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華語語系文學:一個學科話語的播散與接受
|
并列篇名
|
The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of Sinophone Literature as a Disciplinary Discourse
|
DOI
|
10.29980/MCL.201212.0004
|
作者
|
張錦忠(Kim-Tong Tee)
|
关键词
|
華語語系文學 ; 華語語系作為學科 ; 王德威 ; 史書美 ; Sinophone literature ;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s discipline ; David Der-wei Wang ; Shu-mei Shih
|
期刊名称
|
中國現代文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22期(2012 / 12 / 20)
|
页次
|
59
-
7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二○○一年以來,張錯、王德威、史書美等美國學者在思考描述與詮釋中國以外的各個「海外」中文文化社群及其文學生產時,以英文的Anglophone、Francophone的概念為參照,提出「華文文學區域」、「華語圈文學」、「華語語系文學」等論述關鍵詞,以取代過去的「世界華文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等用語,頗引起一番思辯。透過上述學者的學術建制努力,「華語語系文學」已成為學界的新興論述概念,成為檢視尤其是現當代中文文學的重要視野。本篇論文即概述「華語語系文學」作為一學科概念的形成,上述學者的相關核心理念,及華語語系文學論述在美國、台灣、中國、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接受(reception)與播散情形。
|
英文摘要
|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emergence of the Sinophone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its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in various academic areas. Since 2001, the term ”Sinophone literature” has been used by Dominic Cheung, David Der-wei Wang, Shu-mei Shih and other American scholars to describe the ”overseas”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ties in various places outside China and their literary products. The term is used to express a concept equivalent to terms such as Anglophon and Francophone and to substitute the rather chinacentric terms like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Sinophone literature” has now become an emergent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global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providing new and diverse perspectives in examining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王德威,〈華語語系的人文視野與新加坡經驗:十個關鍵字〉 http://www.cclc.hss.ntu.edu.sg/events/TanLarkSye/Pages/DavidWang.aspx
-
蘇穎欣,〈華語語系與南洋大學〉,《東方日報》,2012 年11 月10 日
-
莊華興,〈華語語系、離散、馬華:學術話語的新戰線〉,《獨立新聞在線》,2010 年12 月18 日,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6212.html
-
蕭依釗編,《21 世紀世界華文文學的展望》,雪蘭莪八打靈市,星洲日報,2003 年
-
衣若芬,〈韓素音情熱亞洲〉,引自「紅豆書簡」部落格,2012 年11 月,http://ilofen.blogspot.sg/2012/11/blog-post.html
-
陳政欣,〈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南洋商報》,2011 年3 月29 日,http://nanyang.com.my/node/337432?tid=770
-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聯合報》E7 版,2006 年7 月8-9 日
-
衣若芬,〈新華文學有個家〉,引自「紅豆書簡」部落格,2012 年2 月,http://ilofen.blogspot.sg/2012/ 02/blog-post_26.html
-
Shih, Shu-mei(2007).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Shih, Shu-mei(2011).The Concept of the Sinophone.PMLA,126(3)
-
Shih, Shu-mei(2010).Theory, Asia, and the Sinophone.Postcolonial Studies,13(4)
-
Shih, Shu-mei(2004).Global Literatur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Recognition.PMLA,119(1)
-
Shih, Shu-mei(2010).Against Diaspora: The Sinophone as Places of Cultural Production.Global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 Critical Reader on Sinophone and Diasporic Writings,London:
-
Shih, Shu-mei(2008).Hong Kong Literature as Sinophone Literature.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2008(8.2-9.1,Dec)
-
王德威(2006)。中文寫作的越界與回歸:談華語語系文學。上海文藝,2006(9)
-
王德威(2006)。華語語系文學:邊界想像與越界建構。中山大學學報,26(5)
-
王德威編、季進編(2007)。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
史書美(2007)。華語語系研究芻議,或,「弱勢族群的跨國主義」翻譯專輯小引。中外文學,36(2)
-
吳奕錡、彭志恆、趙順宏、劉俊峰(2002)。華文文學是一種獨立自足的存在。文藝報,2002(2月26日)
-
李鳳亮編(2011)。彼岸的現代性:美國華人批評家訪談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辛金順(2012)。秘響交音:華語語系文學論集,臺北:
-
季進(2008)。華語文學:想像的共同體─王德威訪談錄。渤海大學學報,30(4)
-
紀大偉譯(2004)。全球的文學,認可的機制。清華學報,34(1)
-
張錯(2005)。離散與重合:華文文學內涵探索─兼論陳映真、朱天心的「離合」主題。思想文綜
-
張錯(2004)。文學獎的爭議與執行:世界華文文學領域探討與展望。文訊,222
-
張錦忠(2011)。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八打靈再也:有人出版社。
-
莊園編(2006)。文化的華文文學:華文文學研究方法論爭鳴集,汕頭:
-
詹閔旭(2012)。從「東亞病夫」到「華語語系恥辱」。第三十五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寄/記存之間Archival Spaces
-
劉登翰(2012)。華文文學的大同世界。臺北:人間出版社。
-
蕭安凱(2012)。「華語」作為一種遺毒/(資)產?:思索台灣文學的語言問題。蕪土吾民:2012年文化研究會議
-
魏月萍(2009)。全球化與華語帝國。世界母語節文化講座,馬來西亞:
|
被引用次数
|
-
陳柏宇(2022)。「華語語系研究」框架之於台灣文學的再商榷:從向陽台語詩集《土地的歌》出發。台灣學誌,21,65-100。
-
高嘉謙(2016)。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的多面向觀察。台灣東南亞學刊,11(1),1-6。
-
許維賢(2013)。華語語系社群在新加坡─以梁智強和陳子謙的電影為例。中國現代文學,23,83-110。
-
熊婷惠(2015)。華語(語系)電影?:以邱金海之《伴我行》思考華語語系邊界。中山人文學報,39,87-112。
-
詹閔旭(2013)。華語語系研究的種族化轉向:談史書美、蔡建鑫、貝納德合編的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台灣文學研究,4,263-271。
-
詹閔旭(2017)。多地共構的華語語系文學:以馬華文學的台灣境遇為例。臺灣文學學報,30,81-110。
-
詹閔旭、徐國明(2015)。當多種華語語系文學相遇台灣與華語語系世界的糾葛。中外文學,44(1),25-62。
-
(2022)。從遺忘到重新記憶-評許維賢《重繪華語語系版圖:冷戰前後新馬華語電影的文化生產》。二十一世紀,193,174-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