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當代香港戲劇的文化政治與美學實踐-兼談幾個本土後現代主義範式

并列篇名

The Cultural Politics and Aesthetic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Hong Kong Drama: Several Local Post-modernist Paradigms

DOI

10.29980/MCL.201112.0002

作者

盧偉力(Wai-Luk Lo)

关键词

香港戲劇 ; 文化政治 ; 美學 ; 本土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Hong Kong Drama ; cultural politics ; aesthetics ; localism ; post-modernism

期刊名称

中國現代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20期(2011 / 12 / 01)

页次

35 - 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文化政治角度切入,首先提出香港戲劇派生自中國戲劇,而在六十年代與西方當代劇場接軌,發展至八十年代,因「一九九七」歷史主權交接問題而形成本土主義,並漸漸與香港戲劇主體性有多方面的互動。當代香港戲劇藝術,美學實踐混融了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文化上是一種主體建構。九十年代,由於要反思本土文化迫切的命題,呼應了西方後現代主義美學,而在分割空間中轉型。香港不少劇場工作者自覺不自覺地參與這建構,有突出的、多元的藝術表現,似乎已形成自覺的美學實踐。本文介紹了陳麗珠、陳炳釗、何應豐三位的實踐,指出他們在自我反照的基調中,或安頓身心而實踐人生,或回應文化而觀照時代,或潛挖生命而呈現內在不安,都各有特點。

英文摘要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olitics, this paper briefly traces how Hong Kong Drama originate from modern Chinese Drama, and mer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Drama in the 1960s. In the 1980s, due to the historical problem of ”1997,” when the sovereignty of Hong Kong would be returned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ng Kong Drama emerged the sense of localism, and interplayed with its growing subjectivity. In the 1990s, many Hong Kong theatre workers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subjectivity, which shaped Contemporary Hong Kong dramatic arts, that has been transforming in a fragmentary space,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mixing aesthetics of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diversity of Contemporary Hong Kong Drama's aesthetic practice with three theatre workers, namely: Bonnie Chan, Chan Ping Chiu, and Ho Ying Fung. Grounding on self-reflection, they develop three difference approaches, treating theatre as the practice of life, cultural criticism, and an expression of cultural anxie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秉權,〈從邊緣出發──思考一些本地戲劇用語〉,《信報》1998 年 8 月 15 日
  2. Lehmann, Hans-Thies(2006).Postdramatisches Theater.London:Routledge.
  3. Lo, Wai Luk(2009).Three Paradigms in Hong Kong Drama in the 1970s: Hybridity in Styles.Contemporary Asian Modernities: Transnationality, Interculturality, and Hybridity,Bern:
  4. 方梓勳(2000)。近二十年香港話劇的發展(1977-1997)。香港戲劇學刊,2
  5. 方梓勳編、蔡錫昌編(1992)。香港話劇論文集,香港:
  6. 朱琼愛編(2011)。沙磚上:實驗‧組合‧時代。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7.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8. 姚克(1957)。西施。香港:香港劇藝社。
  9. 張秉權(1998)。從邊緣出發─思考一些本地戲劇用語。香港戲劇學刊,1
  10. 張秉權編訪、何杏楓編訪(2001)。香港話劇口述史(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香港:香港戲劇工程。
  11. 梁文道(1998)。在研究香港的另類劇場以前。香港戲劇學刊,1
  12. 陳玉蘭編(2004)。釋放中的潛能─戲劇在校園 2002 會議文集,香港:
  13. 陳菀甄(2007)。隱藏了的聲音─民眾劇場在香港。香港戲劇學刊,6
  14. 陳嘉恩(2007)。本我的書寫與他者化─後殖民主義與香港翻譯劇。香港戲劇學刊,6
  15. 蔡錫昌(1998)。是甚麼「文化回歸」?為甚麼「文化政策」?。香港戲劇學刊,1
  16. 盧偉力(2004)。香港舞台:作為文化論述的香港戲劇。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17. 盧偉力(2007)。香港戲劇遲來的西潮及其美學向度。香港戲劇學刊,7,99-112。
  18. 盧偉力(2007)。戰後西方戲劇範式轉移與香港結構主義劇場。香港戲劇學刊,6
  19. 盧偉力(2002)。非敘事戲劇試解─一個當代香港戲劇現象初探。香港戲劇學刊,3
  20. 盧偉力編、陳國慧編(2007)。香港戲劇評論選(1960-1999)。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21. 羅卡、法蘭‧賓、鄺耀輝(1999)。從戲台到講台:早期香港戲劇及演藝活動(1900-1941)。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22. 譚美卿(2007)。一人一故事劇場對香港劇場的影響。香港戲劇學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