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原住民教育的論述分析:以四本專書為例

并列篇名

Discourse Analysis on Indigenous Education: Perspective from 4 Texts

DOI

10.6429/FES.200202.0133

作者

林玟漣(Wen-Lien Lin)

关键词

原住民教育 ; 論述 ; 偏遠地區教育 ; 多元文化教育 ; 多元文化主義 ; indigenous education ; discourse ; education for remote area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multiculturalism

期刊名称

教育與社會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2 / 02 / 01)

页次

133 - 1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原住民教育論述在1990年代中後期大量出現,本研究視原住民教育論述爲社會製成品,原住民教育論述的呈現則是一個知識社會學的問題。 原住民教育論述近十年中有兩個重要的現象:數量上的激增及內容上的轉變。1990年代中後期,原住民教育論述與多元文化教育論述在數量上均呈現明顯的增長,而原住民教育論述除了原先的「偏遠地區」式論述,加添了「多元文化」式的論述。這兩種論述,前者無法觀照原住民的差異性,後者則是一種保守的多元文化觀。 並且,原住民教育論述隱含了兩種意識形態:「人力資本」以及「同化」的意識形態。這兩種意識形態其實都違背了原住民教育論述中「多元」的宣稱,並且「多元文化」的原住民教育論述,其實是呼應台灣政治中的族群議題。因此,「多元文化」的論述與「偏遠地區」的論述相較,對原住民教育而言似乎較爲進步,然而終究沒有從原住民主體的利益出發。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nalyzes two discourses on indigenous education, namely, ”education in remote area”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at emerged in Taiwan after the mid 1990s. ”Education in remote area” is about educational standard. Under this paradigm, the main goal of educational policy i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indigenous group in rural areas. The discourse of multiculturalism emphasizes cultural diversity; it criticizes the policy of cultural assimilation for oppressing indigenous culture. Multiculturalism is the more powerful discourse in Taiwan. However, advancing basically a conservative vers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it is just a policy of assimilation in disguise. This discourse of conservative multiculturalism serves as an ideological basis for nation formation in Taiwa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Banks, J.A.,James A. Banks,Cherry A. McGee Banks (Eds.)(1995).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USA.
  2. Banks, J.A.,James A. Banks,Cherry A. McGee Banks (Eds.)(1993).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Boston:Allyn and Bacon.
  3. Goldberg, D.T.,David T. Goldberg (Ed.)(1994).Multiculturalism: a Critical Reader.Cambridge:Blackwell.
  4. La Belle, T. J.,Ward, C.R(1994).Multiculturalism and Education: 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Schools and Society.New York:SUNY Press.
  5. McLaren, P.(Eds),C. E. Sleeter(1995).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New York:SUNY Press.
  6. Sewell, W. H.,Archibald, O. Haller,Alejandro Portes(1969).The Educational and Early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Proces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4,82-92.
  7. Sleeter, C. E.,McLaren, P.,C. E. Sleeter(Ed.),P. McLaren(1995).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New York:SUNY.
  8.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9.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10. 吳天泰、中國教育學會編(199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11. 李建興(1990)。山胞教育政策與改進途徑。台灣教育,474,1-7。
  12. 李苹綺譯(1999)。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台北:心理出版社。
  13. 杜明城(1995)。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兼談一項學術研討會的構想。國教之聲,29(2),1-4。
  14.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合譯(1998)。文化。台北:巨流。
  15. 俞智敏、陳光達、陳幸梅、張君玫合譯(1996)。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16. 夏黎明(1996)。多元的地域社會與兒童的社會學習。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際的探究研討會,台東:
  17. 康培德(1999)。平埔族群研究的發展簡介及其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意義。花蓮師院學報,9,263-284。
  18. 張俊紳(1996)。原住民國小教育品質的觀察研究。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際的探究研討會,台東:
  19. 張恭啓、于嘉雲合譯(1992)。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
  20. 教育部(1998)。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第二期五年計劃。
  21.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22. 游美惠(2000)。因應差異的教育實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11-13。
  23. 黃政傑、見中國教育學會編(199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24.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25. 黃茂夫、溫寶珠(1996)。原住民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3,48。
  26. 黃毅志(1992)。地位取得:理論與結構分析。思與言,30(4),131-167。
  27. 黃樹仁、劉雅靈合譯(1998)。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台北:巨流。
  28. 趙剛(1994)。小心國家族-批判的社運•社運的批判。台北:唐山。
  29. 蔣嘉媛(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30.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31.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32. 饒見維(1996)。花蓮縣偏遠地區的教育問題之診斷與處方。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際的探究研討會,台東:
被引用次数
  1. 李淑菁(2009)。族群想像下的性/別意象—再思台灣多元文化教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6,179-216。
  2. (2011)。學生投書中再現之教育問題與學生主體:1993-2009年之聯合報民意論壇。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