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戒嚴時期威權形塑之初探:以花燈民俗藝術為例

并列篇名

The Shaping of Hegemony in the Period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An Inquiry of Lantern Festival and Ralated Folk Arts

作者

陳箐繡(Jin-Shiow Chen);邱莉惠(Li-Hwei Chio);吳美靜(Mei-Chin Wu)

关键词

新殖民主義 ; 文化霸權 ; 外來政權 ; 意識型態 ; 文化機制 ; neo-colonialism ; cultural hegemony ; reign of outsiders ; ideology ; cul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

期刊名称

藝術教育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2 / 12 / 01)

页次

59 - 8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當後現代文化論述深度探釋文化形式、經驗及權力階級位置之間是否有絕對相對應的關係時,本文也試圖從台灣戒嚴時期的花燈藝術與元宵燈賽的微觀研究中,透視戰後台灣社會威權形塑的實踐模式與內在邏輯,並重新思辯中國化的文化建構與意識型態基礎下所潛藏的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和新殖民主義。藉由整理分析傳統花燈手工藝師傅和一位花燈參賽者的訪談資料,以及報導花燈習俗相關活動之舊報紙資料,本研究發現台灣戒嚴時期民間文化習俗的一角,竟然蘊含著複雜的社會形構和權力分配的機制操控。而這種意識型態機制的操縱模式,具有以下四項特色:一、民間藝人的政治性狡黠之呼應,二、選擇性的文化收編,三、文化機制的脈絡滲透與操控,四、共識的催化。這也說明為什麼執政階級可以充分掌握權力重心和文化生產體系,成功地轉化「反客為主」式中國化的合理性和認同,充分實踐政治與文化霸權的事實,使台灣社會循著執政黨的政治意識型態的方向前進,我們可以結論地說國民黨政府正如「有親屬關係的外來政權」。

英文摘要

Cultural practices, experiences, and power are becoming a focus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discourses. This study is aimed at re-examining the underlying modes and inner logics of the hegemonic practices in the period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by exploring data about the lantern festival and related customs. Applying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four characteristics underlying the hegemonic practices and social domination at the time: (1) manipulation of craftsmen’s livelihood (2) selective incorporation of Taiwanese cultural heritage, (3) homogenizing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institutions, and (4) saturation of constructed consensus in the society. These findings partially explain why the KMT government could sustain its power through the control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systems. The tactic indicates that the KMT government is no more than “a reign of outsiders disguised by its cultural kinship”.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聯合報,民國五十七年二月十三日,第二版
  2. 臺灣新生報,民國五十八年二月二十日,第四版
  3.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第三版
  4.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頭版
  5. 中央日報:讀書週刊,民國八十五年十月五日,第十三版
  6. 臺灣新生報,民國六十年二月十一日,第七版
  7.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第二版
  8. 聯合報,民國五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第七版。
  9.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第二版
  10. 臺灣新生報,民國六十年二月十一日,第七版
  11. 中國時報=China Times,民國五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頭版
  12.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九年三月三十日,第七版
  13.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九年三月三十一日,第七版
  14.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四年二月十七日,第八版
  15.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頭版
  16. 聯合報,民國五十七年二月十三日,第二版
  17. 臺灣新生報,民國五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第六版
  18. 中華日報,民國五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第二版
  19. Engels, F.(1970).The German Ideology.
  20. Hebdige, Dick(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
  21. Marcuse, H.、林明澤譯(1997)。文化與社會
  22. 香港時報,民國五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頭版
  23. 毛定元(1957)。臺灣戲之我見。地方戲劇,8
  24. 吳介禎譯(1999)。藝術論述:後現代藝術與文化的對話
  25. 李筱峰(1998)。解讀二二八
  26. 李筱峰(1996)。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
  27. 邱坤良(1996)。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
  28. 聯合報,民國六十三年二月六日,第六版
  29. 陳龍廷(1998)。布袋戲與政治:五0年代的反共抗俄劇=Glove Puppet Theatre and Politics: The Anti-Communist Anti-Russia Plays in the 1950s。臺灣史料研究,12,2006/3/13。
  30. 黃世明、翁仕杰、蕭新煌(1995)。百年來的臺灣
  31. 黃英哲(1996)。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
  32. 黃麗玲譯(1994)。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
  33. 楊聰榮(1991)。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
  34. 聯合報,民國五十五年二月三日,第三版
  35. 蕭瓊瑞(1996)。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
  36. 龔鵬程(1992)。區域特性與文學傳統。聯合文學,8(12),15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