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澳門現代詩歌中的媽祖意象探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Mazu Imagery of Modern poetry in Macao

作者

鄭智仁(Chih-Jen Cheng)

关键词

澳門 ; 媽閣廟 ; 媽祖信仰 ; 蓮花 ; 現代化 ; Macau ; A-Ma Temple ; Mazu belief ; Lotus ; Modernization

期刊名称

中國現代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3 / 12 / 20)

页次

147 - 1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聞一多(1899-1946)〈七子之歌〉組詩曾以「媽港」道出澳門與中國的關係,就說明澳門現代史上,媽祖信仰與澳門主體性密不可分的淵源。而媽閣廟距今已五百多年歷史,當年葡人登岸以音譯「馬交」(Macao)命名,澳門,正是由此而來。本文旨在追溯澳門媽祖崇拜的轉變,並將透過澳門現代詩歌,分析詩人如何形塑媽祖意象,除了反映中葡文化的交融,進一步點出澳門經歷現代化發展,既改變了海洋文化精神,而從漁村到賭城的反思,甚至近來面臨回歸後所遭遇的文化衝突與不確定性。

英文摘要

Wen Yi-Duo (1899-1946) used the words ”Mom Kong” (媽港) in his writing ”Songs of the Seven Sons” (七子之歌) to describ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au and China, and it shows the modern history of Macau, Macau Mazu belief and subjectivity inseparable origin. So A-Ma Temple has been five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when the Portuguese landed and translated name ”Macao”, Macau is the resulting.This paper aims to track the transform of Macau Mazu worship, and through Macau modern poetry to analyze the poet how to shape Mazu imagery, in addition to reflecting a blend of Chinese and Portuguese cultures, and points out further Macau has experienced modernization, not only changed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sea, and also reflected on introspection from the fishing village to the casino, and even recently faced with cultural conflicts and uncertainties, when Macau return to China afterwar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余少君(2011)。試論陶里的澳門地誌詩書寫。華文文學與文化,創刊號
    連結:
  2. 高致華(2010)。藉媽祖信仰論儒家精神的體現與傳承。海洋文化學刊,8
    連結:
  3. 張堂錡(2010)。新世紀澳門現代文學發展的新趨向。中國現代文學,17
    連結:
  4. 王一桃,〈澳門史畫〉,《大公報•文學》第三八七期,1999 年12 月15 日第D7 版
  5. 明•郭斐,《廣東通志》
  6. 宋•劉克莊,《後村居士集》
  7. 清印光任、張汝霖(1968)。澳門紀略。臺北:成文出版社。
  8. Bhabha, Homi(1994).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
  9. Calinescu, Matei、顧愛彬譯、李瑞華譯(2003)。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
  10. Crang, Mike、王志弘譯、余佳玲譯、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11. Peet, Richard、王志弘譯(2005)。現代地理思想。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12. 方寬烈編(1996)。澳門當代詩詞紀事。澳門:澳門基金會。
  13. 王岳川(2004)。澳門文化與文學精神。當代文壇,2004(5)
  14. 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5. 江思揚(1987)。丙寅除夕媽閣廟參神記。香港文學,36
  16. 老騫(2001)。誰的語言打碎桌上的杯子。澳門:澳門九九學社。
  17. 余少君(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18. 吳潛誠(1999)。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臺北:立緒文化。
  19. 李觀鼎編(2007)。澳門現代詩選。澳門:澳門基金會。
  20. 汪兆鏞、葉晉斌圖釋(2004)。澳門雜詩圖釋。澳門:澳門基金會。
  21. 汪春編選、譚美玲編選(2001)。澳門土生文學作品選。澳門:澳門大學出版中心。
  22. 彼得•貝格爾、高師甯譯、何光滬校(1991)。神聖的帷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3. 林其泉、高志峰(2011)。從澳門媽閣廟看媽祖信仰傳播以及媽祖習俗。澳門研究,63
  24. 金國平、吳志良(2004)。過十字門。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
  25. 韋伯、錢永祥編譯(2004)。韋伯作品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6. 徐文麗(2004)。澳門。詩刊,459
  27. 徐東(1999)。澳門:醒來的蓮。香港文學,180
  28. 徐曉望(1997)。論媽祖與中國海洋文化精神。福建學刊,1997(6)
  29. 徐曉望、陳衍德(1998)。澳門媽祖文化研究。澳門:澳門基金會。
  30. 涂爾幹、渠東譯、汲喆譯(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1. 張珣(2008)。媽祖•信仰的追尋。臺北:博揚文化。
  32. 張劍樺(2009)。當代澳門文學作品特點與走向。學術探索,2009(2)
  33. 梁秉鈞(2000)。東西。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34. 梁啟超(2003)。飲冰室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35. 陳忠烈(1994)。明清以來廣東民間「天后」女神崇拜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廣東社會科學,1994(5)
  36. 陳衍德(1999)。從澳門民俗看當地居民的媽祖信仰─兼與中外各地媽祖崇拜的比較。世界宗教研究,1999(4)
  37. 陶里(1994)。澳門文學概貌。香港文學,111
  38. 陶里(1995)。澳門新詩的發展。香港文學,130
  39. 陶里(2003)。過澳門歷史檔案館。澳門:澳門濠江中學。
  40. 陶里(1998)。冬夜的預言。澳門:澳門五月詩社。
  41. 章文欽(1996)。媽祖閣與澳門媽祖信仰。學術研究,1996(9)
  42. 傅大為(1991)。知識與權力的空間。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43. 馮杰(2004)。澳門─關於一部蓮史或蓮花長卷。詩刊,459
  44. 溫明(1993)。送女帖。香港:詩雙月刊出版社。
  45. 聞一多(1994)。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46. 趙小琪、張晶(2009)。香港文學與澳門文學「中國形象」的對讀。中國文學研究,2009(4)
  47. 鄭煒明編選(1996)。澳門新詩選。澳門:澳門基金會。
  48. 鄭煒明、黃啟臣(1994)。澳門宗教。澳門:澳門基金會。
  49. 鄧思平(2009)。澳門土生葡人。香港澳門:香港三聯書店。
  50. 黎熙元(2005)。難以表述的身分─澳門人的文化認同。二十一世紀評論,92
  51. 韓牧(1997)。待放的古蓮花。澳門:澳門五月詩社。
  52. 羅納德•L•約翰斯通、尹今黎譯、張蕾譯(1991)。社會中的宗教─一種宗教社會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53. 羅鋼編、劉象愚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4. 蘆荻編、盧瑋鑾編(1988)。澳門文學論集,澳門:
  55. 蘇桂寧(2004)。疍家女形象─澳門土生族群誕生的母系符號。東南亞研究,2004(6)
  56. 饒芃子(1999)。澳門文化的歷史座標與未來意義。暨南學報,21(3)
  57. 懿靈(2005)。集體遊戲。澳門:邊度有書書籍有限公司。
  58. 懿靈(2005)。集體死亡。澳門:邊度有書書籍有限公司。
  59. 懿靈(1990)。流動島。香港:詩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