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網際網路看客家想像社群的建構

并列篇名

Imagining the Hakka Community Through the Internet

DOI

10.29843/JCCIS.200507.0004

作者

王雯君(Wen-Chun Wang)

关键词

網際網路 ; 客家社群 ; 虛擬空間 ; 離散 ; 想像共同體 ; Internet ; Hakka community ; cyberspace ; diaspora ; imagined community

期刊名称

資訊社會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5 / 07 / 01)

页次

155 - 1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討論客家想像社群的建構,藉由網際網路對離散客家人的助力,進一步探討客家社群在虛擬空間的誕生。首先從網際網路對客家研究的意義與價值開始,再就客家族群論述的轉變來看客家社群建構的可能,接著從時空觀與凝聚力說明網路社群分散與連結的特質,而這樣的特質卻與客家族群離散與凝聚的特性相似。本文藉由海內外客家網站的觀察,抽離客家網站建構客家社群的認同論述與想像元素,以分析客家社群建構的基礎。本文發現客家人儘管分佈世界各地,卻藉由過去感、地方感、危機感、宿命觀與光榮感以及共時性的想像拉近彼此的距離。最後總結網際網路所提供的交流平台,讓客家社群成爲可能,且是一個由眾多客家人所建構出來的想像共同體。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discuss the imagin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akka community, to analyze further how diaspora hakka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o cohesive the community in the cyberspace. The full essay begins at meaning and value that the Hakka study from the Internet at first,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Hakka community from argument of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distances and links of the Internet community since space-time, such is similar to dispersed and cohesive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people. This essay is with observation of Hakka websites of Taiwan and abroad to analyze and generalize the elements of cohesiveness as the bases of the Hakka community from these websites. It is found that Hakka people are not only distributed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and glued with the feeling of the past, local sense, crisis awareness, destiny view and sense of glory and simultaneity. It is possible to construct the Hakka community and be an imagined community through the Internet.

主题分类 基礎與應用科學 > 資訊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張盈堃(2003)。資訊社會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連結:
  2. 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譯(2003)。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3. Appleby, J.、Lynn Hunt、Margaret Jacob、薛絢譯(1996)。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
  4. Aron, Raymond、齊力、蔡錦昌、黃瑞祺譯(1986)。近代西方社會思想家:涂爾幹、巴烈圖、韋伯。台北:聯經。
  5. Castells, Manuel、夏鑄九譯(1998)。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
  6. Connerton, Paul、納日碧力戈譯(2000)。社會如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7. Constable, Nicole,Chen Chung-min,Chuang Ying-chang,Huang Shu-min (Eds.)(1994).Ethnicity in Taiwan: social, historical ,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Taipei: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c Sinica.
  8. Durkheim, Emile(1966)。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台北:商務圖書。
  9. Durkheim, Emile(1982).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New York:The Free Press.
  10. Giddens, Anthony(2002)。The Construction of Society。台北:左岸文化。
  11. Giddens, Anthony、簡惠美譯(1994)。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台北:遠流。
  12. Hobsbawm, Eric(2004)。論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13. Hobsbawm, Eric、陳思仁譯(2002)。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貓頭鷹。
  14. Hsieh, Shirley(1996).Exploring Sense of Place Migrants: Using the Internet to Discover Hakka Cultural Identity.Michigan: U MI:Dissertation Service.
  15. Leach, Edmund Ronald(1977).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Atlantic Highlands, N.J.:Athione Press.
  16. Leong, Sow-Theng(1998).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Stanford:Stanford U. Press.
  17. Lozada, Jr. Eriberto P.,Sidney C. H. Cheung (ed.)(1998).On the South China Track.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8. McLuhan, Marshall(1967).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New York:Random House.
  19. Negroponte, Nicholas、齊若蘭譯(1995)。Being Digital。台北:天下。
  20. O`Connell, Peter J.、彭懷真譯(1991)。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台北:五南。
  21. Rheingold, Howard(2000).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n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22. Sonthart, Werner、季子譯(1991)。Der Modern Capitalismnus。上海商務印書館。
  23. Tönnie, Ferdinands(1887).Comnmnunity and Society (Gern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New Brunswick:the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4. 王甫昌(2003)。当代台湾社会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出版社。
  25.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出版社。
  26. 江運貴(1998)。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文化。
  27.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
  28. 林鶴玲、鄭陸霖、張維安主編(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9. 邱彥貴(1991)。三山國王是台灣客屬的特有信仰。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3,66-70。
  30.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31. 施添福(2001)。清代台煙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32. 徐正光、徐正光主編(2002)。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台北:正中書局。
  33. 袁薏晴(2001)。資訊社會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34. 高木桂藏(1992)。客家..中國內部造成的異鄉人。台北:關屋牧發行。
  35. 高宗熹(1995)。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武陵。
  36. 高怡萍(20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3,50-72。
  37. 高怡萍(2002)。離散視野中的客家景觀。兩岸客家歷史文化社區研討會論文集,苗栗:
  38. 張維安(2003)。資訊網路社會的社會學分行。2003年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台北:
  39. 張維安(2004)。分散與聯繫:客家研究的義題。第七屆台灣歷史與文化研討會,台中:
  40. 張維安主編(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41. 張維安、陳介玄(1997)。社會與經濟叢刊。台北:聯經。
  42. 陳支平(1997)。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台北:臺原文化。
  43. 陳運棟(1998)。台灣客家人。台北:臺原文化。
  44. 陳運棟、徐正光主編(1998)。台灣客家研究的考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台北:
  45. 陳運楝(1978)。客家人。台北:聯亞。
  46. 曾武清(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47. 黃少華、陳文江(2002)。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
  48.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11期
  49. 詹伯慧(1981)。現代漢語方言。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50. 廖鏡鉑(2001)。資訊社會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51. 翟本瑞(2000)。教育與社會:迎接資訊時代的教育社會學反省。台北:揚智文化。
  52. 翟本瑞、蘇建華著(2003)。科技未來與人類社會:從Cyborg概念出發。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53. 趙書珣(2003)。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新竹:交通大學傳播所。
  54. 蔣炳釗、莊英章、潘英海編(1995)。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55. 蕭平(2002)。客家人。四川:成都地圖。
  56.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汙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57. 謝重光(1995)。客家源流新探。台北:武陵。
  58. 羅香林(1979)。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古亭書屋。
  59. 羅香林(1989)。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60. 譚元亨(1998)。客家經典。廣東:海天。
  61. 蘇裕玲(1995)。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大人類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李政諺(2016)。以社群媒體設計婚紗攝影行銷系統使用者互動之評估。臺中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