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殘障設施」的由來:視障者行動網絡建構過程分析

并列篇名

Where "Handicaped Facilities" Come from: A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DOI

10.6464/TJSSTM.200804.0021

作者

邱大昕(Ta-Sing Chiu)

关键词

無障礙環境 ; 身心障礙 ; 爭議研究 ; 社會世界 ; 行動者網絡理論 ; no-barrier environment ; disability ; controversy ; social worlds ; actor network theory

期刊名称

科技醫療與社會

卷期/出版年月

6期(2008 / 04 / 01)

页次

21 - 6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90年1月24日「殘障福利法」修正公佈實施,該法23條規定各項新建公共設施、建築物、活動場所及交通工具,應設置便於身心障礙者使用之設備與設施;未符合規定者,不得核發建築執照。此後十餘年間,各級政府投入數十億新台幣興建這些供身心障礙者使用的設備設施。不幸地,這些公共投資最後不僅未能保障身心障礙者的行動自主,反而成為阻礙行動的「殘障設施」。為什麼無障礙環境政策實施的結果會是如此?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文採用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觀點,來分析無障礙環境的建構過程。本研究所使用之資料包括:檔案文件(新聞資料庫、身心障礙者傳記或自傳、無障礙技術手冊與法規)、深度訪談(定向行動教師、身心障礙團體、無障礙環境設計規劃委員),以及參與觀察(參與無障礙勘檢人員培訓研習及相關會議、實地觀察無障礙環境設施)。透過對此建構過程的網絡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無障礙設施與社會脈絡間豐富的動態關係。

英文摘要

Article 23 of the January 24, 1990 amendment to Taiwan's Disabled Person Welfare Law specifies that newly-constructed public facilities, structures, community centers and transportation tools shall install devices and facilities convenient for the movement and usage of the disabled, and that, in the case of non-compliance, construction permits shall not be issued. In the 10 years following this amendment, billions of NT dollars have been spent in installing these devices and facilities for the disabled. Unfortunately, this public investment appears largely to have been in vain. Most of the new facilities and construction work have not helped the disabled to move about freely; rather, the result has been, for instance, new barriers on sidewalks. How did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rrierfree” policy go so wrong?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applies actor network theory (ANT)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barrier-free environments.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documents (news, autobiographies and biographies of the disabled, and design manuals and codes), interviews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teachers, disability group leaders,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designers), and participant-observation (participating in barrier-free training courses and meetings, and observing barrier-free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ies). Through this network analysis, we can gain insight into the rich,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arrier-free facilitie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衛生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總論
醫藥衛生 > 基礎醫學
醫藥衛生 > 預防保健與衛生學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林文源(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行動本體論。科技、醫療與社會,4,65-108。
    連結:
  2. 黃耀榮(2006)。建築物視障者通行環境建構之研究。建築學報,56,1-26。
    連結:
  3. (2005)。特殊教育教學與趨勢。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4. 劉信雄、王亦榮、林慶仁(2000),《視障學生輔導手冊》,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5. 內政部營建署(2007),《內政部公共建築物設置身心障礙者行動與使用之設施設備勘檢人員培訓講習教材》。2007年6月。
  6. 王武烈(2004),〈推動「全面無障礙環境」的困難與探討〉,台中市政府公共建築物無障礙網站,http://rene.tccg.gov.tw/upload/doc/file04.doc(上站日期 2008年1月23日}。
  7. Bijker, Wiebe E.(ed.),Law, John(ed.)(1992).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Cambridge:MIT Press.
  8. Callon, Michel(1993).Society in the Making: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sociological Analysi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Cambridge, MA:
  9. Freund,Peter, E. S.,McGuire, Meredith B.,Podhurst, Linda S.(2003).Health, Illness, and the Social Body: A Critical Sociology.NJ:Prentice Hall.
  10. Latour, Bruno(1987).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1. Law, John(ed.)(1991).A Sociology of Monsters: Essays on Power and Technology and Domination.London:Routledge.
  12. Law, John(ed.),Hassard, John(ed.)(1999).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After.Oxford:Blackwell.
  13. Law, Jonh(ed.)(1986).Power, Action and Belief.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4. Oliver, Michael(1990).The Politics of Disablement.London:Macmillan.
  15. Oliver, Michael(1996).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16. Oudshoorn, N.(ed.),Pinch, T.(ed,)(2005).How Users Matter: The Co-Construction of Users and Technology.Cambridge:MIT Press.
  17. Rip, Arie(ed.),Misa, Thomas J.(ed.),Schot, Jonh(ed.)(1995).Managing Technology in Society: The Approach of Constructive Technology Assessemnt.London:Pinter.
  18. Sismodo, Sergio,國立編譯館(譯),林宗德(譯)(2007).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台北:群學.
  19. Strauss, Anselm(1978).A Social World Perspective.Studies in Symbolic Interaction,1,119-128.
  20. Swain, John(2003).Controversial Issues in a Disabling Society.Philadelphia, PA:Open University Press.
  21. Vincenti, Water(1990).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Analytical Studies from Aeronautical Histor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2. Wendell, Susan(1996).The Rejected Body: Feminist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Disability.NY:Routledge.
  23. 內政部社會司(1995)。殘障福利中之醫療照護與無障礙環境之執行概況。醫學工程,7(1),98-103。
  24. 丘引(2004)。閱讀盲人的世界-我看不見,但我也想擁有。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月號
  25. 田蒙潔、劉王賓(1997)。無障礙環何去何從(下)。建築師,86年(6月號),54-60。
  26. 吳軒銘(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27. 吳嘉苓編、傅大為編、雷祥麟編(2004)。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
  28. 李政忠(2003)。導盲犬一個半:阿忠與Turk的故事。台北:日之昇。
  29. 李政隆(1986)。適應殘障者之環境規劃。台北:大佳。
  30. 林敏哲(2001)。營造無障礙環境新思維。造園季刊,41,19-30。
  31. 林敏哲(1995)。台灣視覺無障礙環境開發現況。空間雜誌,72,82-88。
  32. 林敏哲、吳奕德(1996)。古蹟保存與無障礙設施之觀念。空間雜誌,增刊10號,164-169。
  33. 林慶仁(2000)。由台灣第二隻導盲犬誕生論相關議題。啟明苑通訊,45,2-8。
  34. 邱大昕(2004)。視障按摩在健康促進體系中的自我定位。國家、社會與健康促進學術研討會
  35. 邱麗文(2002)。學習永不嫌遲:盲人碩士柯明期的生命故事。台北:圓神。
  36. 金桐(1996)。屏東縣公共場所無障礙環境檢測之檢討。屏東技術學院學報,5(1),53-63。
  37. 張伯勳(1996)。無障礙環境改善之省思暨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無障礙設施之探討。空間雜誌,74,32-35。
  38. 陳明進(2005)。視障巡迴輔導教師的養成教育及其服務現況之探討。啟明苑通訊,52,32-41。
  39. 曾信榮(1998)。不要只看見我看不見。台北:正中。
  40. 黃王民蓉(2006)。不容忽視百萬人:身心障礙將破百萬,處境報告細說分明。殘障聯盟,66,2。
  41. 萬明美(2001)。視障教育。台北:五南。
  42. 蔡淑桂(1996)。無障礙環境規劃與設計。師說,91,33-36。
  43. 賴淑蘭(2003)。且看我所聽到的─中途失明經驗談。啟明苑通訊,49,7-12。
  44. 謝佩珊、黃詩芬(1996)。台北捷運的無障礙環境設施開發及準則的研擬:訪張伯勳先生。空間雜誌,74,30-31。
被引用次数
  1. 蔡友月(2013)。遵/不遵醫囑?國家偏遠醫療治理與達悟族精神失序者的「混亂敘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2,73-140。
  2. 曾柏嘉(2013)。在醫療與社會模式之外:盲人棒球技藝形成的行動者網絡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17,187-232。
  3. 曾凡慈(2008)。發現「遲緩兒童」:科學認知、權力技術與社會秩序。台灣社會學,15,165-215。
  4. 高郁婷,王志弘(2022)。公共空間的維護政治:新北市三重區公園的清潔工作。地理學報,103,37-63。
  5. 洪佳慧(2018)。複雜系統下的醫學教育:由解構社會脈絡到共構醫學知識的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科學教育學刊,26(2),149-170。
  6. 賴念華、王文欽(2011)。四位女性肢體障礙者的心理劇團體暖身經驗。輔導與諮商學報,33(2),1-31。
  7. 雷翔麟(2010)。書評:雷翔麟《《我們不曾現代過》的三個意義》。科技、醫療與社會,10,221-236。
  8. 林文源(2010)。轉變病患行動能力佈署:以台灣透析病患團體行動為例。台灣社會學,20,39-99。
  9. 林文源(2014)。對稱化醫療社會學:STS 對健康、醫療與疾病研究的啟發。科技、醫療與社會,19,11-72。
  10. 林宜平(2011)。對蚊子宣戰─二次戰後台灣根除瘧疾的科技與社會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1,187-235。
  11. 劉麗娟,林美專(2020)。居無礙:肢體不便者突破居住環境障礙的案例研究。社會工作實務與研究學刊,7,1+3+5-31。
  12. 邱大昕(2009)。無障礙環境建構過程中使用者問題之探討。臺灣社會福利學刊,7(2),19-46。
  13. 邱大昕(2013)。誰是盲人:台灣現代盲人的鑑定、分類與構生。科技、醫療與社會,16,11-48。
  14. 王志弘(2010)。人人需要「補缺式移動」:身障者經驗的啓示。文化研究,10,139-167。
  15. 王志弘(2012)。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8,1-40。
  16. 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20,9-74。
  17. 顏彩妮、成令方(2012)。全盲夫妻的家務勞動經驗與家務分工:以核心家庭為例。身心障礙研究,10(2),130-147。
  18. 葉琇姍(2019)。排除或融入:做個就業好公民的障礙者就業論述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4,147-194。
  19. 張恒豪,林駿杰(2020)。什麼是「障礙研究」?英美的理論發展、建制化與臺灣本土化歷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2(4),645-691。
  20. 趙欣怡(2019)。誰的攝影藝術?建構視障觀眾多感官影像詮釋之無障礙科技展示方法。博物館學季刊,33(3),43-67+69。
  21. 整理)、林郁婷(採訪)、整理)、林郁婷採訪(2012)。STS教學心得分享:林文源副教授。科技、醫療與社會,14,265-274。
  22. (2022)。從行動者網絡理論探析偏鄉學校108課綱校本實踐與轉譯。教育研究月刊,334,86-103。
  23. (2022)。法律與現代性。政大法學評論,特刊,179-223。
  24. (2023)。探究底層、正視邊緣:看見臺灣歷史中的晦暗處。成大歷史學報,65,1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