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跳繩運動於體適能之應用

并列篇名

Application of Rope Skipping in Physical Fitness

作者

鄭豐譯(Fang-Yi Cheng);莊淑珈(Shu-Ru Chuang)

关键词

民俗體育 ; 體適能 ; 競技運動 ; 便利性 ; 樂趣化 ; folk sport ; physical fitness ; competitive sport ; convenience ; fun

期刊名称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4 / 07 / 31)

页次

296 - 30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現代科技的進步與運動空間的不足,偏向坐式生活型態導致個體缺乏身體的活動。近年來教育部極力推廣體適能和民俗體育納入學校體育課程。而跳繩運動具有樂趣化、簡單易學、花費少和無場地限制等因素。因此,在體育課程當中加入跳繩運動,將有助於個體在身體肌肉和骨骼的發展,改善心肺耐力、瞬發力和身體組成等等。競技運動也常以跳繩作為輔助的運動訓練方式。本文介紹跳繩運動的基本動作與教學應用,希望讓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的設計,能有另一個應用的運動項目。以及,提供教練來強化選手多面向的體能,進而提升運動員的運動表現。

英文摘要

Because of advances in current technology and insufficient space for activities, people tend to lead a sedentary lifestyle that causes a lack of physical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Education Bureau has actively promo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folk sports, and integrated them into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ope skipping can be fun, is easy to learn, do not require high costs, and are not limited by sites. Therefore, adding rope skipping to physical education can facilitate an individual's muscle and skelet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cardiovascular endurance, instant power, and body composition. Competitive sports also often use rope skipping to assist sport training. This study introduces basic rope skipping move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The objective is to g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another sport application item in their physical education design. This can also enable coaches to strengthen athlete's diverse physical abilities and improve their sport performanc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高幸利、蕭博仁、張嘉澤(2010)。不同訓練方式對高中女生羽球選手米字型移位速度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19,69-82。
    連結:
  2. 謝明達、邱文信(2007)。從動力學角度探討我國傳統民俗體育─跳繩運動。大專體育,91,148-155。
    連結:
  3. 謝明達、邱文信(2008)。跳繩運動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2(4),51-60。
    連結:
  4. 謝明達、陳五洲、邱文信(2008)。“跳繩”動作關鍵因素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2(1),97-105。
    連結:
  5.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9 ) 。中華民國98年運動統計。台北市: 作者
  6. 民俗體育教學資源網( 2011,8 月12 日〉。跳繩動作教學。資料引自http://custom.nutn.edu.tw/index.php?inter_url=resource&rmId=1&rId=13
  7. 教育部( 2010,11月2 日)。98學年度推展學校民俗體育專案計畫。資料引自http://140.122.72.62/sportedu/index?style=1&id=56d7a6ee9130e9fle094f89a12fb628d4acbf74a90fd4
  8. 康樂及文化事業署( 2014,1月23 日) 。跳繩樂。資料引自http://www.lcsd.gov.hk/healthy/b5/rope.php
  9. Lox, C. L.,Martin Ginis, K. A.,Petruzzello, S. J.(2010).The psychology of exercise: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Scottsdale, AZ:Holcomb Hathaway.
  10. Yoke, M.、Gladwin, L. A.、束有明、吳承螢、姜義村、莊麗君、高麗娟、張正琪、郭家驊、曾國維、賴政秀(2007)。個人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雅日。
  11. 吳義弘(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12. 吳慧君(2005)。身體活動與靜態工作者的健康。苗栗縣:國家衛生研究院。
  13. 卓俊辰校閱(2007)。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臺中市:華格那。
  14. 周熙平(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5. 林宜平、周麗端、翁慧瑛、王英偉、劉潔心、賴芯汝(2008)。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技術報告。苗栗縣:國家衛生研究院。
  16. 林祺能(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17. 林裕川(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18. 馬怡鴻(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1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1997)。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臺北市:師大體研中心。
  20. 張碧娥(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21. 莊廷玉(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22. 陳志文(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23. 陳煌文(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24. 陳翠娟(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25. 歐芬鈴(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26. 顏明江(1983)。民和國中的跳繩隊。師友月刊,197,9-11。
被引用次数
  1. 劉述懿、張若寧(2017)。樂趣化跳繩教學在學校體育課程中的策略與運用。國教新知,64(2),63-75。
  2. 鍾琁如,佘永吉(2021)。個別化跑步機運動訓練課程對大學視覺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介入成效。特殊教育季刊,159,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