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搖頭丸怎麼辦:搖頭丸與社會空間

并列篇名

Things about Ecstacy: A Perspective of Social Space

DOI

10.6430/CMR.200707.0043

作者

黃柏堯(Po-Yao Huang)

关键词

社會空間 ; 搖頭丸 ; 權力 ; ecstasy ; social space ; power

期刊名称

傳播與管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7卷1期(2007 / 07 / 01)

页次

43 - 7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的發問是:搖頭丸如何與社會問題構連,搖頭丸與社會空間的關連為何?透過分析媒介再現,我試圖釐清搖頭丸如何在不同的社會空間中產生大眾焦慮。另外,搖頭丸產生哪種認同上的危機?同時,這也是一個對社會問題建構論的現代性提問,唯有透過反省社會問題的建構,我們才能夠從此焦慮中逃脫。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stasy and social space. By analyzing the media representations and theoretical debate, I try to point out the tension caused by Ecstasy in Taiwan society, and the identity crisis made by Ecstas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周君蘭、畢盈、李盈淳(2001)。搖頭丸新聞報導之媒體建構:以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與自由時報爲例。傳播與管理研究,1(1),121-144。
    連結:
  2. 邱貴芬(2003)。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4),45-65。
    連結:
  3. 唐士哲(2005)。在速度的廢墟中挺進:電子媒介新聞的唯物批判觀點。新聞學研究,84,79-118。
    連結:
  4. 中國時報(2006/06/04)
  5. 中國時報(2006/06/05)
  6. 2006豔夏海灘音樂節:最終站@台北新金山海水浴場
  7. 法務部戒毒資訊網
  8. Benjamin, W、林志明譯(1998)。說故事的人。台北市:台灣攝影。
  9. Chyi, H. I.,McCombs M.(2004).Media Salience and the Process of Framing: Coverage of the Columbine School Shooting.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1(1),22-35.
  10. de Certeau, M.,Steven Rendall (Trans.)(1984).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 Devenport-Hines R.、鄭文譯(2003)。毒品。台北:時報文化。
  12. du Guy, P.,Hall S.,Janes L.,Mackay h.,Negus Keith(1997).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London: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13. Foucalt, M.、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市:桂冠。
  14. Foucault, M.、陳志梧譯、夏鑄九、王志弘編著(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15. Schlosser, E.、張美惠譯(2005)。大麻,草莓園,色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
  16. Young, J.(Eds.),Cohen, S.(1981).The Manufacture of News: Social Problems, Deviance and the Mass Media.Sage.
  17. 大D、小D(2006)。搖頭花。台北:商週。
  18. 中國時報(2003/08/02)
  19. 楊國樞編(1991)。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20. 楊舒媚(2001)。E來了!搖頭丸的超人氣與超危機。新新聞,758,23-26。
  21. 解坤城(2004)。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2. 廖剛甫(2001)。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23. 鄧宗聖(2004)。私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24. 墾丁男孩(2005)。男灣。台北:寶瓶文化。
  25. 鍾佳沁(2002)。台灣大學建築城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