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Hacking, Ian(2008).Comments and Replies.Taiwanese Journal for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7,265-294.
連結:
-
Hwang, Ruey-Chyi,Li, Zheng-Feng,Huang, Chih-Tung,Chu, Rong-Xuan,Fan, Xiang(2010).Dropping the brand of Edinburgh School: An interview with Barry Barnes.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4(4),601-617.
連結:
-
Li, Zheng-Feng,Hwang, Ruey-Chyi,Huang, Chih-Tung(2012).Broadening the Horizons of STS: An interview with Donald MacKenzie.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5(4),543-554.
連結:
-
Li, Zheng-Feng,Hwang, Ruey-Chyi,Huang, Chih-Tung(2010).Go Strong or Go Home: An interview with David Bloor.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4(3),419-432.
連結:
-
周任芸譯(2007)。風險社會、不確定性和科學民主化:STS的未來。科技、醫療與社會,5,15-24。
連結:
-
林文源(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科技醫療與社會,4,65-108。
連結:
-
袁大鈺、唐牧群(2010)。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圖書資訊學刊,8(2),125-163。
連結:
-
陳信行(2002)。“科學戰爭”中的迷信、騙局、誤解與爭辯:評Gross & Levitt《高級迷信》與Sokal & Bricmont《知識的騙局》中譯本。臺灣社會研究,45,173-207。
連結:
-
陳瑞麟(2005)。科學的戰爭與和平。歐美研究,35(1),141-223。
連結:
-
傅大為(2013)。定位與多重越界:回首重看STS 與科哲。科技、醫療與社會,16,49-102。
連結:
-
黃俊儒(2008)。誰的STS?:「科學教育」與「科學研究」的「同」與「不同」。科學教育學刊,16(6),585-603。
連結:
-
黃瑞祺、李正風、黃之棟(2010)。強不強有關係:布洛爾訪談錄。科技、醫療與社會,10,237-264。
連結:
-
黃瑞祺、李正風、黃之棟(2010)。別把STS 做小了:麥肯其訪談錄。科技、醫療與社會,13,211-236。
連結:
-
黃瑞祺、李正風、黃之棟(2010)。卸下「愛丁堡學派」這張招牌吧!:巴恩思訪談錄。科技、醫療與社會,11,339-374。
連結:
-
林崇熙(2002),〈評Norman Levitt &Paul R. Gross 著,陳瑞麟&薛清江譯《高級迷信》〉。http://stspo.ym.edu.tw/tsts/pre-workshop/bookreview.doc(查閱日期:2013 年8 月5 日)
-
劉華傑(2002),〈科學知識社會學〉。http://www.unirule.org.cn/index. php?c=article&id=2222&q=1(查閱日期:2014 年3 月4 日)
-
劉華傑(2002),〈淺談近幾年SSK 在中國的傳播:兼推薦東方出版社的“知識與社會” 譯叢〉。http://shc2000.sjtu.edu.cn/yuanxing/no50.htm(查閱日期:2013 年8 月5 日)
-
林豐利(2006),〈真空空不空?〉。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7558.htm#(查閱日期:2013 年8 月5 日)
-
Barnes, Barry(1985).About Science.Oxford:Basil Blackwell.
-
Barnes, Barry(2001).Practice as collective action.The Practice Turn in Contemporary Theory,London:
-
Barnes, Barry(1977).Obituary.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27,488-490.
-
Barnes, Barry(1988).The Nature of Power.Cambridge:Polity Press.
-
Barnes, Barry(1982).T. S. Kuhn and Social Scienc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Barnes, Barry,Edge, David(1982).Science in Context :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
Bloor, David(1976).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Bloor, David(1999).Reply to Bruno Latour.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30,131-138.
-
Bloor, David,Barnes, Barry,Henry, John(1996).Scientific Knowledg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London:Athlone.
-
Chen, Ruey-Lin(2011).The STS Challenge to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aiwan.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5(1),27-48.
-
Collins, Harry(1981).Son of Seven Sexes: The Social Destruction of a Physical Phenomenon.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11(1),33-62.
-
Collins, Harry(1982).Knowledge, Norms and Rules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12(2),299-309.
-
Collins, Harry(1983).Th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Scienc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9,265-285.
-
Collins, Harry(2012).Comment on Kuhn.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2(3),420-423.
-
Collins, Randall,Restivo, Sal(1983).Development, Diversity, and Conflict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24(2),185-200.
-
Fu, Dai-Wie(1995).Higher Taxonomy and Higher Incommensurability.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26(2),273-294.
-
Fuller, Steve(2012).CSI: Kuhn and Latour.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3(3),429-434.
-
Gross, Paul R.,Levitt, Norman(1998).Higher Superstition: The Academic Left and its Quarrels with Science.Baltimore, Marylan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Klein, Martin J.,Shimony, Abner,Pinch, Trevor J.(1979).Paradigm Lost? A Review Symposium.Isis,70(3),429-440.
-
Kuhn, Thomas(1977).The Essential Tension: 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tific Tradition and Chang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Kuhn, Thomas(1992).The Trouble with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Boston:Department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
Kuhn, Thomas(1990).The Road since Structure.PSA: Proceedings of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2,3-13.
-
Kuhn, Thomas(196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
Kuhn, Thomas(2000).The Road since Structu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L.舍法爾(1979)。評T.S.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哲學譯叢,5,75-76。
-
Labinger編、Collins編、張增一譯、王國強譯(2006)。一種文化?關於科學的對話。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Li, Bin,Ren, Dingcheng(2012).The First Fifty Years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in Mainland China.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6(4),527-532.
-
Mulkay, M.、蔡振中譯(1991)。科學與知識社會學。台北:巨流。
-
Mulkay, Michael(1979).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London:G. Allen & Unwin.
-
Nickles, Thomas(ed.)(2003).Thomas Kuh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Pickering, Andrew(1984).Constructing Quarks: A Sociological History of Particle Physic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Pinch, Trevor(1997).Kuhn-The Conservative and Radical Interpretations: Are Some Mertonians 'Kuhnians' and Some Kuhnians 'Mertonians'?.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27(3),465-482.
-
Segerstrale編、黃穎譯、趙玉橋譯(2006)。超越科學大戰:科學與社會關係中迷失了的話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Shapin, Steven(1995).Here and Everywher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5(21),289-321.
-
Sismondo, Sergio(2004).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Malden, Mass.:Blackwell.
-
Sismondo, Sergio(1992).The Structure Thirty Years Later: Refashioning a Constructivist Metaphysical Program.PSA: Proceedings of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
-
Sismondo, Sergio(2012).Fifty Years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Twenty-five of Science in Action.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2(3),415-419.
-
Sismondo、林宗德譯(2008)。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台北:群學。
-
Sokal, Alan,Bricmont, Jean(1999).Fashionable Nonsense: Postmodern Intellectuals' Abuse of Science.New York:Picador.
-
Turner, Stephen(2012).Whatever Happened to Knowledge?.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2(3),474-480.
-
Zhang, Mei-Fang(201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and STS studies in Mainland China.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6(4),555-559.
-
孔恩(1985)。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允晨。
-
孔恩(1994)。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
-
孔恩(1978)。科學革命的結構。哲學譯叢,1,37-41。
-
方衛華(1992)。科學知識社會學評述: 對建構主義的分析。自然辯證法研究,8(1),34-39。
-
王建軍(2008)。新世紀的“科學大戰”述評。社會學家茶座
-
付玉秀、盛曉明(2004)。科學哲學:在創新中走向未來-第十一屆科學哲學全國學術會議述評。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06-107。
-
史蒂文‧謝平、許宏彬譯、林巧玲譯(2010)。科學革命:一段不存在的歷史。台北:左岸。
-
史蒂文‧謝平、賽門‧夏佛、蔡佩君譯(2006)。利維坦與空氣泵浦:霍布斯、波以耳與實驗生活。台北:行人。
-
台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2004)。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
-
吳國盛(2008)。中國科學技術哲學三十年。天津社會科學,2008(1),20-26。
-
吳嘉苓(2006)。騎著腳踏車的Golem:記「STS 構思、教學與實踐研習營」。台灣社會學會通訊,57,5-10。
-
吳嘉苓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
-
李正偉、劉兵(2004)。生物技術與公眾理解科學:以英國為例的分析。科學文化評論,1(2),61-74。
-
邢冬梅(2004)。有限論與強綱領SSK。哲學研究,12,6-8。
-
林文源(2005)。通識課程的規劃、整合與發展:以清華大學通識中心「科技與社會」課程規劃為例。通識教育季刊,12(4),19-54。
-
林正弘(1985)。知識、邏輯與科學哲學。台北:東大。
-
林正弘(1981)。克雷格定理及其在科學哲學上的應用。哲學論評,4,143-171。
-
林崇熙(1998)。從革命到被革命:科學家何以不願科學研究來研究科學。當代,126,18-33。
-
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
-
段偉文(2008)。從追逐科學到反思科技:近30 年中國科技哲學之理路述略。江淮學刊,5,52-57。
-
胡楊(2004)。從強綱領到社會學有限主義:愛丁堡學派研究綱領的轉變述評。自然辨証法通訊,26(1),41-47。
-
孫小淳(2003)。評《科學革命的結構》新譯本。自然科學史研究,22(4),374-381。
-
庫恩(1980)。科學革命的結構。自然辯證法通訊,2(3),71-77。
-
殷登祥、威廉姆斯(2004)。技術的社會形成。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索卡(2001)。知識的騙局。台北:時報。
-
索卡爾(2002)。“索卡爾事件”與科學大戰:後現代視野中的科學與人文的衝突。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
袁海軍(2006)。略論強綱領與社會學有限主義的關係。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1),115-118。
-
袁海軍、郭敏(2007)。愛丁堡學派的歧途:從“強綱領”到社會學有限主義。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6),54-57。
-
高譜鎮(2003)。蔓延「建構」與「實在」間的戰火:關於愛丁堡學派及其「敵人」。教育社會學通訊,48,15-30。
-
盛曉明譯、希拉‧賈撒諾夫編(2004)。科學技術論手冊。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郭俊立(2008)。科學的文化建構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
陳光(1992)。“科學知識”社會學概念及其哲學背景。自然辯證法通訊,14(3),37-41。
-
陳恆安(2012)。再發現與再接受弗萊克(Ludwik Fleck)。《科學革命的結構》五十年:從科史哲到科技與社會工作坊
-
陳瑞麟(2003)。科學與世界之間。台北:學富。
-
陳瑞麟(2010)。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台北:群學。
-
陳瑞麟(2001)。社會建構中的「實在」。政治大學哲學學報,7,97-126。
-
陳瑞麟(2000)。科學與社會文化。科學與人文─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
陳瑞麟(2011)。英美哲學、STS、科技與社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13-24。
-
陳瑞麟(2012)。認知與評價:科學理論與實驗的動力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
傅大為(2009)。回答科學是甚麼的三個答案。台北:群學。
-
傅大為(2010)。一個務實又微笑的STS:評《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兼論如何使用它。科技、醫療與社會,11,321-338。
-
傅大為(1998)。「兩種文化」的迷惑與終結:從Science Studies觀點看「索可事件」與「科學戰爭」。當代,126,34-41。
-
傅大為(2004)。衡量萬物的尺度。科學人雜誌,26,112-113。
-
傅大為(2002)。高級迷信與「驅魔人」的困擾:從科技研究角度的一個回應。當代,180,126-131。
-
傅大為(2006)。實驗科學誕生的政治史。科學人雜誌,2006(12),117-118。
-
傅大為(2012)。後期孔恩VS. STS 的興起:結構五十年後的驀然回首。《科學革命的結構》五十年:從科史哲到科技與社會工作坊
-
黃之棟、黃瑞祺(2012)。美牛爭議及政策的有限論理解。倫理與公共政策:台灣與香港經驗之比較研討會
-
黃瑞祺編、李正風編(2012)。科技與社會:社會建構論、科學社會學與知識社會學的視角。台北:群學出版社。
-
溫伯格(2003)。科學迎戰文化敵手。台北:天下文化。
-
葛羅斯、李維特(2001)。高級迷信。台北:新新聞。
-
趙萬里(2005)。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形象。社會學家茶座,11(2),56-62。
-
趙萬里(2002)。科學的社會建構: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理論與實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劉兵、李正偉(2003)。布賴恩.溫的公眾理解科學理論研究:內省模型。科學學研究,21(6),581-585。
-
劉珺珺(1990)。科學社會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劉華傑(2007)。科學傳播讀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劉華傑(2013)。庫恩、相對主義與SSK。自然辯證法通訊,35(1),24-28。
-
劉華傑(2008)。SSK 的描述與規範悖論:並基於此兼論後SSK與SSK 的決裂。自然辯證法研究,24(10),23-27。
-
劉鵬(2005)。在科學與人文之間—“後現代科學館與科學大戰”學術研討會綜述。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2(1),111-112。
-
樊岳紅、魏屹東(2011)。布魯爾“有限論”的擴展:對遵守規則理論的社會學解讀。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8(1),57-60。
-
樊春良(1992)。科學知識的製造:謝廷娜的建構主義科學知識社會學。科學學研究,10(1),16-21。
-
蔣勁松(2007)。人天逍遙:從科學出發。北京:科學出版社。
-
戴東源(2012)。孔恩與科學知識社會學。《科學革命的結構》五十年:從科史哲到科技與社會工作坊
-
戴東源(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
戴建平、黃穎(2004)。必要的張力:在科學與人文之間—“後現代科學館與科學大戰”學術研討會綜述。自然辨証法通訊,26(154),105-106。
-
繆航(2011)。全國科學社會學學會會議籌備會紀要。科學與社會,1(4),129-131。
-
龔育之(2004)。科學與人文:從分隔走向交融。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