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揭露的緊張:博物館科學展示的想像與神話化

并列篇名

Tensions Exposed: Myth and Social Imagination of Scientific Exhibitions in Science Museums

DOI

10.6464/TJSSTM.200810.0023

作者

林崇熙(Chung-Hsi Lin)

关键词

科學展示 ; 博物館 ; 社會想像 ; 神話 ; museum ; science display ; social imagination ; myth

期刊名称

科技醫療與社會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08 / 10 / 01)

页次

23 - 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科學展示的目的通常在於展示科學家的成就,遵從著科學典範來傳達單一、標準、「正確」科學知識,並呈現出一種「揭露了大自然真理」的姿態。科學博物館中的展示透過「多層次想像」、「異質綜合性地去脈絡化」、及種種「神話原型」概念,落實於「典範式展示」、「詮釋式展示」、及「權力式展示」等樣態,除掉科學發展中種種人為、利益、政治、文化等因素,才能呈現出科學單純、簡潔、完美的風貌。正是這般的黑箱化(black-boxing),才使科學知識以破除神話之名,形塑自身為新的神話。揭露博物館科學展示的「神話化」歷程,是希望科學博物館能脫離單一性、霸權式的展示方式,從而開展出具前瞻性、「社會良知」和多元辯證意涵的科學展示。

英文摘要

Scientific exhibitions usually aim at presen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great scientists, with an assumption of ”exposing the truths of the nature.” Following the current scientific paradigm, they deliver the so-call standard and accurate knowledge to their audience. By playing the sleigh of hands of 'multi-level imaginations,' 'heterogeneous decontextualization,' and 'mythological archetypes,' scientific exhibitions in science museums employ the techniques of ”paradigm display,” ”interpretation display,” and ”power display” to erase the socio-political aspects of scientific activities, in order to present a pure, clean, and perfect image of science. Through this process of black-boxing, science become a new myth in the name of de-mythologizing nature.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science become a new myth with the help of science exhibitions, in the hope of dissuading science museums away from the uniform and hegemonies fashion of display so as to provide new possibilities for multiple dialectic exhibitions with foresight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衛生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總論
醫藥衛生 > 基礎醫學
醫藥衛生 > 預防保健與衛生學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台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21(3),5-37。
    連結:
  2. 林崇熙(2003)。地方性科學知識與博物館的辯證。博物館學季刊,17(2),7-24。
    連結:
  3.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博物館學季刊,19(3),8-24。
    連結:
  4. 林崇熙(1998)。免洗餐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台灣社會研究,32,1-37。
    連結:
  5. Barnes, Barry(Ed.),Edge, David(Ed.)(1982).Science in Context.Cambridge:The MIT Press.
  6. Barthes, Roland、許嗇嗇譯、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台北:桂冠。
  7. Biagioli, Mario(Ed.)(1999).The Science Studies Reader.New York:Routledge.
  8. Dickson, David(1988).The New Politics of Scien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9. Geertz, Clifford、楊德睿譯(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
  10. Habermas, Jürgen、曹衛東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
  11. Kuhn, Thomas(196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 Kuhn, Thomas、傅大為譯、程樹德譯、王道還譯(1985)。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允晨。
  13. Lakatos, Imre(Ed.),Musgrave, Alan(Ed.)(1970).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Latour, Bruno(1987).Science in Ac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 Mark, Margaret、Person, Carol、許晉福譯、戴至中譯、袁世佩譯(2002)。很久很久以前……─以神話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牌。台北:McGraw-Hill。
  16. May, Rollo、朱侃如譯(2003)。哭喊神話。台北:立緒。
  17. Merton, R. K.(1973).The Sociology of Scien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8. Shapin, S,Schaffer, S.(1985).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 Sismondo, Sergio、林宗德譯(2007)。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台北:群學。
  20. 王鼎銘(1998)。資訊時代科學博物館學習環境與社區成人科技教育學習策略關係研究。邁向廿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21. 江欣怡(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22. 江珍賢(1990)。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23. 吳嘉苓編、傅大為編、雷祥麟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
  24. 吳嘉苓編、傅大為編、雷祥麟編(2004)。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
  25. 李國偉(1991)。科學社群的自主性。科技與本土,台北:
  26. 周肇基(1997)。建館任務與目標。科技博物,1(5/6),11-14。
  27. 林崇熙(1993)。台灣科學用人造衛星計畫早期大辯論。科技報導,141,20-28。
  28. 林崇熙(2008)。科技就是風險。科學發展月刊,421,60-63。
  29. 林崇熙(2002)。多元技術與居民參與─邁向民主的科技社會。第十三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
  30. 金振寧(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
  31. 柯籙晏(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32. 胡湘玲(1995)。核工專家 v.s. 反核專家。台北:前衛。
  33. 桂雅文(1998)。美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四種類型。邁向廿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34. 栗山茂久(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
  35. 祝平一(1996)。雕給我一個身體:塑身美容廣告中的女性/主體。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38/39,9-17。
  36. 張崇山(1998)。科技與人文的對話─科學博物館中的人文化展示。邁向廿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37. 陳輝樺、黃釗俊、劉德勝、王明仁(1998)。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學習理念探討。邁向廿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38. 傅大為(1999)。論科技史研究與科技博物館的本質性關連。台灣科技史研究與博物館蒐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39. 傅大為編、朱元鴻編(2001)。孔恩:評論集。台北:巨流。
  40. 黃明月(1998)。博物館展示說明策略之研究。邁向廿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41. 黃婷意(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42. 鄭先佑編(1994)。核四決策與輻射傷害。台北:前衛。
  43. 賴明洲、陳銘達、林志峰、薛怡珍(1998)。科技博物館展示空間之規劃設計。邁向廿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被引用次数
  1. 江淑琳(2023)。博物館作為媒介之災難展示意涵:以五處日本地震災難博物館為例。新聞學研究,154,175-227。
  2. 林崇熙(2022)。文化不利與文化不力:博物館的反身式觀點。科技博物,26(1),5-28。
  3. 呂紹理(2008)。台灣史上第一場「小人國」博覽會。科技、醫療與社會,7,125-156。
  4. 顏上晴(2019)。一劍雙刃:贊助與博物館倫理衝突。科技博物,23(3),55-77。
  5. 趙欣怡(2019)。誰的攝影藝術?建構視障觀眾多感官影像詮釋之無障礙科技展示方法。博物館學季刊,33(3),4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