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網路同儕型塑及對青少年社會化影響之探討

并列篇名

The Formation of Cyberpeer and Its Impacts on Youth Socialization

DOI

10.29843/JCCIS.200207.0006

作者

陳俞霖(Yu-Lin Chen)

关键词

網路同儕 ; 社會化 ; 虛擬社群 ; 網路人際關係 ; Cyperpeer ; Socialization ; Virtual Community ; Internet relationship

期刊名称

資訊社會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2 / 07 / 01)

页次

149 - 1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觀點的提出,認為傳統同儕團體重要性的彰顯是因為環境(情境)因素使然。青少年受限於地理環境限制(學校、鄰居),迫使自己融入到某一團體中,為的就是希望能夠適應外在條件,以求同儕團體的認同與接受,滿足其人際基本需求及安全成。然而近年來,網路成為青少年心目中「資訊取得」與「人際交往」的新興管道,因為它滿足了青少年「休閒活動」和「同儕團體支持」兩大需求,所以N世代更加沉迷於線上活動中,故而促成了「網路同儕」的產生。由於網路同儕的結識與開展相當多元化,再加上其限制少、選擇性多,因此網路同儕的形成,有機會取代傳統同儕所無法給予的支持力量。因為網路空間涉入的門檻低,所以幾乎所有青少年都能夠透過網路,進入到一個擬似成人化的社會裡。這是以往傳統社會中所不曾發生的一大轉變。青少年在這過程中,可以提早學習,並體驗不同的社會化經歷。過去青少年經常是在一個受保護、隔離的特殊校園文化中學習、成長。所以當他們離開校園之後,都得進行再社會化,才能夠適切的融入到大社會環境中。但是到了網路時代,青少年都能夠透過和網路同儕的人際互動與交往,藉由線上角色模擬與嚐試,提早認識並體驗到真實社會的面貌。

英文摘要

Describes a study which aimed to the effect of the N generation's socialization from cyberpeer. The traditional view believes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peers.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limit, teenagers force themselves to participate in some groups for adapting the external condition, such as, environment; moreover, to seek the acceptation of their peers for social requirement and safety. However, recently, the Internet becomes the new way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socialize with people. It provides the demands of social activity and supporting from peers; therefore, the N generation indulges in the Internet. As a result, ”cyberpeer” is produced. In virtue of the Internet diversification, less limitation and more choice, the cyberpeers can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peers to supply the supportability. Conversion of socializ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the Internet is a huge change. In this newly socialization process, teenagers can learn not only earlier, but also can undergo a different socialized experience. In the past, the teenagers frequently learn and grow up in a protected, distinctive and separate campus culture. After leaving the school life, they need to proceed re-socialized to get into the real social environment properly. Unlike the traditional socializ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s, teenagers can interact and socialize with people through cyberpeer in the Internet. They can realize and experience the real society by imitating the role played on the Internet.

主题分类 基礎與應用科學 > 資訊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唐泰普史考特、Tapscott D.、陳曉開、袁世珮譯(1998)。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台北:麥格羅希爾。
  2. Arnett, Jeffrey Jensen(1995).Adolescents` Uses of Media for Self-socialization.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4(5),519-533.
  3. Bruce, Harry(1998).User Satisfaction with Information Seeking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49(6),541-56.
  4. Corey, G.(1991).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Pacific Grove, CA:Brooks/Cole.
  5. Dunphy, D.C.,R.E. Muuss(Ed.)(1990).Adolescent Behavior and Society.New York:McGraw-Hill Publishing Co.
  6. Elkind, D .(1984).All GroupUp and No Place to Go : Teenagers in Crisis.Massachutts:Addison-Wesley.
  7. Ferle, Carrie La,Steven M. Edwards,Wei-na Lee(2000).Teens` Use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Internet.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40(3),55-65.
  8. Gene, Bammel、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爲。台北:桂冠。
  9. Iso-Ahola, S.E.(1980).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Dubuque, IA:Wm. C. Brown Company.
  10. McKenna, Katelyn Y.A.,John A. Bargh(2000).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4(1),57-75.
  11. Neil,Postman、蕭昭君譯(1994)。童年的消逝。遠流出版社。
  12. Ragheb, M. G.(1980).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Leisure Participa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Attitud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2(2),138-149.
  13. 卜慶玲(1995)。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14. 王煥深、柯華葳(1999)。青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15. 吳妹蒨(1996)。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16. 吳齊殷(1998)。真實社區與虛擬社區:交融、對立或互蝕。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17. 吳齊殷、李文傑(2001)。青少年友誼網絡的特質與變遷:長期追蹤研究。「青少年生命力成與生活調適」研討會
  18. 李逢堅(2001)。青少年網路聊天室使用文化之研究。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
  19.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20. 卓美玲(2001)。中小學網路學習之使用與滿足。發表於清華大學2001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文章
  21. 周健林(2001)。網路新一代年青人-數碼年代社會化帶來的啓示。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研討會
  22. 約翰.史立.布朗、保羅‧杜奎德、顧淑馨譯(2001)。資訊革命了什麼。台北:先覺。
  23. 孫治本(2001)。生活風格與社會結構的研究。東吳社會學報,11,79-100。
  24. 庫利、Cooley C. H.、包凡一、王湲譯(1992)。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台北:桂冠。
  25.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26. 茱蒂.哈里斯、洪蘭譯(2000)。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台北:商周。
  27. 郭欣怡、林以正(1998)。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科學月刊,6月號
  28. 雪莉‧特克、譚天、吳佳真譯(1998)。虛擬化身。台北:遠流。
  29. 游康婷(2002)。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30. 華萊斯、Wallace Patricia、陳美靜譯(2001)。網路心理講義。台北:天下文化。
  31. 黃少華、陳文江(2002)。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蘭州大學出版社。
  32. 黃牧仁(1999)。兒童到青少年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33. 黃俊傑(2001)。科技時代的人文議題與人文教育。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研討會
  34. 黃厚銘(2001)。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5. 楊堤雅(2000)。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36. 遊戲橘子(2002)。天堂TALKER NO.1-8補充包。台北:遊戲橘子。
  37. 翟本瑞(2001)。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發表於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38.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楊智。
  39.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40. 劉家儀(2001)。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學。
  41. 蔡文輝(1987)。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42. 蔡禾(2001)。網際網路、人際交往與人文教育。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研討會
  43. 蕭銘鈞(1998)。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44. 韓佩凌(20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45. 羅美玲(1999)。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
  46. 羅家德、葉勇助(1999)。網上社會網絡研究。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被引用次数
  1. 陳佳靖(2003)。網路空間·人際關係:線上線下·生活世界。資訊社會研究,4,141-179。
  2. 陳士農、韋賢政(2011)。影響《魔獸世界》玩家想像與遊歷行為的環境因素。資訊傳播研究,2(1),55-80。
  3. 林雅容(2009)。自我認同形塑之初探:青少年、角色扮演與線上遊戲。資訊社會研究,16,197-229。
  4. 蕭美雯,吳京玲(2022)。家庭資本和重要他人對恆毅力的關係:比較不同母籍國中生。學校行政,138,52-73。
  5. 趙芝良、陳瑋苓(2010)。建構爬蟲類寵物飼養者之認真性休閒職涯。戶外遊憩研究,23(4),1-24。
  6. (2003)。E世代網路價值觀與網路偏差行為。學生輔導,89,42-53。
  7. (2003)。大學生的媒體使用行為與壹週刊可信度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1,97-119。
  8. (2008)。青少年同儕關係、知覺風險、水域運動態度及水域運動參與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為例。朝陽學報,13,17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