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民初京劇劇評中的男女有別

并列篇名

Gender Prejudice in Beijing Opera Critics in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DOI

10.6255/JWGS.2010.26.1

作者

張遠(Yuan Chang)

关键词

京劇 ; 女演員 ; 劇評 ; 民國初年 ; Beijing Opera ; actress ; opera critics ;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期刊名称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0 / 06 / 01)

页次

1 - 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民國初年(11-1)幾部報刊中的京劇劇評為探討對象,分析其中如何以不同的眼光角度來看待男女演員。先對民初女演員出現的背景及其在當時參與京劇演出的客觀條件限制加以介紹,再進一步析論這些「男女有別」的戲評中所反映當時京劇界和社會上存在的一些觀念,包括對女性能力的輕視、將女性演出與淫穢相連結、對於女演員外貌的重視,以及將男性演員的藝術作為標竿的想法等,並進一步說明這些想法如何強化了女演員在劇界的不利處境。

英文摘要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1912, women began performing in the Beijing Opera. Entry into this once male-dominated art liberated women from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offering careers and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it also transformed the Beijing Opera. Bu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opera critics viewed female actresses with contempt, underestimating their abilities, believing only male actors could achieve excelle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Beijing Opera critics, writing in popular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from 1912-1927, applied different standards to male and female performers. Specifically, I argue these critics harbored the same anti-woman biases as those in prominent Beijing Opera circles: that women lacked talent; that women's performances were indecent; that only a woman's beauty was of import; and that only a man was the ideal performer.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吳存存(2008)。清代梨園花譜流行狀況考略。漢學研究,26(2),163-184。
    連結:
  2. 周慧玲(1996)。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87-133。
    連結:
  3. 夢覺生(1929)〈覺厂雜錄〉,《戲劇月刊》,1: 11。
  4. 梅花館主(1931)〈我之新豔秋觀〉,《戲劇月刊》,3:5。
  5. 徐則曾(1928)〈南通劇界狀況〉,《戲劇月刊》1:7。
  6. 醒石(1930)〈坤伶開始至平之略歷〉,《戲劇月刊》,3:1。
  7. 謝醒石(1930)〈梨花片片〉,《戲劇月刊》,2:11。
  8. 遽廬(1928)〈霓裳豔影錄〉,《戲劇月刊》,1:2。
  9. 尤卓厂(1930)〈譚滬上諸坤旦〉,《戲劇月刊》,3:2。
  10. 北洋畫報(作者不詳)(1928年1月4日)〈爭豔圖記〉,《北洋畫報》,152:8。
  11. 劉郎(1928年8月22日)〈豔芳與中原〉,《北洋畫報》,214:3。
  12. 斑馬(1929年12月14日)〈觀新伶演硃痕記所感〉,《北洋畫報》,411:3。
  13. 菊屏(1925年3月4日)〈二十年前滬上坤班之概況(一)〉,《申報》,7。
  14. 逸凡女士(1914年11月28日)〈楊氏雙菊小傳〉,《北洋畫報》, 403:3。
  15. 過宜(1928)〈為教授坤伶者進一言〉,《戲劇月刊》,1:4。
  16. 殺黃(1936年6月27日),〈梅蘭芳答訪問者談話之商榷〉,《北洋畫報》,1418:3。
  17. 垂雲閣主(1932)〈女伶舊話〉,《戲劇月刊》,3:12。
  18. 竹村(1929年7月20日)〈男伶化之雪豔琴〉,《北洋畫報》,347:2。
  19. 海上漱石生(1928)〈梨園舊事鱗爪錄(三)〉,《戲劇月刊》,1:3。
  20. 白頭(1930年6月14日)〈章遏雲負譽歸來〉,《北洋畫報》,485:3。
  21. 曼雲(1934年4月14日)〈論坤伶〉,《北洋畫報》,1075:3。
  22. 味蒓(1929)〈望雲樓劇譚〉,《戲劇月刊》,2:2。
  23. 蘇少卿(1931)〈新豔秋是坤角奇才〉,《戲劇月刊》,3:5。
  24. 王小隱(1929年4月1日)〈隨筆寫寫〉,《北洋畫報》,300:3。
  25. 張舜九(1929)〈追記姚氏壽劇〉,《戲劇月刊》,2:1。
  26. 徐筱汀(1929年11月25日)〈坤旦漫譚(上)〉,《申報》,12。
  27. 張笑俠(1930)〈蒹葭簃戲話〉,《戲劇月刊》,2:7。
  28. 包大圭(1916年3月18日)〈坤伶雜評〉,《申報》,14。
  29. (1974)。歷代詩史長編。台北:中國學典館復館籌備處。
  30. 老僧(1936年5月2日)〈色藝雙全之陸素娟〉,《北洋畫報》,1394:3。
  31. 半狂(1928)〈相蘤清夢廬劇話〉,《戲劇月刊》,1:6。
  32. 哈老熨(1930)〈黃華瑣談〉,《戲劇月刊》,2:6。
  33. 鈍根(1914年9月20日)〈論男女合演〉,《申報》,13。
  34. 清李斗(1960)。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
  35. 清李漁(1975)。閒情偶記。台北:台灣時代書局。
  36. 清張岱(1996)。陶庵夢憶。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37. Goodman, Bryna(Ed.)(2005).Gender in motion: Divisions of labor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38. Jiang, Jin(1998).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39. 王安祈(1986)。明代傳奇之劇場及藝術。台北:學生書局。
  40. 王安祈(2004)。性別、表演、文本:京劇藝術研究的一個方向。婦研縱橫,72,1-8。
  41. 王曉傳(1957)。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北京:作家出版社。
  42. 任半塘(1958)。唐戲弄。北京:作家出版社。
  43. 周貽白(1975)。中國戲劇發展史。台北:僶勉出版社。
  44. 周劍雲(1986)。菊部叢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45. 胡忌、劉致中(1989)。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6. 胡春惠主編、薛化元主編(2004)。近代中國社會轉型與變遷。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47. 胡春惠主編、薛化元主編(2005)。中國知識分子與近代社會變遷。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48. 徐珂(1966)。清稗類鈔。台北:商務印書館。
  49. 張肖傖(1974)。菊部叢譚。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50. 張恨水(1993)。春明外史。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
  51. 張發穎(1991)。中國戲班史。瀋陽:瀋陽出版社。
  52. 張雯(2009)。近代上海における坤劇と女優。東洋史研究,68(2),33-60。
  53. 張遠(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54. 焦菊隱(1985)。焦菊隱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5. 黃育馥(1998)。京劇、蹺和中國的性別關係(1902-1937)。北京:三聯。
  56. 齊森華(1998)。試論明代家樂。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57. 潘麗珠(1998)。清代中期燕都梨園史料評三論研究。台北:里仁書局。
  58. 譚帆(1995)。優伶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