instead, ”Zhongdao” was used to explain life and ways of the world. Zhuangzi indeed re-defined ”Zhongdao” as ”Tao. ” 2. ”Without leaning towards either side” meant to go beyond mutual distinction and returned to Juedai-”Tao,” which, as this study pointed out, presented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3. Both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ore value of ”without leaning towards either side” implied ”Tao.” The phrase surpassed mutual distinction, creating wisdom based on ”Tao.” 4. Zhuangzi frequently referred to ”without leaning towards either side” because the phrase conveyed the idea of ”beyond mutual distinction” and depicted the fact that Tao was ever-changing. In other words, ”without this or that” was the way through which Zhuangzi presented Tao.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85)。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 (1983)。莊子新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3. 莊子內篇憨山註。
  4. (1992)。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5. 莊子南華真經副墨。臺北:自由出版社。
  6. (1993)。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7. (1980)。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1973)。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 (1980)。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香港:新亞研究所。
  10. (1978)。莊學管闚。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1998)。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
  12. 明徐廷槐(1972)。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南華簡鈔。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明焦竑(1970)。莊子翼。臺北:廣文書局。
  14.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
  15. 清宣穎(1978)。莊子南華經解。臺北:廣文書局。
  16. 清郭慶藩(1991)。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公司。
  17. 清嚴復(1970)。侯官嚴氏評點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漢司馬遷、瀧川龜太郎(1986)。史記會注考證: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臺北:洪氏出版社。
  19. 王叔岷。莊子校詮。
  20. 王叔岷。莊學管闚。
  21. 王叔岷(1988)。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2. 周啟成(1997)。莊子鬳齋口義校注‧發題。北京:中華書局。
  23. 周啟成。莊子鬳齋口義校注。
  24. 俞樾(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莊子平議。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姚鼐(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莊子章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6.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陳鼓應(1975)。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陸長庚。莊子南華真經副墨。
  29. 黃錦鋐(1974)。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30. 鍾泰(1988)。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史記‧太史公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