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教育者心裡的小孩-教師成績觀點發展歷程之敘事探究

并列篇名

The Inner Child of the Educator: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Values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作者

張淑媚(Shu-Mei Chang)

关键词

心理分析的詮釋學 ; 教師敘事探究 ; 教師童年經驗 ; psychoanalytical hermeneutics ; narrative study ; childhood of teachers

期刊名称

教育科學期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卷2期(2020 / 12 / 01)

页次

99 - 1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用Kraft心理分析傳記研究的觀點,探究教師在發展教育觀點之時,對童年經驗予以延續或昇華的歷程,進一步彰顯童年故事在日後教育經驗裡的意義。在研究方法上,藉由敘事探究來探索三位學校教師的生命故事,特別將焦點放在成績議題上,瞭解他們在成績議題發展的童年歷程以及對後來教育觀的影響;研究指出,好成績擁有得到父母與親族肯定、獲取更多個人自由空間等心理學意涵,比起學校成績對未來社會流動的功能性意涵,這是孩童更能切身體驗到的成績價值。每個教師不完美的童年造就了多元的成績價值觀,發展出其在教育上的可能性與限制。

英文摘要

Based on Kraft's theory, the article uses psychoanalysis as a tool to inquire into the meanings of the overcoming and sublimation of repressed childhood experiences for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Methodologically, I study the biographies of three teachers and situate them in the context of how and why they valu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then how this value shaped their views of education. My study shows that getting good grades and being affirmed by one's parents and relatives carry much more weight than the functional value of good grades as ladders of future social mobility. The teachers' own imperfect childhoods contribute to the diversity of views about the value of grades, thereby opening up or limiting down the possibilities of educatio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震武,林文瑛(1998)。傳統與現代華人的「士大夫觀念」--階級社會的素樸心理學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10,119-164。
    連結:
  2. 范信賢(2013)。敘事探究的社會學想像:個體經驗與社會脈絡的交織。課程與教學季刊,16(1),139-158。
    連結:
  3. 張郡雯,林文瑛(2003)。升學主義還是升學機會?升學壓力的社會意涵。教育心理學報,35(2),167-182。
    連結:
  4.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3。
    連結:
  5. Bernfeld, S.(1973).Sisyphos oder die Grenzen derErziehung.Frankfurt/M., Germany:Suhrkamp.
  6. Kraft, V.(2009).Padagogisches Selbstbewusstsein : Studien zum Konzept des Padagogischen Selbst.Paderborn, Germany:Ferdinand Schoningh.
  7. Kraft, V.(1996).Pestalozzi oder das padagogische Selbst : eine Studie zur Psychoanalyse padagogischen Denkens.Bad Heilbrunn, Germany:Klinkhardt.
  8. Oelkers, J.(2005).Reformpädagogik. Eine kritische Dogmengeschichte.Weinheim, Germany:Juventa Verlag.
  9. Prange, K.(1988).Das große Kind. Zur Problematik des Kindesbildes in der pädagogischen Semantik.Curriculum vitae. Beiträge zu einer biographischen Erziehungstheorien,Essen, Germany:
  10. Prange, K.(1991).Pädagogik im Leviathan.Bad Heilbrunn, Germany:Klinkhardt.
  11. Schultheis, K.(1994).Reformpädagogik – eine Pädagogik vom Erwachsenen aus?.Reformpädagogik Kontrovers,Würzburg, Germany:
  12. Schultheis, K.(1991).Pädagogik als Lösungswissen. Eine biographische Analyse der pädagogischen Paul Oestereichs.Bad Heilnrunn, Germany:Klinkhardt.
  13. 人本教育基金會(2016)。臺灣與人本大事紀。出自人本教育基金會官網:http://hef.yam.org.tw/abouthef/2/index02.htm。
  14. 吳芝儀(譯),Lieblich, A.,Tuval-Mashiach, R.,Zilber, T.(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臺北市:濤石出版社.
  15. 李詠絮(2014)。從 12 年國教免試入學談教育資源分配正義。師友月刊,559,21-25。
  16. 李政釗(2011)。臺北市,私立東吳大學。
  17. 洪媖琳譯(譯),Speedy, J.(2010).敘事研究與心理治療.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18. 孫志麟(2014)。誰受益?誰受損? 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師友月刊,559,9-14。
  19. 張錦弘(2015)。12 年國教補習班更擠了。2015 年 12 月 25 日。取自: 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474。
  20. 教育部(2007)。政策措施。取自 http://www.edu.tw/index.htm。
  21. 梁福鎮(2004).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22.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
  23.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市:左岸文化.
  24.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臺北市:巨流.
  25.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
  26. 楊惠琪(2013)。蘋果調查--12 年國教一周補習 5 天比聯考痛苦。2013 年 5 月 20 日。取自: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530/35051070/。
  27. 蔡敏玲(譯),余曉雯(譯),Clandinin, D. J.,Connelly, F. M.(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邱獻輝,江翊菱(2023)。國中專任輔導教師電玩經驗對校園輔導工作之影響。臺灣諮商心理學報,11(1),64-89。
  2. (2022)。「隱性」遊走、教學「抗議」:日治時期國民學校台籍教師的意識覺醒與教學實踐。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4(2),18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