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抗爭下的環境“異議”:大林反焚化爐事件分析

并列篇名

Contending for Environmental Alternatives: an Analysis on the Case of anti-incinarator in Dalin

DOI

10.7070/PR.200406.0145

作者

許雅斐(Ya-Fei Hsu);葉穎超(In-Chao Yei)

关键词

批判理論 ; 權力 ; 抗爭 ; 自我的技術 ; 焚化爐 ; 所有權 ; critical theory ; power ; combat ; technology of the self ; incinerator ; ownership

期刊名称

政策研究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期(2004 / 06 / 01)

页次

145 - 1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試圖透過對大林反焚化爐事件的分析,回顧近20年的焚化爐政策,及在地抗爭的權力操作。該事件起於嘉義縣大林鎮小型焚化爐的設置,引發在地居民歷時約一年的集體抗爭。90年4月12日,一場自發性的宗教護土儀式,爆發成反焚化爐的流血衝突,也躍爲全國媒體矚目的焦點,最後結果焚化爐停建。相對於先前的環境論述,將此類事件定位爲個人身體、居住空間或自然環境被侵害後的反抗,本文由批判理論著手,透過環境社會學相關論述,重新理解事件中的權力佈局與在地抗爭的源由,並注入所有權概念,探索主體行動力的基礎。 焚化爐的興建,是爲快速處理社會生産/消費的最終廢棄物,然而,連帶的邊陲效應與污染疑慮,經常是抗爭事件的焦點。大林事件中,老農民所展現強大的動員力,反對的只是焚化爐嗎?事件的主導與自我的參與,如何在老舊農業社區成形?2004年初,參與行動的個別受訪者清楚而明確地陳述,焚化爐興建過程中,階級/利益/派系衝突所導致的各方對立/使力,更重要的是,對照個人在社會生産關係中的自我認知,個別主體強調此事件與切身相關,自發性地投入抗爭的同時,也壯大自我,重新註解個人生命歷程。回溯此事件,值得提問的是,個人如何對合理化的權力提出異議,策略性地突破外在結構的制約?

英文摘要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local combats in Dali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trace the incineration policy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the corresponsive management of powers in the local field. For about one year, people there struggled to annul such a plan. On April 12, 2001, the local religious celebration turned to be a blooded conflict, drawing public attentions throughout Taiwan. Finally, the planned incinerator had been hung up. Researching similar cases, previous discussion has fixed attention on resistance to damage to bodies, living space, and nature. By contrast, this study focused on critical theories which have commented the social movements for the past decades. The structural power deployment and causes of local resistance will be reexamined with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ownership. An incinerator is assigned to clear the wastes of social production/consumption. However, its associated peripheral effects and dubious pollution often set it at the center of local resistance. In this case, why were the old farmers mobilized to be against the incinerator? How the determin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 self was made in the old community? At the beginning of 2004, the invisible power struggle was revealed in conversation with local participants.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t everyone stressed this incinerator concerned him on account of his conceptual rela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They were invested in combats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empowered themselves, and redefined their life. How was the structural limit broken through dissidence of existing political rationality? It's a worthwhile question in this cas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于治中(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型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97-113。
    連結:
  2.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133-206。
    連結:
  3. 李永展(1997)。鄰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與計畫,24(1),66-79。
    連結:
  4. 環保論壇:回覆及討論意見看板
  5. 行政院環保署資源回收(焚化)廠興建工程處網站
  6. 行政院環保署
  7. Althusser, Louis(2001).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8. Althusser, Louis(1997).Reading Capital.London/New York:Verso.
  9. Fischer, Frank(2003).Reframing Public Policy.Oxford:Oxford UP.
  10. Foucault, Michel,Graham Burchell,Colin Gordon,Peter Miller (eds)(1991).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
  11. Foucault, Michel,L. H. Martin,H. Gutman,P. H. Hutton (eds)(1988).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setts Press.
  12. Habermas, Juergen(2001).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
  13. Foucault, Governmentality and Critique
  14. 政治與理性
  15. 王俊秀(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的視野。台北:巨流。
  16. 王俊秀(1997)。原住民生態智慧的環境價值切探-環境正義的觀點。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17. 丘昌泰(1998)。以社區主義破解公害糾紛的困境。台灣環境保護,20,10-15。
  18. 何明修(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19. 權力-知識-主體:福柯的後現代分析
  20. 吳敬雯(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
  21. 吳榮義(1995)。日本與我國在環境影響評估相關法令與作法之比較。台北:灣經濟研究院。
  22. 李永展(1998)。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9,33-44。
  23. 環境資訊中心
  24. 李永展、何紀芳(1999)。環境正義與鄰避設施選址之探討。規劃學報,26,91-97。
  25. 李永展、翁秀慧(1995)。鄰僻設施對主觀環境生活品質影響之探討-以居民對垃圾焚化廠之認知與態度爲例。經社法制論叢,16,89-117。
  26. 李卓翰(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27. 李建華(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28. 焚化爐抵灰製建材高市化腐朽爲神奇
  29. 北市垃圾減量焚化廠擬輪停
  30. 環保署宣布三座焚化爐不蓋了
  31. 台南將建首座飛灰熔融廠
  32.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台灣,台北:
  33. 林裕文(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34. 紀駿傑(1997)。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35. 環境正義的三重平等關環
  36. 紀駿傑、王俊秀(1998)。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山海文化,19,86-104。
  37. 徐世榮(1995)。論科技在台灣環保抗爭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後勁反五輕爲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125-152。
  38. 張茂桂(1994)。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業強。
  39. 許光廷(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40. 陳俊宏(1999)。東吳政治學報。台北:東吳大學政治系。
  41. 陳鎮東(2000)。國家永續發展。政策月刊,65,23-25。
  42. 焚化爐是解決垃圾的良方?
  43. 彭國棟(1999)。淺談環境正義。自然保育季刊,28,6-13。
  44. 曾華怡(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
  45. 黃丘隆譯、約翰•羅爾斯(1990)。正義論。台北:結構。
  46. 楊秉煌(2001)。地理學與社會正義。台大地理系地理學報,29,67-92。
  47. 楊憲宏(1989)。公害政治學。台北:合志。
  48. 葉名森(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49. 嘉義縣政府(1997)。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總體發展計畫。嘉義:嘉義縣政府。
  50. 嘉義縣政府(1997)。嘉義縣綜合發展計畫-鄉鎮市發展綱要計劃(二)大林鎮、民雄鄉、溪口鄉。嘉義:嘉義縣政府。
  51. 劉阿榮、石慧瑩(1999)。永續發展的五個正義向度。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0,37-42。
  52. 蕭新煌(1999)。台灣的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一九八零至一九九六。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53. 應全面檢討以焚化為主的垃圾處理政策
  54. 顏旭明(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55. 魏濃珊(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羅淑霞、邱大昕(2011)。鄰避與被鄰避:身心障礙機構與設施抗爭處理經驗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1),16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