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後臺籍建築師的時代定位及其社會網絡:以徐迺欣建築師為例

并列篇名

The Era Positioning and Social Network of Postwar Taiwanese Architects: A Case Study of Architect Hsu Nai-hsin

作者

李偉呈(Li, Wei-Chen)

关键词

徐迺欣 ; 臺籍建築師 ; 時代定位 ; 社會網絡 ; Hsu Nai-hsin ; Taiwanese Architects ; Era Positioning ; Social Network

期刊名称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6期(2023 / 06 / 01)

页次

37 - 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臺灣的建築專業人員在戰後的社會重建與建築教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建築師包含中國外省籍來臺的建築師、赴國外留學的臺籍建築師及受本土建築教育的建築師等。其中徐迺欣(1919-1969)作為臺灣戰後中部地區重要的留日臺籍建築師,他規劃、設計了許多建築作品。這些作品不乏觀光景點、家族寺廟及公共建設等。本文透過徐迺欣戰後所規劃設計的建築為題,結合日記、報紙等材料,說明這些建築物背後的形成背景,徐迺欣本身所涉及的家族、事業背景是否有助於在其建築事業的開展。最後則是透過徐迺欣的案例去討論戰後臺籍建築師的時代意義。本研究發現,徐迺欣所設計的臺中靈山寺委託設計為徐迺欣家族與霧峰林家密切交流下的結果。其後,在徐迺欣任職於華南銀行後,許多涉及中部的公共建設均由其負責設計,並且其專業能力受到肯定,直至生前最後的作品孔雀園均是如此。最後本文以徐迺欣為切入對象,關照同時代的臺籍建築師在戰後初期所面臨的身分失語以及在地方社會的作用。重新定位這群在戰後獲得新職業身分的建築專業人員,為本研究的問題核心。

英文摘要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als in Taiwan have played significant roles in the postwar social re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These architects include professionals with a Chinese nationality, Taiwanese architects who have studied abroad, and other Taiwanese architects who have received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Among them, Hsu Nai-hsin (徐迺欣) (1919-1969) stands out as an influential Taiwanese architect in the central Taiwan region after World War II. He planned and designed numerous architectural works, including tourist attractions, family temples, and public constructio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Hsu Nai-hsin's postwar architectural designs, combining materials such as diaries and newspapers, to elucidate the background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these buildings and explore whether Hsu Nai-hsin's familial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 architectural career.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postwar Taiwanese architects by using Hsu Nai-hsin's works as examples.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commission of Lingshan Temple (靈山寺) in Taichung, designed by architect Hsu Nai-hsin, was a result of clos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Hsu family and the Lin family of Wufeng. Subsequently, after Hsu's employment at the Hua Nan Bank, he was entrusted with the design of numerous public constructions in the central Taiwan region, and hi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was recognized and rewarded by the government, culminating in his final work, the Peacock Garden. Final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Hsu as the entry point to examine the issues of identity loss and local societal roles faced by Taiwanese architects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The repositioning of this group of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als, who obtained new occupational status after the war, constitutes the core concern of this researc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世偉(2011)。戰後臺灣民間儒教結社與活動(1945-1970)。民俗曲藝,172,205-230。
    連結:
  2. 蔣雅君(2015)。精神東方與物質西方交軌的現代地景演繹-中山陵之倫理政治實踐及意象化意識形態探討。城市與設計學報,22,119-156。
    連結:
  3. 蘇全正(2014)。霧峰林家的女性學佛人-以台中靈山寺德真法師為例。玄奘佛學研究,21,61-96。
    連結:
  4. 坂井田夕起子(2019)。玄奘遺骨的南京出土及各地奉安經過。玄奘佛學研究,32,97-130。
    連結:
  5. 《臺灣民聲日報》,1956-1968 年。
  6.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Stupa - Labelled Isometric View : https://www.worldhistory.org/image/3952/stupa---labelled-isometric-view/檢索日期:2023 年 6 月 15 日。
  7. 《臺灣日日新報》,1926-1930 年。
  8. 《臺灣省政府公報》,1948 年。
  9. 《聯合報》,1955-1968 年。
  10. 東京都市大學─大学の歴史:https://www.tcu.ac.jp/guidance/history/ 檢索日期:2023 年 6 月 14 日。
  11. 行政院主計總處躉售物價基本分類指數網站:https://nstatdb.dgbas.gov.tw/dgbasall/webMain.aspx?sys=210&funid=A030202010,檢索日期:2022 年 5 月 1 日。
  12.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s://who.ith.sinica.edu.tw/search2result.html?h。https://who.ith.sinica.edu.tw/search2result.html?h=M3RjHo2AJpB5t6SWTQfPjXWieH00UJ5KcDDOzW7Q8wrWxSrWvvr7ZqllsHCKUfSK
  13. 神宮官方網站:https://www.isejingu.or.jp/about/ 檢索日期:2023 年 6 月 15 日。
  14. 《臺北州報》,1938-1940 年。
  15. 《自由時報》,2010 年。
  16.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030022。檢索日期:2022 年 5 月 1 日。
  17. 法隆寺官方網站:http://www.horyuji.or.jp/garan/ 檢索日期:2023 年 6 月 15 日。
  18. 財團法人菩提仁愛之家:http://www.bodhi.org.tw/?sid=1.1 檢索日期:2023 年 6 月 14 日。
  19. 藥師寺官方網站: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16183844/http://www.narayakushiji.com/guide/index.html 檢索日期:2023/6/15。
  20. Gracia, Jorge J.E.,汪信硯(譯),李志(譯)(2009).文本性理論︰邏輯與認識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21. 于凌波(1995).李炳南居士與台灣佛教.臺中: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
  22. 內務省警保局編纂,《行政警察例規集》,東京:警察協會,1931。
  23. 王見川(1999)。略論日僧東海宜誠及其在台之佛教事業。圓光佛學學報,3,357-382。
  24. 王偉光(2005).陳夏雨的祕密花園.臺北:藝術家.
  25. 王增榮(1983)。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26. 全民日報社(編)(1951).臺灣省首屆參議員名鑑.臺北:全民日報社.
  27. 江博鴻(2017)。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28. 吳光庭(2015).意外的現代性:臺灣現代建築論述文集.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9. 吳光庭(主持),柳青薰(主持)(2019)。,國立成功大學。
  30. 吳聰敏,高櫻芬(1991)。台灣貨幣與物價長期關係之研究:1907 年至 1986 年。經濟論文叢刊,19(1),23-71。
  31. 李乾朗(2002).臺灣近代建築起源與早期發展 1860~1945.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2. 李乾朗(2002).20 世紀台灣建築.臺北市:玉山社.
  33. 李乾朗(2008).臺灣建築史.臺北:五南文化.
  34. 村松伸,黃至民(譯),徐蘇斌(譯)(1994)。同時代的台灣建築史。建築師雜誌,92-98。
  35. 林子翔(2012)。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
  36. 林佳禾(2007)。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
  37. 林清波(策畫)(2012).臺灣營造百年史.臺北:遠流.
  38. 林進發編纂,《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出版,1934 年刊本。
  39. 林獻堂,許雪姬(註)(2013).灌園先生日記(廿六):一九五四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40. 林獻堂,許雪姬(註)(2007).灌園先生日記(十三):一九三九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41. 林獻堂,許雪姬(註)(2012).灌園先生日記(廿三):一九五一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42. 林獻堂,許雪姬(註)(2010).灌園先生日記(十八):一九四六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43. 林獻堂,許雪姬(註)(2004).灌園先生日記(八).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44. 林獻堂,許雪姬(註)(2006).灌園先生日記(十一):一九三五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5. 林獻堂,許雪姬(註)(2013).灌園先生日記(廿七):一九五五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46. 林獻堂,許雪姬(註)(2008).灌園先生日記(十五):一九四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47. 林獻堂,許雪姬(註)(2012).灌園先生日記(廿五):一九五三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48. 星雲大師(2019).參學瑣憶.高雄:佛光出版社.
  49. 星雲大師(2019).參學瑣憶.高雄:佛光出版社.
  50. 星雲大師(2019).參學瑣憶.高雄:佛光出版社.
  51. 范國展(201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52. 徐明松(2007).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臺北:木馬出版社.
  53. 徐明松,王俊雄(2008).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臺北:木馬文化.
  54. 徐迺欣作,徐林雪霞口譯,李松台筆譯,徐文琴校對、彙整,〈徐迺欣先生日記:1943 年〉,未出版。
  55. 殷寶寧(2019).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56. 國立中興大學(編纂)(2008).臺中市志-人物志.臺中:臺中市政府.
  57. 張仲禮(1991).中國紳士:關於其在 19 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學院出版社.
  58. 張雅倫(2022)。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59. 莊素娥(1992).臺灣美術全集 6‧顏水龍.臺北:藝術家.
  60. 黃士娟(2012).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 1895-1922.臺北:遠流.
  61. 黃冬富(2019).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 2: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臺北:藝術家.
  62. 黃蘭翔(2018).臺灣建築史之研究:他者與臺灣.臺北市: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63. 董顯光,曾虛白(譯)(2014).董顯光自傳:報人、外交家與傳道者的傳奇.臺北:獨立作家.
  64. 雷家驥(纂)(2009).嘉義縣志-人物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65. 漢寶德(2008).漢寶德談現代建築.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66.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聯經出版.
  67. 漢寶德,黃健敏(編)(2012).建築.生活容器: 漢寶德談台灣當代建築.臺北:暖暖書屋.
  68. 漢寶德,黃健敏(編)(2013).建築.歷史.文化:漢寶德論傳統建築.臺北:暖暖書屋.
  69. 臺北州,〈建築代願人規則〉,《臺灣建築會誌》,10 卷 5 期,1938 年 3 月,頁55–58。
  70.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實業名鑑》,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
  71. 稻葉佳子,青池憲司,黃耀進(譯)(2020).台灣人的歌舞伎町-新宿,另一段日本戰後史.臺北:凌宇出版.
  72. 閻亞寧(1983)。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73.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
  74. 謝里法(1997)。藍運登-路在人嘴上,畫在人手上。藝術家,44(4),348-355。
  75. 藤田正勝,林永強(譯)(2016).西田幾多郎:生與哲學.臺北:聯經出版.
  76. 闞正宗(2014).臺灣佛教的殖民與後殖民-闞正宗自選集.臺北:柏楊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2024)。留日臺籍建築師徐迺欣與他的時代: 聚焦 1943 年〈朝日日記〉。臺灣史研究,31(3),13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