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澳門寺廟文物種類與形制研究

并列篇名

Religious Artifacts Preserved in Macao Temples:Focusing on the Forms and Category

作者

李建緯(Chien-wei Lee)

关键词

澳門 ; 寺廟 ; 傳世文物 ; 佛山 ; 產銷 ; Macao ; temple ; religious artifact ; Foshan ; production-marketing

期刊名称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9 / 06 / 01)

页次

49 - 1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就早期華人宗教文物往東南亞地區的產銷脈絡來說,澳門是明清產品外銷至南洋的重要地點之一,具有其研究上的戰略意義。不過因受其賭場盛名之累,澳門寺廟傳世文物的重要性卻被學界忽視。由於澳門鄰近廣州與佛山,可視為粵系寺廟文物的典型;同時,不論是當地宗教禮俗傳統,或寺廟文物擺設、形制與其使用功能,多維持在早期的使用情境,諸多因素皆足以提供吾人有更多的研究深入空間。根據統計,澳門現階段20餘平方公里的狹小面積,擁有百年以上的寺廟近40座,足見寺廟是澳門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寄託。除了少數建於明代,其餘多成立於清代,迄今仍保存有完整的早期文物。透過澳門寺廟文物形制與功能的分析,可以發現它們反映著與臺灣不同的風格與產銷狀況,也說明華人信仰差異性如何表現在宗教文物上。兩地所呈現的不同華人宗教文物來源,也可和海外東南亞華人的宗教文物整體面貌互相為證。

英文摘要

As far as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is concerned, early Chinese religious artifacts were exported to Southeast Asia where Maca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mporters. This business fact gives Macao a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this research. Macao, a city economically well known for being dependent on its gambling, however, has been ignor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 for their rich Chinese temple artifacts preserved in this place. Geographically speaking, as close to Guangzhou and Foshan, Macao wa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lace to preserve the typical temple artifacts of Yue culture. Besides, from whichever point of view, concerning the local religious ritual customs or temple artifacts culture in terms of arrangement, sh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ost of these early artifacts are still preserved intact as in the early times. To explore those many factors as mentioned above in more depth can benefit u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Macao has a narrow territory of 20 square kilometers currently but has preserved nearly 40 temples with more than 100 year of history. This shows that temples became an indispensable spiritual part in Macao people's living. Except for a few temples established in Ming dynasty, the rest temples were built in Qing dynasty and these temples preserved intact the entire early artifacts. By analyzing the issues of sh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e found that the artifacts in Macao temples represent different styles and production-marketing conditions compared to those in Taiwan, a fact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differences in respective religion system. To study the sources of artifacts preserved in Macao and Taiwan also complements our findings on religious artifacts culture of overseas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建緯(2016)。臺中市萬和宮金屬鐘研究-試論其所反映的產銷問題。文化資產保存學刊,35,30-67。
    連結:
  2. 盧泰康(2017)。臺灣考古出土與傳世的清代福建東溪窯陶瓷。文化資產保存學刊,39,23-58。
    連結:
  3. [明]《明實錄》,卷 128(天啟 3 年 4 月 1 日,1623 年)〈巡撫福建右僉都御史商周祚以紅夷遵諭拆城徙舟報聞〉,引自 THDL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2017 年 9 月 7 日點閱。
  4. [明]徐學聚,《明經世文編五百四卷,補遺四卷》,卷 v.6(天啟 2 年,1622);內文引自 THDL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2017 年 9 月 7 日點閱。
  5. [明]許孚遠,〈疏通海禁疏〉,《明經世文編五百四卷‧補遺四卷》,卷 5,引自THDL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2017 年 9 月 7 日點閱。
  6. [明]兵部尚書趙彥等撰,〈兵部尚書趙彥等為薦劉應寵等堪補福建南路事題行稿〉,《中國明朝檔案總匯(v.2)》(天啟 4 年 9 月 23 日,1624 年)ntu-2091519-0041300435-0000205.txt;內文引自 THDL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2017 年 9 月 6 日點閱。
  7. (清)王先謙(1969).東華錄選輯 v.2.臺北市:臺灣銀行.
  8. (清)印光任,(清)張汝霖,趙春晨(校注)(1992).澳門記畧校注.澳門:澳門文化司署.
  9. Barreto, Luis Filipe,Wu, Zhiliang(2015).澳門今昔.澳門:澳門基金會.
  10. Cheng, Christina Miu Bing(2013).Tracing Macau Through Chinese Writers and Buddhist/Daoist Temples.澳門:澳門基金會.
  11. Jesus、 Montalto de,黃鴻釗(譯),李保平(譯)(2000).歷史上的澳門.澳門:澳門基金會.
  12. Ptak、 Roderich,趙殿紅(譯),蔡潔華(譯)(2018).普塔克澳門史與海洋史論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3. 不著撰人,〈望廈肌理〉,《澳門日報》,2016 年 9 月 14 日。
  14. 不著撰人,澳門廟宇節慶文化籌委會(編)(2017).澳門廟宇節慶地圖.澳門廟宇節慶文化籌委會.
  15. 王文達(1999).澳門掌故.廣州:澳門教育出版社.
  16. 石權(2014)。路環歷史人口探真。海島洄瀾,6,51。
  17. 托梅‧皮雷斯, Tomé(1997)。東方概要。《RC 文化雜誌》中文版,31,15-20。
  18. 朴基水(2005)。清代佛山鎮的城市發展和手工業、商業行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119-144。
  19. 朱培建(編)(2009).佛山明清冶鑄.廣州市:廣州出版社.
  20. 百度百科,「公共史學」一條,引用:http://baike.baidu.com/view/4946213.htm,2016 年 3 月 25 日點閱。
  21. 佛山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1994).佛山市志.廣東人民出版社.
  22. 何偉傑(2011).澳門:賭城以外的文化內涵.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3. 克里斯托旺‧維埃拉, Cristóvão(1997)。廣州來信。《RC文化雜誌》中文版,31,29-34。
  24. 吳宏岐(2014).時空交織的視野:澳門地區歷史地理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5. 岑偉聰(2011).澳門廟宇之旅.新加坡:培生教育出版.
  26. 李建緯(2018).歷史記憶與展示:臺灣傳世宗教文物研究.臺中市:豐饒文化社.
  27. 李建緯(2014)。臺中市萬和宮所見道光年款八卦紋鉎鐵爐研究。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15,1-20。
  28. 李建緯,張志相,林郁瑜(2015)。面海的女神-臺中濱海媽祖廟文物資源調查與研究。庶民文化,12,47-143。
  29. 李婉霞(2011)。佛山祖廟陶塑瓦脊的工藝文化價值探析。文物鑒定與鑒賞
  30. 林明德(1997).澳門的匾聯文化.臺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31. 徐曉望(2008).閩澳媽祖廟調查.澳門: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
  32. 馬錦強(2014).澳門出土明代青花瓷器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3. 涂爾幹, Emile,渠東(譯),汲喆(譯)(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34. 張卓夫(2010)。路環的古廟楹聯與製鹽業。海島洄瀾,2,59-61。
  35. 梁毅鵬(2011)。氹仔天后宮遷建問題初探。海島洄瀾,3,46-48。
  36. 梁毅鵬(2012)。氹仔三婆廟的傳說。海島洄瀾,4,55-56。
  37. 許日銓(2012)。路氹廟宇建築語言。海島洄瀾,4,36-38。
  38. 陳荊和(編),陳育崧(編)(1972).新加坡華文碑銘集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39. 陳煒恆(2008).澳門叢稿.澳門: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
  40. 陳煒恆(1998)。源遠流長、文化瑰寶:談澳門廟宇體系。澳門雜誌,9,6-23。
  41. 陳煒恆(2009).廟宇叢考‧上卷.澳門: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
  42. 陳煒恆(2009).澳門叢考.澳門: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
  43. 陳煒恆(2007).路氹掌故‧修訂版.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
  44. 陳煒恆,李銳奮,譚志勝(2002).澳門廟宇圖錄.澳門: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
  45. 陳榕,伍麗英,蕭潔銘(2010)。氹仔舊城區的三婆廟、天后宮、北帝廟。海島洄瀾,2,22-28。
  46. 傅吾康(編)(1997).印尼華文銘刻彙編.:新加坡南洋學會.
  47. 傅吾康(編)(1989).泰國華人銘刻萃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48. 傅吾康(編),陳鐵凡(編)(1985).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吉隆玻:馬來亞大學出版社.
  49. 黃建威(2012)。試釋譚公廟中鯨魚骨被稱為龍骨之謎。海島洄瀾,4,34-45。
  50. 黃啟臣(1999).澳門通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51. 黃雁鴻(2012)。從嘉善堂到醫靈廟。海島洄瀾,4,39-41。
  52. 楊繼波(1995)。略談澳門地名的演變。澳門研究,11,120。
  53. 煙嵐(2014)。從慶祝北帝誕活動到氹仔北帝廟歷史。海島洄瀾,6,67-68。
  54. 劉麗芳,麥留芳(1994)。曼谷與新加坡華人廟宇及宗教習俗的調查。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9,1-187。
  55. 鄭煒明(2003).澳門歷史文化與社會.澳門成人教育協會.
  56. 鄭煒明主編,《路氹文物誌‧氹仔卷》、以及《路氹文物誌‧路環卷》(未刊),係 2004 年「氹仔、路環兩島村落史及行業史之口述歷史第一階段調查」資料彙整,引自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網址:http://www.jaotipe.hku.hk/publication/projects-2004-06-01,2017 年 2 月 4 日點閱。
  57. 鄭煒明(編)(1993).葡佔潭仔路環碑銘楹匾編.加略山房有限公司.
  58. 鄭煒明,黃啟臣(1994).澳門宗教.澳門基金會.
  59. 鄧思平(2012).澳門世界遺產.澳門:澳門基金會.
  60. 澳門博物館(編)(2008).木雕:澳門神像雕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61. 盧泰康(2013)。澳門崗頂山坡出土陶瓷研究。文化雜誌,151-176。
  62. 蕭國健(2015)。澳門氹仔祀奉之三婆神。海島洄瀾,8,90-93。
  63. 蕭國健(1989).澳門碑刻錄初集.香港:顯朝書室.
  64. 羅一星(1994).明清佛山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65. 譚世寶(2011).金石銘刻的氹九澳史:清代氹仔九澳廟宇碑刻鐘銘等集錄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66. 譚世寶(1999)。濠鏡澳、澳門與 Macao 等的名實源流考辨。文物,11,33-42。
  67. 譚世寶(2007).金石銘刻的澳門史-明清澳門廟宇碑刻鐘銘集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20)。近代福州蓮宅林氏鑄造家族及其作品流傳-臺灣與南洋諸地之考察。臺灣文獻,71(2),1-52。
  2. (2023)。新竹長和宮紅筋石獸首耳爐研究-兼論其所反映的華人跨境文化現象。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7,27-74。
  3. (2024)。馬來西亞檳城傳世銅爐形制與產地研究。臺灣東南亞學刊,19(1),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