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品格教育所蘊含的運動道德

并列篇名

The Sportsmanship of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DOI

10.29697/JPE.200505.0034

作者

鄭秀玲(Hsiu-Ling Cheng)

关键词

品格教育 ; 道德 ; 運動道德 ; character education ; moral ; sportsmanship

期刊名称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5 / 05 / 31)

页次

427 - 4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在探討品格教育及運動道德之內涵。首先在品格教育中,現代公民應培養的基礎品格特質與運動道德之內涵,及影響因素作一深入探討,並將品格教育與運動道德關係作一歸納。運動也是實施品格教育的一種方式,不論體育教師或運動教練更應秉持積極態度培養學生或球員的品格,絕不能卸責,並希望藉此提升運動員參與運動的價值。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is mainly studied for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the Sportsmanship. First, in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we've made researches about the base characteristic traits that nowadays citizens should develop and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Sportsmanship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 Then we general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the Sportsmanship. Sport is also a way to carry out 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E teachers or coaches should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 develop their students' or players' character. They can't lay down the responsibility. By doing that, we hope it can elevate the worth of players' participating in spor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2001)。國語活用辭典。台北市:五南。
  2. Belier, J.M,Lumpkin, A.,Stoll,S.K.(1994).Sport ethics: applications for fair play Mosby.St, Louis:
  3. Keating J. w.,E. W. Gerber (Eds),W. J. Morgan (Eds)(1979).Sportsmanship as morl category.Sport and body A philosophical symposium (Sed),Philadelphia:
  4. Kohlberg, L.(1976).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New York:Holt, Rinehart, &Winston.
  5. Rose, C.m.,Sharon, w.w.(2001).Classroom idea-sparkers,77,222-227.
  6. Shields, D. L,Bredemeier, B. J.(1995).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Champaing, IL:Human Kinetics.
  7. Volkwein, K.A.E.(1995).Ethies and Top-Level Sport-A. Paradox,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30(3/4),311-321.
  8. 天下雜誌(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天下雜誌,287,426。
  9. 方慈惠(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10. 王宗吉譯、Nixon. H. L.Ⅱ著、Frcy. J. H著(2000)。運動社會學。台北:洪葉文化。
  11. 余昭(197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12. 吳萬福(1983)。田徑運動的精神與道德。國民體育季刊,12(2),5-9。
  13. 呂俊甫(1991)。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台北:商務。
  14. 沈六(1998)。社會學習論的道德發展觀與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27-66。
  15. 周錦宏(1995)。從「教學過程系統化」談學校運動道德教育的實施。台灣省學校教育,5(1),12-15。
  16. 林翠涓譯、Shaffer, D. R.著(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
  17. 邱金松(1988)。現代體育運動思潮(上)。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18. 張元培(1997)。「灌籃高手」漫畫對於體育運動教育之意涵。中華教育,11(3),35-42。
  19. 張成林(1993)。體育的反省與批判詮釋。體育學報,15,193-204。
  20. 張春秀(1988)。國民中學體育認知與體育道德目標建成度之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21. 陳永宏(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22. 陳照雄(1993)。弗蘭基納之道德教育思想。台北市:五南。
  23. 黃德祥、洪福源(2004)。美國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台灣教育,625,172。
  24. 樊正治(1983)。身體接觸的球類運動精神及道德。國民體育季刊,12(2),10-18。
  25. 戴偉謙(2001)。體育的倫理。國立體院論叢,11(12),43-72。
被引用次数
  1. 黃君,王亭文(2020)。臺北市初任體育班教師教學信念探究。運動研究,29(1),1-15。
  2. 江欣惇、尤意融(2015)。以教練行為分析功利主義下的運動道德迷失。中華體育季刊,29(3),175-180。
  3. 盧瑞山、陳宏達、張家銘、洪庭煒(2012)。大學運動員之運動道德與運動表現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9(2),246-263。
  4. 楊亮梅、陳俊民(2014)。大學階段體育課程與道德發展促進。成大體育,46(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