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王靜枝(2004).Th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among institutionalized and non-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people in Taiwan of reminiscence therapy as a psychological measure.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2(3),237-245.
連結:
-
李新民、陳密桃(2006)。實用智能、緣分信念與心理健康、工作表現之相關:以幼兒教師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8(2),183-202。
連結:
-
李德芬、周才忠、林美珍、陳嘉鳳(2004)。青少女懷孕對其生理、心理社會之衝擊。臺灣性學學刊,10(2),93-109。
連結:
-
初麗娟、高尚仁(2005)。壓力知覺對負面心理健康影響:靜坐經驗、情緒智能調節效果之探討。中華心理學刊,47(2),157-179。
連結:
-
唐佩玲、陳玟伶、鄭琇分、張敬俐、林惠賢(2005)。護理人員憂鬱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55-74。
連結:
-
高民凱、林清文(2008)。中學生的解釋風格、生活壓力和憂鬱之關係:從憂鬱的認知特異質─壓力模式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30(1),41-59。
連結:
-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51(2),121-146。
連結:
-
許崇憲(2008)。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性別差異。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45-80。
連結:
-
曾瓊禛、徐享良(2006)。學習障礙青少年生活壓力、自尊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3,105-146。
連結:
-
Ralf, S. (1991). Statistics software for Meta-Analysis. Retrieved June 1, 2008, from http://userpage.fu-berlin.de/ealth/meta_e.html
-
Bagozzi, R. P.,Yi, Y.(1988).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ouranl of the Academy of Marking Science,16,76-94.
-
Ballesteros, R. F.(Ed.)(2003).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London, UK:Sage.
-
Cohen, J.(1988).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Dahlin, M.,Joneborg, N.,Runeson, B.(2005).Stress and depress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Med Educ,39,594-604.
-
Diener, D.,Seligman, M.(2002).Very happy people.Psychological Science,13(1),81-84.
-
English, H. B.,English, A. C.(1974).A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psychological and psychoanalytical terms.New York, NY:Longmans.
-
Field, A. P.(2001).Meta-analysis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 Monte Carlo comparison of fixedand random-effects methods.Psychological Methods,6(2),161-180.
-
Field, A. P.(2003).Can meta-analysis be trusted?.Psychologist,16(12),642-645.
-
Fredrickson, B. L.(2001).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American Psychologist,56(3),218-225.
-
Furr, R. M.(2005).Differentiating happiness and self-esteem.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search,3(2),105-127.
-
Hedges, L. V.,Olkin, V.(1985).Statistical methods for meta-analysis.Orlando, FL:Academic Press.
-
Hourani, L. L.,Williams, T. V.,Kress, A. M.(2006).Stress, mental health, and job performance among active duty military personnel: Findings from the 2002 Department of Defense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Survey.Military Medicine,171(9),849-856.
-
Hunter, J. E.,Schmidt, F. L.(2004).Methods of meta-analysis: Correcting error and bias in research findings.Beverly Hills, CA:Sage.
-
Hunter, J. E.,Schmidt, F. L.,Jackson, G. B.(1982).Meta-analysis: Cumulating research findings across studies.Beverly Hills, CA:Sage.
-
Keyes, C. L.(2005).Mental illness and/ or mental health? Investigating axioms of the complete state model of health.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73(3),539-548.
-
Noar, S. M.(2003).The rol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scale development.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10(4),622-647.
-
Quintana, S. M.,Maxwell, S. E.(1999).Implications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27(4),485-527.
-
Richard, A. C.(2003).Combining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Possible application to meta-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generalization.Psychological Reports,93,643-647.
-
Salovey, P.,Rothman, A. J.,Detweiler, J. B.,Steward, W. T.(2000).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American Psychologist,55(1),110-121.
-
Seligman, E. P.,Csikszentmihalyi, M.(2000).Positive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st,55(1),5-14.
-
Sheard, M.,Golby, J.(2006).The efficacy of an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selected aspect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29(2),187-209.
-
Stoffelmayr, B. E.,Dillavou, D.,Hunter, J. E.(1983).Premorbid functioning and out-come in schizophrenia: A cumul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51,338-352.
-
Veit, C. T.,Ware, J. E.(1983).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well-being in general populations.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51,730-742.
-
Viswesvaran, C.,Ones, D. S.(1995).Theory testing: Combining psychometric meta-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Personnel Psychology,48,865-885.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1).,未出版
-
中國測驗學會編(1993)。心理測驗的發展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
王士華(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2006)。心理衛生與適應。臺北市:心理。
-
朱錦鳳(2008)。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第二版):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
余緒德(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
吳武典修訂、林幸台修訂、王振德修訂、郭靜姿修訂、Jackson, D. N.(1999)。基本人格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
吳武典編、洪有義編(1996)。心理衛生。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
吳逸萱(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靜宜大學。
-
吳新華(1996)。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
呂永祥(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
-
李素玉(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
李婷婷(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
-
李新民(2004)。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6,47-68。
-
林一真譯、Beck, A. T.、Steer, R. A.(2000)。貝克焦慮量表(中文版):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
林文香、夏萍絗、楊文山、洪志美(1999)。全身性紅斑狼瘡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女病患的身體、心理、社會功能探討。護理研究,7(3),261-275。
-
林邦傑(1987)。整合分析的理論及其在國內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10,1-38。
-
林明熙(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
林金燕(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縣,慈濟大學。
-
林彥妤譯、郭利百加譯、段亞新譯、Derlega, V. J.、Janda, L. H.(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臺北市:桂冠。
-
林瑞芝(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醫學大學。
-
林榮豐(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
-
邱亨嘉、謝穎慧、陳正宗(1998)。喪偶對社區老人身體、精神及社會功能之影響。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7(5),423-431。
-
侯亭妤(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俞筱鈞(1984)。曾氏心理健康量表。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我在晤談椅上四十年。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
柯永河(1980)。心理衛生學。臺北市:大洋。
-
柯永河(2003)。健康、性格、習慣量表(修訂版):指導手冊。臺北市:測驗出版社。
-
洪宜昀(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洪睿聲(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
洪蘭譯、Seligman, M. E. P.(2001)。改變。臺北市:遠流。
-
胡悅倫(2005)。探討青少年 A 型量表之多向性特質:以心理健康角度分析之。教育與心理研究,28(1),75-100。
-
韋乃鳳(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
徐禎美、陳彰惠(2008)。孕期憂鬱的盛行率和預測因子。實證護理,4(2),149-156。
-
翁素月、陸汝斌、陳碧霞、吳玫勳、賴姿如、周桂如(2005)。憂鬱症患者非理性信念、生活壓力及其憂鬱程度之關係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7(2),13-22。
-
康琇喬(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張梅芳(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中山醫學大學。
-
張壽山譯、Beck, A. T.、Steer, R. A.(2000)。貝克自殺意念量表(中文版):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
張肇松(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
張曉玫(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
郭進財、高俊雄(2008)。學生的課業壓力與運動休閒調適結果之研究:以南華大學學生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23-34。
-
陳心怡譯、Beck, A. T.、Steer, R. A.、Brown, G. K.(2000)。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中文版):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
陳李綢(2000)。大學生心理適應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
陳坤虎(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
陳柏妤、游舒涵、黃鈞蔚、陳映燁、陳喬琪、李明濱(2005)。從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檢視自殺行為的理論。北市醫學雜誌,2(8),686-696。
-
陳淑姬(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
陳淑惠修訂、Kovacs, M.、Staff, MHS(2008)。臺灣版兒童青少年憂鬱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
陳彰惠(2001).Association of work status and mental well-being in new mothers.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7(11),570-575.
-
陳艷玲(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
傅維寧(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
-
曾蕓梃(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
稅儒耕(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世新大學。
-
黃政昌、王蔚竣(2008)。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篩選性評估: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
黃政昌、呂紀韋(2008)。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篩選性評估: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
-
黃郁婷(2008)。打造快樂的學習殿堂:以正向心理學理念談班級經營。臺灣教育,652,54-57。
-
黃禎貞(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黃寶園(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劉治忠(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劉錦萍(2007)。家境清寒大學生幸福感與社會支持的調查研究:以輔大進修部為例。全人教育學報,1,179-207。
-
蔡裕豪(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
鄭惠萍(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
鄧宜男(2000)。導師制度對大專軍校新生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的影響:以中正理工學院為例。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19,171-199。
-
賴倩瑜、陳瑞蘭、林惠琦、吳佳珍、沈麗惠(2000)。心理衛生。臺北市:揚智。
-
賴樂山(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
-
應立志、鍾燕宜(2000)。整合分析方法與應用。臺北市:華泰。
-
戴彰佑(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
饒慧雯(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市,輔英科技大學。
-
龔韋旭(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逢甲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