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成令方(2002)。醫「用」關係的知識與權力。台灣社會學,3,11-71。
連結:
-
朱元鴻(1998)。娼妓研究的另類提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1-34。
連結:
-
吳嘉苓、黃于玲(2002)。順從,倫渡、發聲與出走:「病患的行動分析」。臺灣社會學,3,73-117。
連結:
-
Bakhtin, M. M.(1981).The Dio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ays.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
Bauman Zygmuntl著、陳正國譯(1997)。生與死的雙重變奏: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釋。台北:東大。
-
David Hartman、Bernard Asbell著、林俊育譯(2001)。白袍、白杖:百年來第一位盲人醫師的奮鬥歷程。台北:遠流。
-
Douglas, Mary(1992).Risk and Elaine: Essays In Cultural Thory.London:Routledge.
-
Foucault, Michel(1980).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 and ther Writings, 1972-1977.New York:pantheon Books.
-
Foucault, Michel(1973).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New York:Vintage Books.
-
Foucault, Michel(1988).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New York:Massachusetts University Press.
-
Francis Fukuyama著、杜默譯(2002)。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台北:時報。
-
George Herbert Mead著、胡榮譯、王小章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台北:桂冠。
-
Goffman著、徐江敏譯、李姚軍譯(2001)。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
-
Goffman, Erving(1990).Asylums: Essay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New York:Anchor Books.
-
Goffman, Erving(1986).Stigm: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New York:Simon & Schusterl.
-
Goffman, Erving(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Doubleday.
-
James Smiter著、尚新建譯、杜麗燕譯(1992)。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台北:桂冠。
-
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2007)。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
-
Michel Foucault著、尚衡譯(2006)。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桂冠。
-
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楊遠嬰譯(2007)。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
-
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
Oliver, Michael(1996).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Hampshire:Palgrave.
-
Par F. Lagerkuist著、張伯權譯(1994)。侏儒。台北:志文。
-
Patric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
-
Rene Descartes、錢志純譯(1981)。我思故我在。台北:志文。
-
Susan Sontag著、刁筱華譯(2000)。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
-
Turner, Bryan S.(1996).The Body and Society: Exploration in Social Theory.London:Sage.
-
Victor Hugo著、蕭菲譯(2006)。鐘樓怪人。台北:風信子文化。
-
于奇智(1999)。傅柯。台北:東大。
-
王治平(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
-
王國羽(1997)。論第二次修正的殘障福利法-政府未來可能的挑戰與困境。研考會雙月刊,21(2),39-43。
-
王國羽(1994)。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之規劃與整合-殘障福利需求初步評估報告。
-
王國羽(1995)。殘障的定義系統與社會福利政策的運用。公共衛生,22(1),51-61。
-
王國羽(1997)。由中央政府殘障福利預算計劃內容論其政策的妥適性。主計月刊,84(6),39-43。
-
王雲東(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
-
王墨林(1990)。都市聚場與身體。台北:稻鄉。
-
王曉書(2000)。我看見聲音。台北:大田。
-
台灣省政府勞工處編印(1999)。跨越障礙迎向未來-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手冊。台灣省政府勞工處。
-
正中書局主編(1998)。不要只看見我看不見。台北:正中書局。
-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1998)。法律案專輯 第二百二十一輯: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修正案。立法院秘書處。
-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1990)。法律案專輯 第一百二十六輯:殘障福利法修正案。立法院秘書處。
-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1981)。法律案專輯 第三十四輯:殘障福利法案。立法院秘書處。
-
回饋叢刊編輯委員會編(1983)。穿山甲人。台北:四季。
-
朱元鴻(1998)。從病理到政略:搞歪一個社會學典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09-141。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印(1981)。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暨就業服務相關附屬法規彙編。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印(1996)。從病理到政略:搞歪一個社會學典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09-141。
-
吳武典(2001)。對殘障者的態度調查及二十年前後的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77-88。
-
吳柏林(2001)。人體革命。香港:三聯書店。
-
李翠玲(1990)。缺憾的超越。台北:聯經。
-
李慧菊(1999)。攀峰:朱仲祥的生命故事。台北:天下遠見。
-
沙依仁(1994)。從殘障福利發展談社會工作教育領域的殘障福利課程。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刊,2,23-36。
-
沙依仁(1992)。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七政治社會篇。臺灣文獻會。
-
汪麗琴(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阮義忠(1986)。黑暗啟示。人間,8,73-79。
-
卓莉莉(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
周月清(1998)。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
-
周以筠(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組。
-
官鴻志(1986)。山崁頂的囚徒。人間,7,47-59。
-
林文源(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
邱麗文(2002)。學習永不嫌遲:盲人碩士村明期的生命故事。台北:圓神。
-
張苙雲(2003)。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探索。台北:巨流。
-
張珣(1989)。疾病與文化。台北:巨流。
-
曹麗娟(1997)。我看到了彩虹:盲者之歌。台北:綠生活國際。
-
陳世昌(1992)。從「制度學派觀點」看民間企業對社會政策執行成效的影響-以殘障福利法「定額雇用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刊,66,99-106。
-
陳品君(1985)。我不是小丑,我僅僅是一個矮子。人間,1,71-79。
-
陳惠敏(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
陳惠萍(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陳逸杰(1997)。身體-主體:論述的空間性分析。文化與建築研究集刊,6,25-31。
-
陳燁(2001)。半臉女兒。台北:平安文化。
-
曾凡慈(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曾凡慈(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黃乃輝(1980)。心向太陽。台北:文經。
-
黃金島(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
-
黃金麟(2000)。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
-
黃旐濤(1997)。我國當前殘障者就業輔導政策之研究。精鍾學報,3,1-12。
-
黃道琳(1986)。知識與權力的毀解:米修·傅柯及其思想。當代,創刊號,22-33。
-
楊禮寬(1996)。論歐洲聯盟與殘障福利政策的關係。俄情雜誌,5(2),19-43。
-
溫春華(1999)。生命的鬥士。新店市:美夢成真文化。
-
萬育維(1997)。從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通過看國內殘障福利的新趨勢。現代化研究,61,5-9。
-
萬育維(1997)。由殘障福利法的修定檢視臺灣地區殘障福利政策未來應有的方向。現代化研究,14,37-45。
-
葉永文(1998)。排除理論。台北:揚智。
-
廖嘉展(1987)。落難中的月亮的孩子。人間,24,17-32。
-
廖嘉展(1987)。別讓那孩子失去希望。人間,23,47-61。
-
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
-
劉銘(2002)。輪轉人生。台北:圓神。
-
歐姿秀(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係研究所。
-
潘庭松(1986)。折翼的天使。人間,24,17-32。
-
潘庭松(1986)。一頁哀傷而又莊嚴的聖詠。人間,8,8-17。
-
蔡明德(1986)。從棺材底爬出來的人。人間,9,127-131。
-
鄭冠榮(1995)。透明的身體。當代,112,40-45。
-
鄭豐喜(1981)。汪洋中的一條船。台中:主人翁文化。
-
鄭寶娟(1986)。在黑崎中為別人點燈。人間,10,90-101。
-
謝宗學(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
-
龔卓軍(1998)。身體與想像的辦證:從尼釆到梅蒂龐洛。中外文學,26(11),1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