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現代臺灣漢醫的開端:日治初期鼠疫防治與臺人醫院

并列篇名

The Inception of Modern Taiwanese Han Medicine: Plague Control and Taiwanese Hospitals in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Era

DOI

10.6464/TJSSTM.202304_(36).0002

作者

蔡令儀(Ling-yi TSAI)

关键词

臺灣漢醫 ; 臺人醫院 ; 黃玉階 ; 鼠疫 ; Taiwanese Han medicine ; Taiwanese hospital ; Huang Yujie ; plague

期刊名称

科技醫療與社會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23 / 04 / 01)

页次

53 - 10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日治初期,日人將辮髮與纏足視為臺灣社會不文明的陋習,漢醫黃玉階首先倡議放足斷髮。何以一名傳統醫者追求改革而非持守傳統?從黃玉階的案例出發,本文試圖回答以下問題:被認為是傳統醫療的臺灣漢醫如何走入現代?本文發現,日本殖民政府的鼠疫治理過程帶動臺灣漢醫的現代化。疫情初始,染疫日人多於臺人,殖民政府認為有許多臺人的隱藏案例,為減少隱匿並安撫民眾,殖民政府同意成立有漢西醫共同駐診的醫療空間-「臺灣人黑死病治療所」。此空間開展了臺灣漢醫的現代化進程,漢醫不僅能在此發揮所長,更進一步成立研究會,研討漢醫學並同時學習現代醫學知識。1901年考試領證後的漢醫師正式加入現代衛生體系,漢醫的執業行為雖受規範但也成為公醫疫苗接種的助力。藉由本文,除了描繪過去不曾看見的「現代臺灣漢醫」樣貌,也重新思考現代醫療如何可能與看似水火不容的傳統醫療共存。

英文摘要

In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era (1895-1945), the Japanese regarded the customs of queue and foot-binding in Taiwan as uncivilized. In response to this perception, Huang Yujie, a doctor of Han medicine, departed from traditional medical practice to advocate that women release their feet from binding and men cut their braids. Why did a traditional healer pursue reform instead of clinging to tradition? By examining this conventional practitioner's career, this article seek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did Taiwa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odernize?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plague control policies facilita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Taiwan's Han medicine. At the onset of the epidemic, there were more Japanese than Taiwanese patients, so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believed there were many hidden Taiwanese plague cases. To expose these cases, the government set up an official medical space-the Taiwanese Plague Clinic-and encouraged Taiwanese people to seek treatment. In this space, Han medical practitioners could battle the plague and exchange both Han and Western medical knowledge. Beginning in 1901, Han medicine physicians were allowed to take an examination and receive certificates as legitimate members of the modern healthcare system. Although their practice became regulated, their legitimacy was enhanced by facilitating public doctors in vaccination work. This article delineates the formerly unseen "modern Taiwanese Han medicine" and how modern and traditional medical practices-far from being mutually exclusive-were more compatible than previously understo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衛生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總論
醫藥衛生 > 基礎醫學
醫藥衛生 > 預防保健與衛生學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Lo, Ming-cheng(2002).Doctors within Borders: Profession, Ethnicity, and Modernity in Colonial Taiwan.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連結:
  2. 周珮琪(2018)。傳統醫學失去話語權的關鍵時刻─(以日本漢方醫學為例)。臺灣中醫醫學雜誌,16(1),45-54。
    連結:
  3. 殷揚智,林昭庚(2018)。日治時期臺灣首位領證漢醫─(黃玉階。臺灣中醫醫學雜誌,16(2),19-34。
    連結:
  4. 許宏彬(2020)。規範市場、協商醫政與再造專業:戰後初期的臺灣省醫師公會。科技、醫療與社會,30,163-216。
    連結:
  5. 鈴木哲造(2007)。日治初年臺灣衛生政策之展開─(以「公醫」報告之分析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7,143-180。
    連結:
  6. 雷祥麟(2010)。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科技、醫療與社會,11,199-284。
    連結:
  7.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a),〈律令第一號〉。11 月 23 日。
  8. 《臺灣日日新報》(1902a),〈漢醫議會〉。4 月 29 日。
  9. 《臺灣總督府檔案》(1901b),〈臺北縣縣令第十六號臺灣醫生取締細則〉,明治三十四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三卷,1901 年 10 月 2 日。
  10. 《臺灣新報》(1897c),〈開辦有期〉。2 月 26 日。
  11. 《臺灣日日新報》(1899b),〈暫行啟辦〉。5 月 13 日。
  12. 《臺灣日日新報》(1899e),〈臺北醫院の大手術〉。7 月 9 日。
  13. 《臺灣新報》(1896c),〈患者の比較〉。11 月 15 日。
  14. 《臺灣日日新報》(1898a),〈歧黃妙術〉。6 月 7 日。
  15. 《臺灣日日新報》(1899c),〈回春開設〉。6 月 28 日。
  16.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6d),〈臺北縣縣令甲第二十八號臺灣人伝染病死者埋葬規則〉,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九卷,1896 年 11 月 12 日。
  17. 《臺灣日日新報》(1901k),〈輪選醫士〉。6 月 30 日。
  18.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8b),〈陽春有腳〉。5 月 19 日。
  19.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c),〈加藤廳長巡視〉。10 月 28 日。
  20. 《臺灣新報》(1897f),〈以公濟公〉。7 月 7 日。
  21. 《臺灣日日新報》(1902b),〈保安醫況〉。6 月 29 日,6 版。
  22.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1b),〈創救助團〉。5 月 17 日。
  23. 《臺灣日日新報》(1898b),〈醫院築費〉。6 月 7 日。
  24. 《臺灣日日新報》(1898c),〈大德靡涯〉。6 月 15 日。
  25. 《臺灣日日新報》(1901b),〈傳染斃醫〉。5 月 16 日。
  26.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8c),〈彰化ニ於ケル土人醫生ペスト治療報告〉,明治三十一年十五年保存第十四卷,1898 年 9 月 1 日。
  27. 《臺灣日日新報》(1899d),〈宜加整理〉。7 月 7 日。
  28. 《臺灣新報》(1896f),〈土人の避病院〉。11 月 21 日,2 版。
  29. 《臺灣新報》(1897d),〈關心民瘼〉。5 月 22 日。
  30. 《臺灣總督府檔案》(1901a),〈臺灣醫生免許規則(府令第四十七號)並ニ同上ニ關シ各醫院長ヘ通達〉,明治三十四年甲種永久保存第五卷,1901年 5 月 16 日。
  31. 《臺灣日日新報》(1898g),〈提稟警署〉。9 月 26 日。
  32.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a),〈天痘流行〉。2 月 18 日。
  33. 《臺灣日日新報》(1901c),〈集腋成裘〉。5 月 21 日。
  34. 《臺灣日日新報》(1902e),〈保安醫況〉。8 月 28 日,4 版。
  35. 《臺灣新報》(1897a),〈ペスト病源調查〉。2 月 6 日。
  36. 《臺灣日日新報》(1902c),〈醫師殉職〉。7 月 23 日。
  37. 《臺灣日日新報》(1902f),〈共濟醫院役員改選〉。11 月 15 日。
  38.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b),〈治疫一道〉。6 月 12 日。
  39. 《臺灣新報》(1896a),〈公會懇諭〉。11 月 5 日。
  40. 《臺灣日日新報》(1898f),〈議設醫學〉。7 月 27 日。
  41. 《臺灣日日新報》(1901d),〈定撫恤金〉。5 月 22 日。
  42. 《臺灣新報》(1897g),〈市場源起〉。7 月 13 日。
  43.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6f),〈澤田惣五郎外七十三名病院醫員調劑生書記雇任命ノ件〉,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第三卷官規官職,1896 年 6 月 1 日。
  44.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種痘施行方法〉。1 月 23 日。
  45. 《臺灣日日新報》(1900b),〈巡行醫院〉。8 月 23 日。
  46. 《臺灣日日新報》(1901n),〈藥學講習〉。11 月 12 日。
  47. 《臺灣新報》(1896g),〈土人の避病院〉。11 月 22 日,3 版。
  48.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8a),〈檢疫ニ關スル大稻埕居住民建議〉,明治三十一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二十八卷,1898 年 5 月 20 日。
  49. 《臺灣日日新報》(1900a),〈漢醫隔離所〉。5 月 18 日。
  50.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6a),〈天野十郎外十七名公醫ニ任用ニ付召喚ノ件〉,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第四卷官規官職,1896 年 6 月 15 日。
  51.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8a),〈大稻埕共濟醫院〉。3 月 19 日。
  52. 《臺灣日日新報》(1901g),〈眾擎易舉〉。5 月 25 日。
  53.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6e),〈臺北縣縣令甲第二十九號臺灣人黑死病治療所規則〉,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九卷,1896 年 11 月 16 日。
  54.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7a),〈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中民政局總務部事務報告〉,明治三十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九卷,1897 年 1 月 12 日。
  55.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1a),〈漢醫盡斃〉。4 月 3 日。
  56. 《臺灣新報》(1896d),〈土人ペスト患者の家族〉。11 月 18 日。
  57.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a),〈保安醫院近況〉。1 月 22 日。
  58.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9),〈開醫生會〉。9 月 24 日。
  59. 《臺灣總督府檔案》(1908),〈濟安醫院及保安醫院敷地建物寄附受納認可(臺北廳)〉,明治四十一年乙種永久保存特殊第四卷,1908 年 3 月 31日。
  60.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b),〈執柯伐柯〉。11 月 23 日。
  61. 《臺灣日日新報》(1898e),〈病院解散〉。6 月 24 日。
  62. 《臺灣日日新報》(1901h),〈行開院式〉。5 月 28 日。
  63. 《臺灣日日新報》(1899f),〈治療廢止〉。10 月 17 日。
  64. 《臺灣新報》(1897h),〈濟仁重舉〉。10 月 20 日。
  65.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6c),〈明治二十九年五月中事務報告(總務部衛生課)〉,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三卷,1896 年 7 月 31 日。
  66. 《臺灣新報》(1896e),〈臺灣人黑死病治療所〉。11 月 18 日。
  67. 《臺灣日日新報》(1901j),〈濟安役員〉。6 月 22 日。
  68. 《臺灣日日新報》(1901m),〈研究醫理〉。9 月 3 日。
  69.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7d),〈研究調製丸散〉。11 月 14 日。
  70.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0b),〈濟安祭事〉。10 月 5 日。
  71. 《臺灣日日新報》(1899h),〈艋舺の諸團體〉。12 月 12 日。
  72. 《臺灣新報》(1896b),〈縣政垂仁〉。11 月 14 日。
  73.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8b)〈私立臺灣共立病院設置〉,明治三十一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二十八卷,1898 年 6 月 23 日。
  74. 《臺灣日日新報》(1899a),〈復議醫院〉。5 月 2 日。
  75. 《臺灣日日新報》(1901a),〈兼監醫院〉。5 月 12 日。
  76. 《臺灣日日新報》(1901l),〈保安報告〉。7 月 20 日。
  77. 《臺灣日日新報》(1901f),〈研究脈理〉。5 月 25 日。
  78. 《臺灣日日新報》(1901i),〈濟安會議〉。6 月 16 日。
  79. 《臺灣新報》(1897b),〈ペスト病源調查(承前)〉。2 月 16 日。
  80. 《臺灣新報》(1897e),〈新竹回春〉。6 月 22 日。
  81. 《臺灣日日新報》(1899g),〈醫院別徙〉。11 月 10 日。
  82. 《臺灣日日新報》(1901e),〈會開研究〉。5 月 22 日。
  83.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6b),〈明治二十九年四月中事務報告(總務部衛生課)〉,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三卷,1896 年 7 月 4 日。
  84. 《臺灣日日新報》(1898d),〈新院略變〉。6 月 16 日。
  85. 《臺灣日日新報》(1902d),〈追弔醫師〉。8 月 9 日。
  86. 《臺灣總督府檔案》(1897b),〈明治二十九年本島ペスト流行紀事〉,明治三十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三十一卷,1897 年 10 月 5 日。
  87. Andrews, Bridie(2015).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1850-1960.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88. Benedict, Carol(1995).Bubonic Plagu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Redwood Ci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89. Collins, Harry,Evans, Robert,Gorman, Mike(2007).Trading Zones and Interactional Expertise.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38,657-666.
  90. Crawshaw, Jane L. Stevens(2016).Plague Hospitals: Public Health for the City in Early Modern Venice.London:Routledge.
  91. Croizier, Ralph C.(1968).Traditional Medicine in Modern China: Science, Nationalism and the Tensions of Cultural Chang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2. Cunningham, Andrew(ed.),Williams, Perry(ed.)(1992).The Laboratory Revolution in Medicin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3. Flowers, James(2020).Hanbang Healing for the World: The Eastern Medicine Renaissance in 1930s Japan-ruled Korea.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34(2),650-671.
  94. Foucault, Michel(2003).The Birth of the Clinic.London:Routledge.
  95. Galison, Peter(1997).Image and Logic: A Material Culture of Microphysic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6. Government Records Service (1894). Plague Patients in a Temporary Hospital in the Glass Works at the Kennedy Town, 1894. https://www.grs.gov.hk/ws/english/resource/health_and_hygiene/public_health/Health_and_Hygiene_13_pic_no_2.html (Retrieved: April 28, 2020).
  97. Jewson, Nick D.(1976).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ick-man from Medical Cosmology, 1770-1870.Sociology,10(2),225-244.
  98. Latour, Bruno(1993).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9. Lei, Sean Hsiang-lin(2004).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0. Liu, Michael Shiyung(2009).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 in Japan-Ruled Taiwan, 1895-1945.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01. Rogaski, Ruth(2004).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02. Sinn, Elizabeth(1989).Power and Charity: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Tung Wah Hospital.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3. Suzuki, Akihito,Suzuki, Mika(2008).Cholera, Consumer and Citizenship: Modernization of Medicine in Japan.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in Non-Western Countries
  104. Taylor, Kim(2005).Chinese Medicine in Early Communist China, 1945-63: A Medicine of Revolution.London:Routledge.
  105. Yang, Timothy(2021).A Medicated Empire: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Modern Japan.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06. 山本俊一(1982)。日本コレラ史。東京:東京大學。
  107. 川合真永(1909),〈防疫用語(前號ノ續)〉。《語苑》2(8): 5-7。
  108. 中山善史(2007)。臺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
  109. 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2006),〈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1903 年最近實測臺北全圖)〉。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taipei.aspx(檢索日期:2023 年 4 月 16 日)。
  110. 片岡嚴著,陳金田譯(1921),《臺灣風俗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
  111. 王一剛(1957)。黃玉階的生平。臺北文物,5(2/3),74-76。
  112.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2013),〈公會沿革〉。http://www.tpcma.org.tw/?id=593419#pgo(檢索日期:2021 年 10 月 3 日)
  113. 皮國立(2016).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與身體.臺北:五南.
  114. 伍連德(2011).鼠疫鬥士:伍連德自述(上).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15. 吳文星(1987)。倡風氣之先的中醫─(黃玉階(1850-1918)。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臺北:
  116. 吳文星(2008).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
  117. 李世偉(1996)。身是維摩不著花─(黃玉階之宗教活動)。臺北文獻(直字),117,157-176。
  118. 沈佳珊(2013)。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119. 沈佳珊(2017)。第一章日本統治時期建立臺灣檢疫基礎(1896-1945)。堅持的力量─(臺灣檢疫二甲子(1896-2016),臺北:
  120. 肖林榕,張永賢(2009)。行醫濟世移風易俗─(臺灣漢醫第一人黃玉階。北市中醫會刊,15(1),10-20。
  121. 林昭庚,陳光偉,周珮琪(2012).日治時期(西元 1895-1945)的臺灣中醫.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122. 林進發(1929),《臺灣人物評》。臺北:成文。
  123. 林萬傳(1986).先天大道系統研究.臺北:靝巨.
  124. 青松侯寶垣中學(n. d.),〈耕耘守護者 ─(中醫藥與香港情〉。https://www.cchpwss.edu.hk/subjects/chihistory/goodwork/projectwork/0304TCM.htm(檢索日期:2020 年 7 月 14 日)。
  125. 洪銘聰(2012)。日治時期的解纏足運動─(以 1911 年「臺北解纏會」為中心的探討)。臺北文獻(直字),179,79-116。
  126. 胡展榕(2012)。臺中,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127. 范燕秋(2008)。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帝國與現代醫學
  128. 范燕秋(1995)。鼠疫與臺灣之公共衛生(1896-1917)。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1(3),59-84。
  129. 范燕秋(2005).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臺北:稻鄉.
  130. 原幹洲編(1931),《南進日本第一線に起つ新臺灣之人物》。臺北:拓務評論社臺灣支社;勤勞富源社。
  131. 孫偉恩(2010)。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
  132. 高尚德,高明見(2014)。我國中醫師證照考試之現階段變革暨方向。國家菁英季刊,10(1),35-50。
  133. 張秀蓉(編註)(2012).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臺北:臺大.
  134. 張麗俊,許雪姬(編纂、解說),洪秋芬(編纂、解說)(2000).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135. 張耀南(1901),〈治瘟疫論〉,《臺灣日日新報》:1901 年 7 月 17 日。
  136. 梯雲樓主(1901),〈民立傳染病院論〉。《臺灣日日新報》:1901 年6 月 9 日。
  137. 許時嘉(2009)。斷髮與文明─(以日臺斷髮敘事為例)。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續集,臺北:
  138. 許時嘉(2013)。殖民政權對臺灣民間自主性的放任與收編─(以日治初期斷髮運動為例)。新史學,24(3),53-94。
  139. 許錫慶(2001).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衛生史料彙編(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40. 郭文華(2018)。看見殖民社會:從漢生病看邊緣治理的算計。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臺北:
  141. 陳百齡(2008)。李倬章與新竹醫生會。竹塹文獻,42,98-110。
  142. 陳怡伶(201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143. 陳昭宏(2017).日治時期臺灣皇漢醫道復活運動.臺北:政大.
  144. 黃玉階(1898),《疙瘩瘟新編》。私人藏本影印。
  145. 黃守乾(1896),〈寄書〉。《臺灣新報》:1896 年 12 月 25 日。
  146. 黃舟(1896),〈撿〔檢〕疫所見〉。《臺灣新報》:1896 年 11 月 6 日。
  147. 楊念群(2006).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148. 楊祥銀(2018).殖民權力與醫療空間:香港東華三院中西醫服務變遷(1894-1941 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149. 楊雅慧(2000)。濟世度人的宗教家黃玉階。臺北人物誌,臺北:
  150. 葉炳輝,許成章(1960).南天的十字星:杜聰明博士傳.高雄:新民.
  151. 葉鍊金(1930),〈漢醫藥對傳染病治療實驗談〉。《漢文皇漢醫界》19:18-20。
  152. 董延齡(2014)。中西醫結合,難嗎?。康健雜誌,184
  153. 董惠文(2004)。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154. 廖怡超(2009)。臺中,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155. 福澤諭吉,楊永良(譯)(2011).福澤諭吉自傳: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臺北:麥田.
  156. 臺灣新民報社編(1934),《臺灣人士鑑(日刊一週年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157. 臺灣總督府(1898),《臺灣總督府職員錄》。
  158. 艋舺龍山寺官網(2014),〈蕃薯市街〉。https://www.lungshan.org.tw/tw/01_4_2_allusion.php(檢索日期:2021 年 7 月 25 日)。
  159. 劉士永(2001)。「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1),41-88。
  160. 蔡令儀(2020)。臺北,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161. 蔡素貞(2008)。鼠疫與臺灣中西醫學的消長。臺北文獻(直),164,151-186。
  162.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國醫節衛生福利統計通報〉。https://www.mohw.gov.tw/dl-59861-bd15dfe9-6cf2-4878-9fbd-37bf970eae89.html(檢索日期:2023 年 3 月 24 日)。
  163. 鄭喜夫(1990)。黃蓂華先生年譜二稿。臺灣文獻,41(1),67-120。
  164. 魯迅(2006).吶喊.香港:商務印書.
  165. 築山揆一、宮地威鮫(1905),〈明治三十七年臺南廳立傳染病院ニ於ケル百斯篤血清療法成蹟報告〉。《臺灣醫學雜誌》4(32):358-375。
  166. 賴永祥(1990).教會史話.臺北:人光.
  167. 賴郁君(2013)。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
  168. 魏嘉弘(2017).日治時期臺灣「亞洲型霍亂」研究(1895-1945).臺北:政大.
  169. 羅汝蘭(1897),《鼠疫彙編》。海口高州會館原刻版,羊城守經堂藏版。
  170. 羅婉嫻(2019).香港西醫發展史(1842-1990).香港:中華書局.
  171. 釋提寬(2000)。「鵜林文庫」與日據時期的臺灣佛教中學林。圓光新誌,51,21-28。
  172. 鷹取田一郎(2009).臺灣列紳傳.臺北:華夏書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