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地區民眾背景因素、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相關性及其變遷之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與八十八年做比較

并列篇名

The Relationship and Change about the Background Factors, Education Attainment on Personal Moral Judgment in Taiwan's Area

DOI

10.6429/FES.200207.0035

作者

李鴻章(Hung-Chang Lee)

关键词

背景因素 ; 教育程度 ; 道德判斷 ; 社會變遷 ; background factors ; education attainment ; moral judgment ; social change

期刊名称

教育與社會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2 / 07 / 01)

页次

35 - 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與八十八年,分別蒐集完成的「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爲分析資料,試圖從兩個年代中民眾對道德判斷的觀點,瞭解背景因素、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的相關性與其變遷情形。 這二份以全國成年民眾作爲抽樣對象的調查問卷,因兩次問卷題目稍有不同,爲了進行比較方便,取兩次均出現的逃漏稅、外遇、亂丟垃圾、工廠亂排廢水(地下工廠)與婚前性行爲等五題,試圖從台灣地區民眾道德判斷的觀點,瞭解背景因素(性別、年齡、籍貫、居住地、職業別與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父母教育與本人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的相關性,幷以兩個年代來比較,找尋其脈絡與發展軌跡。 研究結果顯示:部分背景變項對道德判斷的影響會隨著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uses ”investigation on social change in Taiwan” collected respectively in 1994 and 1999 as the analytical data,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transition of background factor, education attainment vs. moral judgment from people's own point of views for moral judgment in these respectively two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part of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moral judgment is changed along with social change. Finally, the researcher propose related sugges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Ang, A.L.P.(1989).Talbot of Theology.Biola University.
  2. Armon, C.,Dawson, T.L.(1997).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in moral reasoning across the life span.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6(4),433-453.
  3. Czyzowska, D.,Niemczynski, A.(1996).University of socio-moral development: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Poland.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5(4),441-453.
  4. Dien, D.S.F.(1982).A Chinese perspective on Kohlberg`s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Developmental Review,2,331-341.
  5. Fuentes palanca, E.(1995).Spain,University De Valencia.
  6. Gilligan, C.(1982).New maps of development: New visions of maturity.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52(2),199-212.
  7. Kohlberg, L.(1981).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San Francisco, CA:Harper & Row.
  8. Krebs, D.L.,Vermeulen, S.C.,Denton, K.L.,Carpendale, J.I.(1994).Gender and perspective differences in moral judgement and moral orientation.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3(1),17-26.
  9. Lopez, B.G.,Lopez, R.G.(1998).The improvement of moral development Through an increase in reflection: A training program.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7(2),225-239.
  10. Lyons, N.P.,C. Gilligan, J.,V. Ward,J.M. Taylor,B. Bardige(eds.)(1988).Mapping the Moral Domai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1. Norman, A.D.,Richards, H.C.,Bear, G.G.(1998).Moral reasoning and religious belief: Does content influence structur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7(1),89-98.
  12. Peck, R.F.,Havighurst, R.J.,Lilienthal, J.,Moore, D.(1960).The psychology of character development.New York:Wiley.
  13. Romeo, J.E.(1987).The effect of co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 instruction on moral development scores of Parochial high school students.University of Miami.
  14. Schork, J.E.(1994).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15. Schweigert, F.J.(1999).Learning the common good: Principle of community -based moral education in restorative justic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8(2),163-182.
  16. Simmons, C.,Simmons, C.(1994).Personal and moral adolescent value in England and Saudi Arabia.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3(1),3-15.
  17. Wark, G.R.(1996).Simon Fraser University.
  18. Yuan, B.J.,Shen, J.P.(1998).Moral value held by adolescent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7(3),191-206.
  19. 毛連塭(1994)。生活教育與道德成長。台北市:心理。
  20. 李鴻章(2000)。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2,147-71。
  21. 沈六(198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22. 汪急瑜(1999)。二專學生道德判斷發展與人格特質之關係研究。萬能學報,21,311-332。
  23. 林益慶(1999)。影響中小學生道德判斷的因素。訓育研究,38,25-33。
  24. 林榮吉、張瓊文、簡錡文、尤萃茹(1994)。傳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25. 張笠雲、呂玉瑕、王甫昌(1997)。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台北市: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26. 張雅婷(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張鳳燕(1981)。性別、道德判斷、情境變項對我國高中學生誠實行為的影響。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4
  28. 陳怡靖、鄭燿男(1999)。台灣地區民眾道德判斷因果機制之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127-150。
  29. 陳奎憙編(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30. 陳英豪(1978)。我國青少年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影響之研究。高雄師院學報,6,93-138。
  31. 陳英豪(1980)。修訂道德判斷測驗及其相關研究。教育學刊,2,53-91。
  32. 陳聰文、陳明終、劉渭木、李榮昌(1982)。影響山地兒童道德判斷因素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29,85-92。
  33. 單文經(2000)。兼論道德氣質之成分與道德教育之策略。台灣教育,595,6-16。
  34. 單文經編(1982)。道德教育初探。高雄:復文。
  35. 馮蓉珍(1995)。商專學生道德判斷之研究。國立屏東商專學報,3,81-109。
  36. 黃光國編(1987)。人情與面子:中國人之權力遊戲。中國人之權力遊戲,7-55。
  37. 楊國樞、瞿海源(1974)。中國“人”的現代化-有關個人現代化的研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7,1-38。
  38. 楊龍立(1995)。男女學生科學興趣差異與道德發展之關聯。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39-54。
  39. 葉紹國(1996)。道德推理中關懷導向與正義導向思考之區辨及其在中國社會實踐之特徵。本土心理學研究,5,264-311。
  40. 葉學志(1997)。中學生倫理道德與法律認知態度對其道德行為的影響:從宗教信仰層面探討。教育研究資訊,5(1),87-96。
  41. 廖淑台(1979)。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道德判斷發展之研究。台中師專學報,8,63-91。
  42. 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43. 鄭百勝(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44. 賴世培(1984)。婚姻開放與適應性之性別研究。空大行政學報,2,173-186。
  45. 簡妙娟(1997)。郭爾堡之道德發展論對我國當前道德教育之啟示。訓育研究,32(2)
  46. 簡茂發、楊銀興(1987)。國小學生場地獨立性、內外控信念與道德判斷的關係。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5,85-102。
  47. 顏秉嶼(1998)。公民與道德教育之趨勢。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
  48. 羅瑞玉(1993)。青少年的人際道德判斷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6,225-262。
  49. 蘇建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1984)。明日的公民教育。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
被引用次数
  1. 吳美瑤(2021)。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學校教育的課程教學模式。學生事務與輔導,60(3),1-5。
  2. 詹心怡,張凱筌,李憶萱,呂慈恩(2019)。道德感讓你買更多綠色產品?從知覺價格與知覺品質觀點探討綠色產品購買意願-以產品綠色程度為調節因素。輔仁管理評論,26(3),1-26。
  3. 張瀚陞(2021)。探討大學生在道德議題強度與道德判斷對倫理消費決策影響之研究。國立金門大學學報,9(1),3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