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南來文人的香港書寫-以一九五○年代為考察現場

并列篇名

Insecurity, Pessimism, and Reserve: How the 1950s Literati from Mainland Write Hong Kong

DOI

10.29980/MCL.201106.0002

作者

蘇偉貞(Wei-Chen Su)

关键词

麻木 ; 不安 ; 自我退隱 ; 南來文人 ; blasé ; insecurity ; reserve ; literati from the Mainland

期刊名称

中國現代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1 / 06 / 20)

页次

25 - 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九四八年底,國共內戰紛亂,為數眾多的文人開始啟程離開大陸南向香港,架構了史上另一波的流動軸線。本文挖掘這一波右派為主的南來文人力匡、貝娜苔、趙滋蕃、易文、徐訏等同與不同的故鄉-香港-異國-香港移動蹤跡與書寫墨痕,透過文人們生就具有的創作衝動交出可觀的在地書寫,透析香港成為一個新的文學現場同時,這些作品字裡行間所流露的不安、厭世、自我退縮表裡,在在指向了西美爾(Georg Simmel)「麻木」厭倦的心理保護機制論點,這也提供我們重新思考南來文人重生或再生、歸去或歸來的刻畫過程,而每一舉步,都豐富了香港的歷史與命運,然處境上他們並非一般認知的強者主體,反而是孤獨、無助者,以此為視角,本文將證成這些南來文人如何以書寫呈現較少被視見的自保機制成為外顯傳媒的中介,進而銘刻異變時空下文人獨特的心事與命運。

英文摘要

Since the end of 1948, the immigration lines for which mainland literati have led the third wave to migrate to Hong Kong could be well formulated. In reference to some right-wing men of letter, such as Li Kuang, Romulus Yang, Zhan Zi-Fan, Evan Yang, and Xu Xu, the paper reads not only how the movements are mappabl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Hong Kong after all, but also how the according writing is done. For their impulse to create plentiful works indigenous to the very island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Hong Kong, in a symbolic way, serves as a literary locality which stands for traits of insecurity, pessimism, and reserve. These characteristics, as mechanisms on psychological protection, can be read in the light of Georg Simmel's idea of blasé. By examining how these migrant intellectuals either regenerate or revive, emigrate or retur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y ”convert” to literature to protect themselves but end up enriching the history and the destiny of Hong Kong. They are, after all, not the majority but the minority who suffer from loneliness and helplessness. If their writings suggest rejection and dis-identification to us, we could be reminded that exile conditions their very writing; they do not mean to write so in the beginning. This paper, accordingly, will prove how writing translates the life experiences and mood of migrant literati, manifesting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the contex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蘇偉貞(2010)。夜總會裡的感官人生:香港南來文人易文電影探討。成大中文學報,30
    連結:
  2. 楊宗翰,〈台灣《現代詩》上的香港聲音─馬朗•貝娜苔•崑南〉,截取自香港文化資料庫http://markushopakhei.wordpress.com/
  3. 力匡,〈我不喜歡這個地方〉,《星島晚報》1952 年2 月29 日
  4. 趙滋蕃,〈寫在重生島之前〉,〈聯合副刊〉,《聯合報》,1964 年3 月24 日,第七版
  5. 王宏志(2007)。本土香港。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6.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1997)。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出版。
  7. 百木(1953)。北窗集。香港:人人出版社。
  8. 李歐梵(2006)。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9. 李輝英(1983)。李輝英中篇小說選。香港:南方書屋。
  10. 汪民安主編、陳永國主編、馬海良主編(2008)。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1. 貝娜苔(1968)。雨天集。香港:華英出版社。
  12. 貝娜苔(1956)。橫巷。文藝新潮,6
  13. 易文(2009)。有生之年─易文年記。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14. 徐訏(1958)。時間的去處。香港:亞洲出版社。
  15. 高嘉謙(2007)。時間與詩的流亡─乙未時期文學的離散現代性。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南京:
  16. 康夫整理(1976)。西西訪問記。羅盤詩刊,1
  17. 張愛玲(1993)。流言。台北:皇冠出版公司。
  18. 陳乃欣(1980)。徐訏二三事。台北:爾雅出版社。
  19. 陳智德(2009)。解體我城。香港:花千樹出版公司。
  20. 費爾南多•佩索亞、韓少功譯(2001)。惶然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21. 黃康顯(2007)。香港文學的根。香港文學,271
  22. 黃康顯(1996)。香港文學的發展與評價。香港:秋海棠文化出版公司。
  23. 黃繼持主編、盧瑋鑾主編、鄭樹森主編(1996)。香港文學資料冊(1948-196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4. 黃繼持編、盧瑋鑾編、鄭樹森編(1998)。早期香港新文學資料選(1927-1941)。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25. 黃繼持編、盧瑋鑾編、鄭樹森編(1999)。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品選(1945-1949)上冊。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26. 黃繼持編、盧瑋鑾編、鄭樹森編(1999)。香港新文學年表(1950-1969)。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27. 黃繼持編、盧瑋鑾編、鄭樹森編(1999)。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品選(1945-1950)下冊。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28. 黃繼持編、盧瑋鑾編、鄭樹森編(1999)。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1945-1949)。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29.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30. 楊宗翰(2003)。台灣《現代詩》上的香港聲音─馬朗•貝娜苔•崑南。創世紀詩雜誌,136
  31. 路易士(1951)。火花。香港:海濱書屋。
  32. 趙滋蕃(2002)。半下流社會。台北:瀛洲出版社。
  33. 劉以鬯(2002)。香港短篇小說選(五十年代)。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34. 慕容羽軍(2005)。為文學作證─親臨的香港文學史。香港:普文社。
  35. 盧瑋鑾(1996)。香港故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36. 盧瑋鑾編(1983)。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1925-1941)。香港:華風書局。
  37. 饒宗頤編(1994)。新加坡古事記。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鄧觀傑(2019)。建構香港的視線-劉以鬯小說中的南洋與上海。中國文學研究,48,285-320。
  2. 蘇偉貞(2015)。地方感與無地方性:南洋大學時期的蘇雪林─兼論其佚文〈觀音禪院〉。成大中文學報,48,93-120。
  3. 王鈺婷(2015)。五○年代台港跨文化語境:以郭良蕙及其香港發表現象為例。臺灣文學學報,26,113-152。
  4. 王鈺婷(2019)。大眾文學之多層面向-以六○年代侯榕生香港發表作品為觀察對象。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2,1-24。
  5. 顏訥、須文蔚、翁智琦(2014)。1940-60 年代上海與香港都市傳奇小說跨區域傳播現象論─以易金的小說創作與企畫編輯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6,33-60。
  6. (2018)。文化資本與戰爭遺緒的共構:以臺灣外省籍男作家於《亞洲畫報》短篇小說徵文比賽之獲獎現象及其意義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15,22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