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錄》對“神韻”的解釋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Weng Fanggang's Xiao Shi Fan Ting Zhu Lu in the Topic of "Shenyun"

DOI

10.6420/DHJHS.201001.0067

作者

葉倬瑋(Cheuk-Wai Yip)

关键词

翁方綱 ; 神韻 ; 小石帆亭著錄 ; 平仄論 ; 詩學 ; Weng Fanggang ; Shenyun ; Xiao Shi Fang Ting Zhu Lu ; tonal pattern ; poetry

期刊名称

東華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0 / 01 / 01)

页次

67 - 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神韻」,由於王士禛(1634-1711)本人沒有正面的詮解,其意涵眾說紛紜,亦褒貶互見。翁方綱(1733-1818)對王士禛的「神韻」甚為心折,他的《小石帆亭著錄》就是為了推揚「神韻」之說而編著的。該書對王士禛的平仄論作了仔細的考辨,又駁斥了趙執信《聲調譜》的謬誤,其意在指出詩歌有其天然音節,故從詩之平仄可以推敲「神韻」之本質。翁氏又用更多的詩例,去證明他的觀點;甚至進一步指出「神韻」不僅能與短章及王維、孟浩然等風格的詩歌切合,同樣能合於長篇及杜甫、韓愈等風格的詩歌。他以「舉隅」的邏輯,拓闊了「神韻」的指涉範圍,將「神韻」論述成優秀詩歌的本質,並與詩人之學養有著密切關係。如此,翁氏以「精密考訂之功」來考察「神韻」便顯得有理有據。

英文摘要

”Shenyun” is a complicated concept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hadn't had a sufficient explanation by Wang Shizhen (1634-1711). Thus it raised various discussions. Xiao Shi Fang Ting Zhu Lu, which was edited by Weng Fanggang (1733-1818), was purposed to glorify the literary thoughts of Wang Shizhen. Weng studied the tonal pattern of poems, which were mentioned by Wang Shizhen, and he rebutted the views of Zhao Zhixin. Weng believed poetry has its natural rhythm, and ”shenyun” could be refined from the tonal pattern of poems. He proved his point of view with lots of examples. He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shenyun” was not only met with short poems and Wang Wei, Meng Haoran's style of poetry, it also could be found in long poems and Du Fu, Han Yu’s style of poetry. Weng expanded the referential scope of ”shenyun.” Under his discussion, ”shenyun” could be ”essence” of poetry that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oet's cultivation. So, the textual study method used by Weng to examine ”shenyun” becomes convinc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76)。中外文學,5(2),42-60。
  2. (1999)。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清王士禛(1989)。叢書集成續編本:漁洋詩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 清王士禛(1995)。續修四庫全書本:帶經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清王士禛著、張宗柟纂集、戴鴻森校點(1982)。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 清紀昀(1985)。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7. 清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錄
  8. 清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錄
  9. 清翁方綱(1995)。續修四庫全書本:復初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清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錄
  11. 清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錄
  12. 清翁方綱。小石帆亭著錄
  13. 清翁方綱、王祖源。天壤閣叢書本:聲調譜彙刻,小石帆亭著錄。成都:存古書局。
  14. 清袁枚著、王英志編(1993)。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5. 王運熙、顧易生(2001)。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6. 何繼文(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學部。
  17. 吳宏一(1984)。清代詩學初探。臺北:學生書局。
  18. 宋如姍(1993)。翁方綱詩學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19. 李豐楙(1978)。翁方綱及其詩論。臺北:嘉新水泥公司。
  20. 沈津(2002)。翁方綱年譜。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1. 翁方綱。家事略記
  22. 張少康、劉三富(1995)。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3. 張健(1999)。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張然(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
  25. 郭紹虞(1947)。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26. 陳伯海主編、蔣哲倫主編、劉誠著(2002)。中國詩學史‧清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
  27. 陸游經著、錢仲聯校注(1985)。劍南詩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黃婉甄(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中山大學中國語文系研究所。
  29. 黃景進(1980)。王漁洋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0. 黃維樑(1978)。中國詩學縱橫論。臺北:洪範書店。
  31. 楊淑玲(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2. 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1972)。中國詩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33. 鄔國平、王鎮遠(1995)。清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編、中國文學研究所編(1993)。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究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國立中山大學。
  35. 蔣寅(2001)。王漁洋與康熙詩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6. 蔣寅(2005)。清詩話考。北京:中華書局。
  37. 蔡鎮楚(1999)。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長沙:岳麓書社。
  38. 鄭才林(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暨南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賴位政(2013)。明說漁洋,意在滄浪─錢鍾書「王士禛論」及其壓在紙背後的真相。清華中文學報,10,343-377。
  2. (2016)。森槐南《古詩平仄論》及其實踐,並論槐南對龐德《國泰集》的影響森槐南札記二則:以《古詩平仄論》及《國泰集》為例。中國文學學報,7,169-181。
  3. (2017)。據馬班以高視許鄭:王芑孫對乾嘉漢學的批評及其意義。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4,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