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冷戰局勢下的台港文學交流-以1955年「十萬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的典律化過程為例
|
并列篇名
|
Literary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Hong Kong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Opinion Poll for the Most Favorite Literary Works by One Hundred Thousand of Youths"
|
DOI
|
10.29980/MCL.201106.0004
|
作者
|
王鈺婷(Yu-Ting Wang)
|
关键词
|
冷戰局勢 ; 台港文學交流 ; 1955年十萬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 ; 美元援文化 ; 典律 ; the Cold War ; literary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Hong Kong ; canonization ; The Opinion Poll for the Most Favorite Literary Works by One Hundred Thousand of Youths
|
期刊名称
|
中國現代文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19期(2011 / 06 / 20)
|
页次
|
83
-
114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五○年代台灣和香港兩地文壇的互通樣貌,是研究台港文學交流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也是任何研究此一時期的研究者所必須面對的關鍵議題。本文從五○年代台灣文學場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藝票選活動-1955年由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策劃「十萬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來探討台港文學交流一個重要的側面。這份票選書單中有四部作品是由香港出版社所出版,其中張愛玲《秧歌》與趙滋蕃《半下流社會》的出版模式以及產銷型態,也揭示出作為冷戰布局一環之香港此一特殊空間的仲介位置,以及對台灣形成的關鍵性影響。重新討論這份票選書單產生的過程,除了必須掌握典律作品和典律化閱讀的關係,也揭示出典律作品與特定社會文化環境的互動,特別是經典構成的因素與冷戰局勢下全球結構之間的密切關係。本論述藉此探究台灣文學與香港文學在自主性的主體意識與本土經驗之外,有何相似的歷史經驗與發展軌跡?並嘗試將五○年代港台文化場域的若干特質作一整體性探討。
|
英文摘要
|
To understand the literary field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the 1950s respectively, it is inevitable to investigate the literary exchanges between these two reg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one aspect of such exchanges through ”The Opinion Poll for the Most Favorite Literary Works by One Hundred Thousand of Youths” held in 1955 by The Chinese Youth Association for Creative Writing. The resulted list of the most favorite books includes four works published by Hong Kong publishers and among these works, the publication of Eileen Chang's The Rice-spout Song and Zhao Zi-Fan's Halfway-Down Society suggests Hong Kong as a mediating space in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ystem of the Cold War and the crucial role Hong Kong played in constructing and shaping Taiwan's literary field. This paper thus wishes to articul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nonization and readership as well as between canonical works and cultural milieu, especially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anon and the global structure of the Cold War. Besides examining the subjectivities of and local experiences represented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literatures from a comparative standpoint,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ry field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the 1950s and compares their historical experiences and trajectories that these two places has fellowed.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任佑卿(2006)。國族的界限與文學史:論建構台灣新文學史與張愛玲研究。文化研究,2,253-279。
連結:
-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
連結:
-
蘇偉貞(2010)。夜總會裡的感官人生:香港南來文人易文電影探討。成大中文學報,30,173-204。
連結:
-
糜文開,〈讀張愛玲的秧歌(下)〉,《中央日報》第4 版,1954 年10 月18 日
-
糜文開,〈讀張愛玲的秧歌(上)〉,《中央日報》第6 版,1954 年10 月17 日
-
(2000)。文學香港與李碧華。台北:麥田出版社。
-
(1998)。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Abrams, M. H.(1981).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
Guillory, John(1993).Cultural Capital: The Problem of Literary Canon F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Lauter, Paul(1991).Canons and Contex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王梅香(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王德威(2008)。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香港:三聯出版社。
-
王潔心(1955)。愛與罪。香港:亞洲出版社。
-
司徒衛(1954)。秧歌。婦友,2,31-32。
-
吳佳馨(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周子強(1954)。秧歌。自由中國,11(8),30-31。
-
周芬伶(2006)。芳香的秘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
-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台北:麥田。
-
南郭(1985)。香港的難民文學。文訊,20,32-37。
-
南郭(1953)。鴕鳥。香港:亞洲出版社。
-
夏志清、劉紹銘譯(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
-
高全之(1999)。張愛玲的政治觀─兼論《秧歌》的結構與政治意義。當代,141,92-97。
-
高全之(1999)。盡在不言中─《秧歌》的神格與生機。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4,284-307。
-
張詠梅(2009)。文字與影像的對照─趙滋藩《半下流社會》的小說與電影。中國文化的傳承與開拓:香港中文大學四十周年校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
張詠梅(2003)。邊緣與中心─論香港左翼小說中的「香港」(1950-67)。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
-
張愛玲(1954)。秧歌。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
張愛玲(1995)。秧歌。台北:皇冠出版社。
-
莊宜文(1998)。論《秧歌》中的色彩。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06-126。
-
許經田(1995)。典律、共同論述與多元社會。典律與文學教學,台北:
-
郭嗣汾(1985)。淺談香港文壇。文訊,20,24-27。
-
陳建忠(2010)。「流亡」在東亞:內戰/冷戰體制與張愛玲的流亡書寫。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研討會,香港:
-
陳建忠(2010)。1950 年代台港南來作家的流亡書寫:以趙滋蕃與柏楊為中心。「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
-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2007)。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
陳炳良編(1991)。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出版社。
-
陳智德(2010)。冷戰局勢下的臺灣現代詩運動:商禽、洛夫、瘂弦、白萩與戴天、馬覺、崑南、蔡炎培。「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
-
單德興(2007)。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中外文學,36(4),317-346。
-
須文蔚(2010)。意識流理論在台港跨區域的傳播現象探討。「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
-
黃宗慧(1993)。瓦解與/或重建:論少數族裔批評中的典律之爭。中外文學,22(1),72-91。
-
裴克、楊明蒼譯。應許之軀:從美國非裔脈絡重看典律問題。中外文學,22(5),87-105。
-
趙滋蕃(1953)。半下流社會。香港:亞洲出版社。
-
趙稀方(2006)。五十年代的美元文化與香港小說。二十一世紀,98,87-96。
-
劉以鬯(2002)。香港短篇小說選(五十年代)。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
-
劉光能(1994)。文學公器與文學詮釋:法國近百年之變動與互動舉要。中外文學,23(2),62-87。
-
劉登翰主編(1999)。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
-
鄭明娳(1994)。當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
-
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2000)。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現象三人談─導讀《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零至一九六九年)》。中外文學,28(10),11-39。
-
穆中南(1985)。香港文學印象。文訊,20,21-24。
-
應鳳凰(2007)。在那激越的年代─「全國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作為一份文本。文訊,262,32-41。
-
應鳳凰(2003)。五○年代文藝雜誌概況。文訊,213,28-34。
-
謝冰瑩(1954)。聖潔的靈魂。香港:亞洲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陳建忠(2012)。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211-242。
-
高齡芬(2015)。也談張愛玲的《秧歌》。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4,33-56。
-
賴展堂(2022)。民國魂在論:製作張派。中國現代文學,42,175-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