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地方要素探討博物館的發展與空間形成:以台灣大型科學類博物館為例

并列篇名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pacial Formation of Museum in Terms of Local Factors: Take the Large-sized Scientific Museum in Taiwan as an Example

DOI

10.6432/TMR.200509.0081

作者

吳淑華(Su-Hua Wu)

关键词

地方性要素 ; 博物館空間 ; 科學博物館 ; local factor ; museum space ; scientific museum

期刊名称

科技博物

卷期/出版年月

9卷3期(2005 / 09 / 01)

页次

81 - 9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大型科學類博物館為對象,從地方性要素的「歷史軸」,即包括政權的結構、政治的實體、開發過程的先後、法律制約等影響的層面,以及「文化軸」,即透過後天的學習,是經驗醞釀及承襲結果的層面,探討對於博物館發展與空間形式等的影響。早期公立博物館的發展與空間的形成,深受殖民文化,但在「復興文化」政策實施之下,讓中國傳統建築形式成為博物館建築體造形的主流。而現代科學類博物館是在「建設文化」的理念,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之下發展而出,不論是主題內容的規劃或空間形式,均打破了傳統的觀念,借移西方博物館的作法,讓幾何造形成為台灣現代博物館空間的造形語言。在博物館的內部配置,早期是以物為主,偏重於展示品「陳列」的空間;反之,現代博物館從傳統的轉化與抽象的空間形式塑造,是以觀眾為導向,且企求與生活空間經驗認知產生共嗚,包括地方性意涵的空間加入,以及展示內容的環境塑造。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large-sized scientific museum in Taiwan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local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pacial form of museum in terms of ”historical aspect” and ”cultural aspect”. ”Historical aspect” refers to the structure of regime, the political entity, the sequence of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restraint of law. ”Cultural aspect” involves the acquired learning, experienced formation and inheritance, Earlier development and spacial formation of public museum were deeply affected by the colonial culture.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renaissance” policy, Chines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architecture becomes the model of museum building. Modern scientific museum is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culture” and demand for spiritual culture, Either topic planning or spacial form breaks the traditional idea by adopting the way of western museum to enable the geometrical shape to become the styling example of modern museum space in Taiwan, In the early stage, the interior layout of museum was based on the object, stressed the space of exhibition ”display”, On the contrary, the modern museum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ditional inversion and abstract spacial form, audience-oriented, and seeks to be sympathetic to the recognition of living space experiences including the addition of space with regional im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of exhibition conte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翁駿德(2002)。博物館建築規劃設計之探討。科技博物,6(2),6-8。
    連結:
  2. 于瑞珍(1997)。科學博物館的演進。科技博物,1(1),6-10。
  3. 李亦遠(1992)。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晨文化。
  4. 李榮之(1997)。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建築規劃設計紀實。科技博物,1(5/6),26-27。
  5. 桂雅文(1998)。美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四種類型。「邁向二十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6. 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
  7.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93)。一座國家博物館的誕生。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8. 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故宮七十星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9.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2)。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簡介。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10. 張譽騰(2003)。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11. 陳國寧(2003)。博物館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2. 黃光男(2003)。博物館的能量。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13. 黃健敏、黃小芳(1994)。空間,漢光建築事務所(1991),台灣省立博物館之研究與修護計劃。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14. 漢寶德(1998)。台灣地區科學博物館的起源、發展與趨勢。「邁向二十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高雄:
  15. 鄭洲楠、蔣紹良建築師事務所(2004)。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臺灣建築報導雜誌,106,62-63。
  16. 鄧景衡(1993)。從地方性的回歸探討重塑台灣都市城鎮風格的可能性。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1(7月),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