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from December 1978, the commerc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media has drawn attentions to the academic researchers. This article tried to review the researches that have been done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within the mainland Chinese and also around the Greater China Area.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multiple methods, which were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s, and the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aimed to picture and outlook at the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f mainland China. Due to the wide scope nature of the research topic, this paper is a preliminary one.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f mainland Chinese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cated i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research themes focused on ”Journalism and the news media”, ”broadcasting”,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media management and media economy. Finally, this study found the needs of enhancing the domestic research level in mainland China, and proposed to come up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es with overseas researches. Furthermore, the study encourages the future researchers to apply the new theory and develops new research fields in mainland Chinese studies.
|
参考文献
|
-
王毓莉(2007)。網路論壇與國家機器的碰撞:從三個新聞事件看大陸網路論壇對公共性的實踐。新聞學研究,92,37-95。
連結:
-
王毓莉(2008)。中國新聞輿論監督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角度的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3,143-180。
連結:
-
李紅濤(2008)。量化評鑒下的學/業學術實踐:對傳播領域研究所教育中的獎懲機制的探索式觀察。中華傳播學刊,13,181-219。
連結:
-
張裕亮(2005)。從黨國化到集團化-大陸報業結構變革分析。東亞研究,36(1),51-98。
連結:
-
張裕亮(2004)。從黨的喉舌到黨營傳媒企業-廣州日報制度變革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7(3),29-57。
連結:
-
張裕亮(2002)。大陸報業經營制度改革-制度變遷理論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5(6),23-48。
連結:
-
Bishop, Robert L.(1989).QI LAI! Mobilizing one billion Chinese: the Chinese communication system.Iowa: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Chang, Won Ho(1989).Mass media in China: the history and the future.Iowa: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Chu, Godwin C.(1977).Radical change through communication in Mao & China.Hono1ulu: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Chu, Godwin C.(1978).Popular media in China: shaping new cultural patterns.Hono1ulu: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Chu, Godwin C.,Francis L.K.(1979).Moving a mountain: cultural change in China.Honolulu: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Chu, Godwin C.,Fred Hung,Wilbur Schrarnm,Stephen Uhalley,Frederick T.C. Yu.(1976).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Honolulu: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Cole, R. R.,T. Bowers(1973).Research article productivity of U. S. journalism faculties.Journalism Quarterly,50(2),246-254.
-
Gordon, Ronald D.(2007).The Asian Communication Scholar for the 21st Century.China Media Research,3(4),50-59.
-
Howkins, John(1982).Mass Communication in China.N.Y:Longman.
-
Lee, Chin-Chuan(1990).Voices of China: 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N.Y:The Guilford Press.
-
Liu, Alan P.L.(1971).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ommunist China.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Lu, Keng,Jane Lefwich Curry (Eds.),Joan R. Dassin (Eds.)(1982).Press control around the world.NY:Praeger.
-
Potter, W. James,Cooper, Roger,Dupagne, Michel(1993).The three paradigms of mass media research in mainstream communication journals.Communication Theory,3,317-335.
-
Pye, Lucian W.(1963).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chweitzer, J. C.(1988).Research article productivity by mass communication scholars.Journalism Quarterly,65(2),479-484.
-
Siebert, Frederick S.,Theodore Peterson,Wilbur Schramm(1963).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Urbana, Illino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Wang, Yu-Li(1991).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Platteville.
-
Yu, Frederick T.C.,Lucian W. Pye (ed.)(1963).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Zhang, Guo-Liang(2006).The Ris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the Chinese Communicatio.China Media Research,2(2),103-111.
-
丁柏銓(2001)。加入WTO對我國新聞傳播業的影響與對策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丁柏銓(2005)。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大眾傳媒關係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200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
CSSCI來源期刊(2008-2009年)
-
方小翔、林楓(2004)。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王玲玲(1992)。論台海兩岸的新聞交流。中國大陸研究,35(9),72-82。
-
王毓莉(199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共大眾傳播-由意識形機構到第三產業。東亞季刊,26(2),292-107。
-
王毓莉(1998)。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經營之影響。新聞學研究,56,27-49。
-
王毓莉(2008)。2007臺灣新聞傳播學術研究分析。國際新聞界,159,11-15。
-
王毓莉(1999)。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王毓莉(1999)。中共傳播改革之研究。東亞季刊,30(1),19-38。
-
王毓莉(2006)。中共新聞傳播改革與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1978~2006)。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王毓莉(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
歷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資料
-
2008社科基金專案指南條目
-
朱國聖(2006)。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宣傳報導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何志勇(2003)。中外出版集團發展模式比較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吳清林(197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
-
呂郁女(199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立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宋國誠(1992)。官方媒體在海峽交流中的角色-「人民日報」與「中央日報」的比較分析。中國大陸研究,35(3),60-74。
-
李金銓(1998)。媒介市場與政治衝突:海峽兩岸新聞交流十年。東亞季刊,29(2),43-57。
-
李英明(1992)。大陸媒體對臺灣新聞處理之研究析。東亞季刊,23(4),49-57。
-
汪琪、臧國仁(1996)。成長與發展中的傳播研究:一九九五年學門人力資源調查報告。新聞學研究,53,61-84。
-
周白雲(1981)。中共的傳播觀念、媒介與過程。共黨問題研究,13(1),63-94。
-
周明偉(2005)。對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設計。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周葆華(2007)。WEB2.0對社會輿論的影響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林良旗(2006)。“中國威脅論”的輿論走向與對策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2006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
邱淑容(198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
俞旭、朱立(2001)。改革的困局:中國大陸新聞教育變革探討(1976-2000)戰。新聞學研究,68,23-52。
-
唐緒軍(2003)。中外傳媒集團比較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孫旭培(1993)。市場經濟下的新聞事業改革。北京廣播學院學報,39-43。
-
翁秀琪、景崇剛(2000)。傳播領域認識論典範之變遷:以1984-1999年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爲例。「哲學與科學方法-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哲基礎研討會」論文,台北:
-
郝曉鳴、李展(2001)。傳播科技對中國大陸傳媒體制的挑戰。新聞學研究,69,95-112。
-
郭虹(2001)。中國動畫事業現狀與發展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郭貞(2007)。電視購物頻道節目銷售策略與效果研究:兩岸三個都會區之比較。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郭貞(2005)。海峽兩岸戶外廣告中價值觀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中華傳媒網
-
2006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十二個新鮮話題
-
2006年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
-
中華傳媒網
-
當代傳播
-
國際新聞界
-
陳子軒(2007)。媒體奇觀與認同建構:2008北京奧運氛圍下的台灣認同。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陳世敏(2001)。半世紀台灣傳播學的書籍出版。新聞學研究,67,1-24。
-
陳永乾(197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
陳百齡(2001)。從國科會傳播專題計畫提案看學門發展生態:1966-2000年。新聞學研究,67,25-49。
-
陳炳宏(2003)。台灣媒體企業之中國大陸市場進入模式及其決策影響因素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陳皇寺(1996)。中國大陸「新聞改革」的歷程。東亞季刊,27(6),49-57。
-
傳播與社會學刊
-
陳雪雲(1986)。中共廣播電視事業。新聞學研究,36,89-100。
-
陳懷林、郭中實(1998)。黨報與大眾報紙廣告經營「收入裂口」現象之探析。新聞學研究,57,5-26。
-
中華傳媒網
-
陶丹(2007)。中國出版企業實施多元化管理經營的途徑。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喬雲霞(2000)。輿論監督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曾建雄(2003)。報業集團核心競爭力與改革創新問題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馮建三(2006)。探究(媒體)文化與(媒體)經濟的競合問題:從「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創意)產業」說起,特別以台灣與中國大陸爲例。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馮建三(2004)。中國「輿論監督新聞學」(內容與論述)的分析。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馮建三(2001)。中國大陸傳媒變遷的經濟分析1979-2000:市場社會主義或國家資本主義?。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黃冠華(2007)。大型運動賽會初探:從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觀點來看2008北京奧運。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黃祝萍(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傳播與社會學刊
-
楊伯漵(2007)。互聯網和手機對中國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影響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楊志弘、王毓莉(1994)。大陸大眾傳播事業投資環境之研究-廣電部分。臺北:行政院陸委會。
-
楊開煌(1991)。大陸政體下的媒體角色之變遷-解釋典範之探討。東亞季刊,23(2),20-38。
-
楊鵬(2006)。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葉君超、陳信元(1995)。大陸大眾傳播事業投資環境之研究-出版部份。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榮麗芳(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趙化勇(2004)。中國特色的電視產業運營模式研究。中國大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
-
趙壽星(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
劉幼琍(1994)。大陸有線電視節目現況與法規政策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
劉清耿(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
劉勝驥(1994)。兩岸出版交流之研析。中國大陸研究,37(6),53-70。
-
賴祥蔚(2002)。中國大陸廣電媒體節目市場之分析。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錢玉芬(2001)。兩岸三地廣告訴求中的文化價值觀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
魏然(1997)。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廣告事業的發展暨其對新聞媒體影響之研究。東亞季刊,28(2),134-155。
-
羅文輝、陳韜文、潘忠黨(2001)。大陸、香港與台灣新聞人員對新聞倫理的態度與認知。新聞學研究,68,53-89。
-
關傑立(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