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e indirect heating rice cooker is an important hallmark in the electrification of the household in postwar Taiwan. Using i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amines not only the material changes it brought about in domestic life, but also the interconne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a consumer society and househol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demonstrates the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it has undergone. This is the context from which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KMT government, as well the manufacturers, contribu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sumer society based around the indirect heating rice cooker. Secondly,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by means of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Taiwanese rice cookers were localized. By looking at the design choices behind the Taiwanese indirect heating rice cooker in the 1960s, we see that the adaption of Japanese rice cookers for the Taiwanese consumer was a social process, conditioned b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ice and food culture, government policies in regards to power supply, competing cooking systems and consumer choice. The paper ends by exploring how engineers considered the size and design they felt would be most inviting to urban families unaccustomed to indirect heating rice cookers. Manufacturers hoped consumers would view rice cookers not only as a pot for cooking rice, but also as a versatile multi-cooker. After urban families embraced this idea, manufactures further integrated the idea of a multi-cooker into their subsequent designs. It demonstrates rice cookers and society and mutually constitutive.
|
参考文献
|
-
吳政憲(2007)。「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在臺灣工業化之侷限(1919~1940)。興大歷史學報,18,277-284。
連結:
-
呂紹理(2002)。日治時期台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318-320。
連結:
-
楊弘任(2002)。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科技、醫療與社會,2,1-57。
連結:
-
大同電鍋圖面檔案與測試檔案 「PQD80A TAC-6H 零件表」, (1962.10.22) ,圖面TAC-8097-13,圖名:四分之一上層鍋,檔號:M-0184 。台北:大同板橋電鍋廠。(使用日期:2010 年2-3 月)
-
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 (1960),〈關於「貨品管制進口準則」一案經參酌修正再提請核議,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第272次會議〉,收於《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檔案。檔號:50-272-034,近史所檔案館。
-
東芝科學館 (1955),〈東芝自動電氣金ER-4 型錄〉。
-
大同電鍋圖面檔案與測試檔案 「PQD80A TAC-6H 零件表」, (1960.10.22) ,圖號TAC-6079P ,圖名:內鍋,檔號:P-715 。
-
聯合報 (1952),〈大同電扇與保護工業〉,7 月24 日3 版。
-
聯合報 (1960) ,〈電鍋、絞汁機與烤麵包器 工礦組函外貿會 請列管制進口類〉。 6 月17 日5 版。
-
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 (1968) ,〈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第681次會議〉收於《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檔案。檔號: 50-681-011,近史所檔案館。
-
Japan Design Net. 〈生活進化の「記号」〉 . http://www.japandesign.ne.jp/HTM/REPORT/d_zemi/04/05.html (檢索日期:2010 年2 月3 日)
-
なつかし堂の昭和家電「小」博覧会. 「東芝自動電氣釜 4 分鍋廣告」. http://d.hatena.ne.jp/natukasi-do/20100504/1272971255 (檢索日期: 2010 年2 月3 日)
-
大同電鍋圖面檔案與測試檔案 「PQD80A TAC-6H 零件表」, (1959.07.05) ,圖號TAC-6029,圖名:鍋蓋,檔號:K-0115
-
Ken Y-N. Almost Every Japanese Home Has a Rice Cooker. http://whatjapanthinks.com/2007/04/05/almost-every-japanese-home-has-a-rice-cooker (檢索日期: 2010 年2 月3 日)
-
Web Japan. The Kitchen Revolution. http://web-japan.org/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0 年2 月3 日〉
-
Japan Industrial Design Museum. 〈50 年代の展示品ODC NO.791 : Toshiba RC-10K (原型 ER-4)〉. http://do-g1.chicappa.jp/j-idm/250/00150-1 (檢索日期: 2010 年2 月3 日)
-
大同電鍋圖面檔案與測試檔案 「PQD80A TAC-6H 零件表」, (1962.10.22) ,圖面TAC-8097-A,圖名:二分之一上層鍋,檔號:M-259 。
-
台灣電力公司(1963) , 〈小型電器普及狀況調查研究報告摘要〉。台北:台灣電力公司
-
台灣電力公司(1993) , 〈台灣地區家用電器普及狀況調查研究報告〉台北:台灣電力公司
-
Toshiba Science Museum. 〈東芝一号機ものがたり:わが国初の自動式電気釜〉. http://kagakukan.toshiba.co.jp/manabu/history/1goki/1955cooker/index_j.html (檢索日期: 2010 年2 月3 日)
-
經濟日報 (1969),〈大同新電鍋 即將應市〉, 4 月1 日5 版。
-
經濟日報 (1969),〈中興電工公司 計畫增製新產品〉, 7 月29 日5 版。
-
台灣電力公司(1977) , 〈台灣地區家用電器普及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台灣電力公司。
-
中央日報 (1963) ,〈蒸煮煎炒燉一手包辦〉。 10 月17 日5 版。
-
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 (1947),《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台北:該會
-
〈デンキガマ (ER-4 ) 電気釜 (ER-4) 〉. http//www.city.kawasaki.jp/28/28kikaku/home/isan/lc/lc0090.html (檢索日期: 2010 年2 月3 日)
-
徵信新聞 (1959),〈信榮實業社 製特大油爐〉, 3 月29 日4 版。
-
東芝科學館 Toshiba Firsts of Their Kind-Automatic Electric Rice-Cooker. In Toshiba Firsts of Their Kind
-
徵信新聞 (1957) ,〈三東五金廠 新市電熨斗 有四項優點〉,2 月7日2 版。
-
台灣工業文化資產網,「家電業─大同電鍋」。 http://iht.nstm.gov.tw/index.asp (檢索日期: 2013 年9 月12 日)
-
經濟日報 (1969),〈立体電器公司 製銷保溫電鍋〉,11 月3 日6 版。
-
台灣省政府 (1950),〈為訂定「臺灣省進出口貨品分類表」及「運臺貨物存入保稅倉庫辦法」〉,《台灣省政府公報》39 年秋第64期(增刊) , 9 月9 日。台北:該府。
-
台灣省議會(1968),〈為促進家庭用具電器化請家庭電器用具以工業用電費〉。《台灣省議會公報》20 : 16 , 11 月18 日。檔號: 003-04-02OA-20-5-3-03-01127
-
台灣電力公司(1985) , 〈台灣地區家用電器普及狀況調查研究報告〉台北:台灣電力公司。
-
(1998)。李國鼎先生贈送資料影本:工業類(二十二)家庭電器工業。臺北:該所。
-
(1998)。李國鼎先生贈送資料影本輕工業類(十九)電器工業。臺北:該所。
-
台灣省政府 (1951),〈台灣省禁止販賣電熱器用品暫行辦法〉。《台灣省政府公報》, 8 月。台北:台灣省政府。
-
經濟部(1969) ,《臺灣工業生產統計月報》。臺北市:經濟部。
-
中華民國專利系統 (1961),〈一六四八煮飯做菜兩用自動電鍋〉。
-
經濟日報 (1968),〈檢討推銷成果 創新推銷方法 產品要有優點 要有特色〉,11 月8 日6 版。
-
大同電鍋圖面檔案與測試檔案 「PQD80A TAC-6H 零件表」, (1960.10.22) ,圖號TAC-6094,圖名:上層內鍋,檔號:M-458 。
-
中央日報 (1962) ,廣告。5 月22 日l 版。
-
徵信新聞 (1955) ,〈元山機械公司 電風扇問世〉, 12 月6 日1版。
-
中央日報 (1968) ,〈萬能烹調型 目前新型的電鍋已進步到萬能烹調型〉。5 月 23 日7 版。
-
台灣民聲日報 (1962) ,廣告欄。12 月6 日1 版。
-
PQD82A 試驗報告一, (1999.12.7 ) ,XX 牌電鍋煮飯保溫試驗紀錄,編號: PQD82A-88066。台北:大同板橋電鍋廠。(使用日期: 2010 年2-3 月)。
-
Cockburn, C.(ed.),Fürst Dilic, R.(ed.)(1994).Bringing Technology Home: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a Changing Europe.Open University Press.
-
Cockburn, C.,Ormrod, S.(1993).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the Making.London:Sage Publications.
-
Edgerton, David(2007).The Shock of the Old : Technology and Global History since 190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urst, Elisabeth L'orange(1997).Cooking and Femininity.Women's Study International Forum,20(3),441-449.
-
Hughes, Thomas P.(1983).Networks of Power: Electrification in Western Society 1880~1930..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Hughes, Thomas P.(1999).The Evolution of Large Technological System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Cambridge, MA:
-
Hwa, Yen(1975).The Female Labor Force of Taiwan: Tapping a New Resource.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
MacKenzie, Donald(ed.),Wajcman, Judy(ed.)(1999).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
MacKenzie, Donald(ed.),Wajcman, Judy(ed.)(1985).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How the Refrigerator Got Its Hum.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
Mori, Nobutaka,Nobuyuku, Fumino,Goro, Kanba(1962).A Survey Report On Taiwan's Electric Household Appliances.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Center Council for the United States Aid,Taipei:
-
Nakano, Yoshiko(2009).Where There Are Asians, There Are Rice Cookers: How 'National' Went Global via Hong Kong.HK: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Nickles, Shelley(2002)."Preserving Women": Refrigerator Design as Social Process in the 1930s.Technology and Culture,43(4),693-727.
-
Parr, J.(1997).What makes washday less blue? gender, nation, and technology choice in postwar Canada.Technology and culture,38(1),153-186.
-
Partner, Simon(1999).Assembled in Japan : Electrical Goods and the Making of the Japanese Consumer.Berkeley, Cali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Wajcman, Judy(1991).Feminism Confronts Technology.Cambridge:Polity Press.
-
Wajcman, Judy(2000).Reflections on gender and technology studies.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30(3),447-464.
-
大同製鋼機械公司教養組編(1960)。大同彙集,42(11)
-
大同製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編(1963)。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度第二十五屆營業報告書。台北:該公司。
-
中央研究所(1988)。大同公司80周年產品回顧與前瞻。台北:該所。
-
中國工程師學會(1961)。十五年來臺灣各種工程事業進步實況。台北:中國師學會。
-
中國生產力中心(1959)。省內唯一之電表製造業大同製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力月刊,3(6),30。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1970)。中華民國工商名錄。臺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1960)。中華民國工商名錄。臺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
中國生產力中心編(1974)。中華民國工商名錄。臺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
日本トニダスリアルデザイナ─協会編集委員會(1983)。精緻の構造。東京:六耀社。
-
王克敬(1987)。臺灣民間產業40年。臺北市:自立晚報。
-
王宏仁編、李廣均編、龔宜君編(2008)。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
-
王明堂、游萬來(2004)。炊飯器加熱技術的演化探討。設計研究,4,22-23。
-
王振寰(1995)。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1-37。
-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1952)。台灣的民營工業。台北:台灣省政府建設廳。
-
台灣電力公司(1989)。台灣電力發展史。臺北市:臺灣電力公司公眾服務處。
-
本公司工程師合編(1965)。家庭用各種電器之製造與保養II。大同半月刊,47(9),5-7。
-
本公司工程師合編(1963)。家庭用各種電器之製造與保養I。大同半月刊,45(4),13。
-
朱江淮口述、朱瑞墉整理(2003)。台籍第一位電氣工程師:朱江淮回憶錄。臺北市:朱江淮文教基金會。
-
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編(1961)。十年來接受美援單位的成長。台北:行政院。
-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編(1964)。台灣電力開發運用美援成果討。台北:該會。
-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編(1965)。台灣鋁工業運用美援成果檢討。台北:該會。
-
吳政憲(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師大史研所。
-
吳政憲(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吳泉源(1999)。從網球拍到半導體:台灣產業技術特質的探討。「台灣產業技術史發展研究」研討會,高雄:
-
吳嘉苓編、傅大為編、雷祥麟編(2004)。STS 讀本II:科技渴望性別。臺北:群學出版社。
-
李廷河(1985)。河流中的一滴水:我在大同四十六年。臺北市:著者。
-
李國鼎(1976)。台灣民營工業的成長。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
-
沈壽梁(1964)。現階段電信與電工業之發展。交通建設,13(12),33-34。
-
協志大同創業發展史編輯委員會(2003)。協志大同創業發展史。台北市:協志工業叢書。
-
林玉茹、李毓中(2004)。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臺灣史。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林志成(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
-
林挺生(1965)。企業經營四大因素。大同半月刊,47(12),4-8。
-
林遠志(1970)。金型鑄造技術研究心得。大同技術,2(2),65-67。
-
林蘭芳(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
林蘭芳(2001)。台灣早期的電力建設(1877~1919)。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244-251+260-270。
-
邱茂英(1971)。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綜合計畫處補助計畫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綜合計畫處補助計畫,臺中市: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
-
青山(1966)。暢銷中的大同電鍋。大同半月刊,48,21。
-
唐蓉(1958)。台灣之機械工業(資料)。台灣銀行季刊,9(4),228。
-
家政教育系二年級甲組(1976)。家庭採購食物情況調查。家政教育通訊,6(12)
-
秦先玉(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
翁註重(2007)。台灣家電產業歷史考察與文物史料調查研究。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翁註重(2008)。,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寇龍華(1971)。台灣地區家庭燃料消費調查辦理經過紀要。能源季刊,1(3),13-14。
-
曹幼文(1963)。電冰箱工業不易經營。大同半月刊,45(1),8-9。
-
許雪姬(2006)。戰後台灣民營鋼鐵業的發展與限制。兩岸分途:冷戰初期的政經發展,臺北市:
-
郭俊蔚(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
陳慈玉(2009)。斷裂與連續:戰時到戰後初期台灣重要軍需工業的變遷。兩岸發展史研究,7,170-176。
-
陳瑞中(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
陳錦吉(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
-
曾坤明、曾逸展(2008)。產品設計:歷史與挑戰。台北:五南。
-
曾憲嫻(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中原大學建築所。
-
程宗明(1998)。台灣戰後廣播工作的控制與依附研究(1947~1961):抑制需求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傳播論文選集1997,臺北市:
-
楊靜、饒海平(1994)。以電鍋為例探討臺灣與日本生活文化的差異。工業設計,23(4)
-
經濟部(1971)。中華民國第一期臺灣經濟建設四年計劃。臺北市:經濟部。
-
劉益昌、林祝菁(2008)。林挺生傳。臺北市:商訊文化。
-
編輯群(1965)。封底廣告。大同半月刊,47(19)
-
鄭秋霜(2006)。大家的國際牌:洪建全的事業志業。臺北市:國際電化商品。
-
鄭祥麟。與西屋技術合作的大同馬達廠。大同半月刊,47(15),22-26。
-
鄭聯銘(1955)。電表製造工業。台北市:協志工業叢書。
-
聲寶文教基金會出版組編輯(1991)。挑戰:陳茂榜先生奮鬥史。臺北市:聲寶公司。
-
謝國興、謝明如(2012)。2010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9(2),209-258。
-
顏智偉(2008)。產品機構設計。新北市:全華圖書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