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地區資訊教育與數位落差問題探討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Digital Divide in Taiwan

DOI

10.29843/JCCIS.200707.0004

作者

陳威助(Wei-Chu Chen)

关键词

數位落差 ; 資訊素養 ; 資訊教育 ; Digital divide ; information literacy ; information education

期刊名称

資訊社會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07 / 07 / 01)

页次

193 - 2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資訊科技與網路通訊在現代社會中已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同時在國家各項政策制定方面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在教育政策上則反映在近年來十分熱門與受到重視的資訊課程與資訊融入教學。台灣地區自實施九年一貫教育以來,學校對於資訊教育的推行不遺餘力,然而在這過程中是否會因為學校之間的差異,而造成學生在資訊教育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數位落差現象,值得深入研究。而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台灣地區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藉由分析學生個人因素,以及學校、教師等環境因素對於學生之影響,以了解學校資訊教育環境對於學生在數位落差方面之實際影響與所具備的重要性。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個人的家庭社經地位雖然在數位落差的形成上仍有影響,但其影響程度已明顯的減少,顯示由社會階層的差異與數位落差之間的關聯已不如過去強烈。相對地,在學生個人方面,以資訊素養對於數位落差的影響程度較高。而在學校層面,給予學生足夠使用的資訊學習環境、鼓勵學校舉辦各類活動時多使用資訊科技作為輔助、以及給予積極推行資訊教育的校長或行政人員獎勵等,都有助於促使學校在資訊教育上更進一步,對於學生的資訊應用能力也可以有所提升,進一步達到縮減學生間數位落差的目的。

英文摘要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society, and also exert a powerful influence regarding the national policy-making.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ow to incorporate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to the current curriculum is a popular topic. In Taiwan's new integration curriculum, promoting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school has been a priority task. However, whether the school difference produces a new digital divide remain to be explor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gital divide among schoolchildren, especially focusing on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teachers and schools) facto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dividual stud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plays an influential, albeit declining, role.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digital divide is no long so powerful as in the past. Individually,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found to be affecting digital divide. Several school factors are critical. Providing an adequate environment for information education, holding more information-based school events, and rewarding the school principals and executives who promote information education, are positive factors to narrow the digital divide.

主题分类 基礎與應用科學 > 資訊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Bryk, A. S.,S. W. Raudenbush(1992).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SAGE Publications, Inc.
  2. Quality of Life, 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ness: Premises and Objectives for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Finnish Information Society
  3. Kling R.(2000).Learning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Change: The Contribution of Social Informatics..The Information Society,16(3),271-232.
  4.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New Components in the Curriculum for a Digital Culture
  5. Norris, P.(2001).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Warschauer, M.(2003).Technology and Social Inclusion: Rethinking the Digital Divide.Cambridge:The MIT Press.
  7. Webber, S.,Johnston, B.(2000).Conception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New Perspectives and Implications.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6(6),381-397.
  8. 申望毅(2003)。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9. 石淑慧(2001)。教育、階級複製與數位差距。網路社會通訊期刊,18
  10. 吳美娟(2002)。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11. 李京珍(2003)。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12. 李孟壕(2003)。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13. 數位差距-新世紀教育機會不均等的來源
  14.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15. 陳百齡(1997)。網際網路的『接近使用』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20,1-12。
  16. 曾淑芬(2003)。台閩地區91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17. 黃玉玲(2004)。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18. 楊涵如(2003)。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19. 劉文文(2000)。台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20. 鄭欽文(2002)。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儒晰(2011)。家長對幼兒使用電腦的負面影響之態度。教學科技與媒體,97,2-21。
  2. 陳儒晰、邱方晞(2010)。新移民家庭幼兒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脈絡中的學習歷程之探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2),91-114。
  3. 范綱華(2023)。臺灣民眾對人工智慧的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7(4),23-45。
  4. 梁福鎮(2022)。臺灣雙語國家政策實施的現況、問題與對策。教育科學期刊,21(2),67-85。
  5. 廖本裕、章明哲(2013)。數位媒體素養之研究:以臺東縣高中職校學生使用部落格為例。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05,21-39。
  6. 林宗弘(2012)。非關上網?台灣的數位落差與網路使用的社會後果。台灣社會學,24,55-97。
  7. 劉世雄(2011)。臺灣不同城鄉地區國小教師的教學信念與其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探討。課程與教學,14(3),47-76。
  8. 劉修豪(2010)。教育、科技與權力:Michael W. Apple的科技論述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21,39-81。
  9. 劉正達、李孝先(2010)。國中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數位落差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66,61-83。
  10. (2015)。數位落差、數位機會與數位包容之關聯性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9(2),1-38。
  11. (2016)。再思網路學習之洪流。教育研究月刊,265,64-76。
  12. (2018)。國民中小學閱讀與資訊素養融入教學現況調查。圖書資訊學研究,13(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