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煉養與想像─唐前遊仙詩之服食書寫新探

并列篇名

Make Pills of Immortality, Health Care and Imagination-A new Exploration for "Fu-shih" Writing of Time in Pre-Tang Dynasty's Poetry about Immortals

作者

顏進雄(Jinn-Shiung Yan)

关键词

服食 ; 遊仙詩 ; 神仙思想 ; 六朝 ; 先秦兩漢 ; fu-shih ; poetry about immortals ; Irnmortal thoughts ; Liou-chau dynastys ; time in pre-Qin and Han dynasty

期刊名称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3 / 06 / 01)

页次

1 - 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皆在探討唐前遊仙詩中有關「服食」文化的諸般書寫風貌。按「仙人」、「仙景」與「仙丹妙藥」為構築遊仙詩的三大關鍵成份,自戰國末年屈原開故遊仙文學大門後,「仙人」與「仙景」即湧然舒展、活躍於詩人筆下。服食行為雖始自屈原〈離騷〉中之餐菊以企延年,然而,有關「仙丹妙藥」的服食想像與書寫卻延遲至東漢後才大量出現!六朝詩人在服食伏煉的風尚瀰漫下,對仙食仙藥的書寫始達到文學高峰!無論藥物的外顯類型、名物變化,甚至對服食後之種種變化、憧憬等,都顯得俯仰盼顧、琳琅滿目,充滿詩人的心願象徵,也俱有相當的文學表現。晉人楊羲詩中還首揭「集體服食」圖畫,更為唐前的煉養思想開出新的格局!「服食」向為筆者關注之領域。本文在現有基礎上結合近年相關之教學研究心得撰成,「熔新學術,再探典題」,因名「新探」。除前言外,餘依序先論析服食行為在遊仙詩發展史中出現的遞增訊息,繼而鎖定服食行為表現在遊仙詩中之文學書寫,進行「服食名品的類型屬性與行為願望用字」及「奇藥之服食與變化憧憬」的相關探索與分析,末作結論。對比於當前既有的服食研究成果,本文進一步拓展名物之類別、並精細區隔,更發掘詩人間彼此各異之用字構詞、匠心妙想。眾詩家非但為服食歷史寫下真實一頁,也為唐宋以降之遊仙服食開啟新猷。

英文摘要

The ”immortals”, the ”immortals scene” and the ”pills of immortality” as the three key compositions of the poetry about immortals. Since the Jann-guo (戰國) last years ,Qu-Yuan's (屈原)works ”Li-sau” (離騷) and ”Yuan-you”( 遠遊) open and visit the gate of literature about immortals, the ”immortals” and the ”immortals scene ”well up and unfold, active in the works of the poets .Although the ”fu-shih” behavior begins from Qu-Yuan eats chrysanthemums and hopes to promote longevity, But, the relevant waitring for ”pills of immortality” is appear until after the Dung-Han dynasty, especially in Liou-chau dynasty periods, the poet, under fulling the ”fu-shih” (服食) custom, writing on the pills of immortality, finally to the vertex. Whether in the shape or the name of the drug change, even after taking the fantasy, are filled with the symbol of the wish of the poet. In particular, in Jinn dynasty, yang-shi (楊羲) poem exposing the collective's ”fu-shih” for the first time ,as a new pattern opened.Combine In recent years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completion, so name the ”New Exploration”! Besides preface, other and five parts, analyse and explore about ”fu-shih” custom, all information, and so on, sum up conclusion finally. This study can find out history of ”fu-shih” i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2. (1962)。正統道藏。臺北:藝文印書館。
  3. (1966)。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
  4. 宋洪興祖(1983)。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 唐孫思邈(1959)。千金要方。台中:自由出版社。
  6. 唐歐陽詢(1965)。藝文類聚。上海:中華書局。
  7. 晉干寶(1982)。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
  8. 晉葛洪(1983)。抱朴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9. 梁劉勰(1983)。文心雕龍。臺北:維明書局。
  10. 梁蕭統、李善注(1959)。昭明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清趙翼(1958)。二十二史箚記。臺北:世界書局。
  12. 清嚴可均(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13. 漢司馬遷(1982)。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14. 漢班固(198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5.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9)。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6. 漢劉安、漢高誘注(1985)。准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
  17. 王濤(1988)。屈原賦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8. 李豐楙(1981)。古典文學。臺北:學生書局。
  19. 李豐楙(2010)。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
  20. 李豐楙(1979)。六朝樂府與仙道傳說。古典文學,臺北:
  21. 李豐楙(1987)。探求不死。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2. 松浦友久、孫昌武譯、鄭天剛譯(1993)。中國詩歌原理。台北:紅葉文化事業。
  23. 洪順隆(1985)。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24. 胡適(1961)。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25. 袁珂(1982)。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26. 傅錫壬(2007)。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27. 彭建華(2006)。論漢樂府遊仙詩的藝術特色。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06(5)
  28. 游國恩(1972)。學術先進屈原。臺北:弘道文化公司。
  29. 黃永鋒(2007)。「服食」新詮。宗學教研究,2007(4)
  30. 逯欽立(1988)。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
  31. 聞一多(1999)。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書局。
  32. 潘富俊(2011)。中國文學植物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33. 蔡振念(2007)。時間與不朽—中國魏晉以前不死的追求。文與哲,10
  34. 駱明玉、陳尚君(1987)。《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補遺。文學遺產,1987(1)
  35. 顏進雄(1993)。六朝服食風氣與詩歌。臺北:文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