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化不利與文化不力:博物館的反身式觀點

并列篇名

Cultural Disadvantage and Cultural Powerlessness: A Reflective View of Museum

作者

林崇熙(Chung-hsi Lin)

关键词

文化平權 ; 供給缺陷模式 ; 需求增益模式 ; 協力增生 ; cultural rights ; supply-defect model ; demand-uplift model ; co-production

期刊名称

科技博物

卷期/出版年月

26卷1期(2022 / 03 / 01)

页次

5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年博物館界展開文化平權風潮。然而,種種文化平權作為依然無法解決結構性的文化不利問題。當前文化平權以「供給/缺陷模式」進行,例如以無障礙設施改善身心障礙者之空間近用不便。博物館沒有意識到的是,自身依然處於工業社會的生產供給模式,以知識權力集中的菁英生產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再行銷擴散給社會大眾。「供給/缺陷模式」讓博物館處於無意識的文化不利與文化不力,即博物館在快速變遷的時代環境中不斷地流失競爭力與魅力。若體察社會變遷趨勢朝向分散式神經網絡連結,則博物館宜考慮改弦易轍為「需求/增益模式」。透過面向社會議題的多元對話及公共參與,讓博物館成為社會議題的交會區,並客製化地讓顧客獲得成功之所需。這般模式將放棄大展覽,而以歷史共筆概念,讓博物館與社會大眾在「協力增生」(co-production)中相互需要與相互培力,就有可能消除上述的文化不利及文化不力。

英文摘要

In recent years, museums have set off a wave of cultural equal rights. However, the various cultural equality practices have fail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ructural cultural disadvantages. At present, cultural equality progresses through the "supply/defect model". For example, accessibility facilities have been used to improve the inconvenience of space accessibility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What museums fail to realize is that they are still under the "production and supply model" of a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elites with knowledge power concentration engage in production research, archiving, showcasing, and educational promotion, which are in turn given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rough marketing divergence. The "supply/defect model" is in a state of unconscious cultural disadvantages and cultural incompetence. That is to say: in rapidly changing times, competitiveness and appeal are constantly lost. Investigating from the trend of social change toward decentralized neural network links, it is advisable for museums to consider changing their course to the "demand/uplift model". Through multiple dialogues directed toward social issue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museums will be the junction of social issues, while customiz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customers to achieve success. This model abandons large exhibitions and instead adopts the concept of history co-writing by museum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ho need and empower one another through co-production. This way, the elimination of cultural disadvantage and cultural incompetence mentioned above will become a possibil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吳麗娟(2019)。從小眾客製化走向全人細緻化的文化近用實踐--以國立臺灣美術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3(3),71-95。
    連結:
  2. 林崇熙(2001)。沈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會,1,1-42。
    連結:
  3. 林崇熙(2008)。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文化資產哲學芻議。文資學報,4,1-26。
    連結:
  4. 林崇熙(2008)。揭露的緊張:科學展示的想像與神話化。科技、醫療與社會,7,21-68。
    連結:
  5. 黃旭(2015)。遮蔽與敞開--報導攝影與展示設計的一場對話。博物館學季刊,29(4),87-107。
    連結:
  6. 翟本瑞(2011)。從社區、虛擬社區到社會網絡網站:社會理論的變遷。資訊社會研究,21,1-31。
    連結:
  7. Ames, P. J.,林美齡(譯)(1995)。博物館行銷─使命的運用或主導?。博物館學季刊,9(2),29-34。
  8. Bryant, J.(1988).The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A guide for museums.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eum.
  9. Christensen, C. M.,Anthony, S. D.,Roth, E. A.,李芳齡(譯)(2005).創新者的修練.台北市:天下.
  10. Clifford, J.,Yotaka, Kolas(譯)(2019).路徑:20 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台北市:桂冠.
  11. Davies, A.,李惠文(譯)(1999)。博物館行銷與非觀眾。博物館學季刊,13(3),43-52。
  12. Habermas, J.,曹衛東(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市:聯經.
  13. McLean, F. C.,張譽騰(譯)(1995)。如何行銷?—博物館特殊的情境分析。博物館學季刊,9(2),35-44。
  14. Toffler, A.,黃明堅(譯)(1994).第三波.臺北市:時報文化.
  15. Van der Ryn, S.,Cowan, S.,郭彥銘(譯)(2009).生態設計學.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16. 川勝平太,鄭天恩(譯)(2020).文明的海洋史觀.台北市:八旗文化.
  17. 文化部(2021).2021 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新北市:文化部.
  18. 王俐容(2020)。,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 石文誠,胡佳君,王政中(2021).離人.離島:臺灣離島的多重變貌.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 杜偉誌,張銘宏,傅鈺淇,黃茂榮,黃瀞慧,葉前錦,鄭勤思,魏雅蘋,陳靜寬(2019).瘋文物,這樣保存舊對了!看得懂、學得會、用得到.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1. 易君珊(2016)。障礙文化與社會正義:博物館無障礙可及性服務的實踐與服務關係中的權力議題。博物館與文化,12,5-41。
  22. 林崇熙(2006)。文化雲林:一個文化動力學的觀點。第五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雲林縣:
  23. 林崇熙(2021)。如何在地。2021 年第二屆屏東學學術研討會,屏東市:
  24. 林崇熙(2007).台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劃.台北市:國立台灣博物館.
  25. 林崇熙(2013)。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的反挫:並論社群營造之為另類方案。博物館與文化,6,3-34。
  26. 林潔琪(2019)。「2018 文化平權在亞洲:博物館教育新趨勢國際論壇」觀察紀錄。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18,213-234。
  27. 韋康博(2015).工業 4.0:從製造業到「智」造業,下一波產業革命如何顛覆全世界?.台北市:商周出版.
  28. 康綉蘭(2019)。文化平權在故宮:文化是權利不是福利。博物館與文化,18,37-52。
  29. 張庭瑜(2020)。誰最可能取代抖音?用戶十億的最強模仿者 IG。商業週刊,1709,82-83。
  30. 陳其南(編)(2008).世紀台博‧近代臺灣.台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31. 陳嬋娟,林洛慇,梁庭瑋(2013).文化平權新住民的文化參與成果專輯.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32. 曾信傑(1999)。博物館行銷時代的來臨。博物館學季刊,13(3),3-9。
  33. 曾婉琳,鍾如,葉萱萱,張瀛之(2019).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 : 展覽專刊.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34. 楊少強(2020)。石油世紀,再見!。商業週刊,1694,57-63。
  35. 漢寶德,陳尚盈,曾信傑(2011)。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報告,臺北市:研考會。
  36. 趙小菁,陳怡宏(2017).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37. 謝佩如(2020)。「慢慢來比較快」的連鎖店:大學眼科淨利三年翻 1.5 倍。商業週刊,1709,78-79。
  38. 羅欣怡(2016).大家的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圓夢計畫 2014-2015 活動回顧.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