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以聲發聲的華語語系:王禎和文本中的台北聲音景觀

并列篇名

To Voice Out by Sounds: Sinophone Studies and the Soundscapes of Taipei in Wang Chen-Ho's Texts

作者

高鈺昌(Yu-Chang Kao)

关键词

華語語系 ; 聲音景觀 ; 發聲 ; 《美人圖》 ; 〈小林來臺北〉 ; Sinophone ; Soundscapes ; Voice ; Meiren tu[A Portrait of Beauties] ; Hsiao-lin lai Taipei[Hsiao-lin Comes to Taipei]

期刊名称

中國現代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17 / 12 / 20)

页次

3 - 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華語語系關注漢語與各族裔、社群、弱勢和少數族裔語言間的折衝關係,並其有凸顯邊緣「發聲」(articulation)與「多音」(polyphonic)的意涵。原先華語語系與「聲音」相關的概念,著重於文本中跨語際間的語音,而本文則嘗試延伸文本的其他聲音面向。本文嘗試調動「聲音景觀」(soundscape)的概念,用以探析不同語音的主體,如何被鑲嵌在不同聲音景觀的建構中,並與不同的聲音媒介間,共構出立體繁複的聲音樣貌。本文以王禎和的《美人圖》、〈小林來臺北〉為例,說明其聲音景觀的建構,讓我們聽見了1970年代前後,語音、流行音樂、電話聲、美國跨國資本主義的哭笑聲,在台北的辦公室內部所交織出的獨特景觀;且其文本的發聲面向,還指向了漢語文學與語言的內部。而本文由此嘗試說明,以「聲音」而非以語音,作為分析、討論台灣文學與華語語系的框架,將能讓我們聽見台灣文學與華語語系更多的可能。

英文摘要

One research emphasis in Sinophone studies is the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Mandarin and dialects or the minority languages. Sinophone studies concerning the sounds usually emphasize the concepts of voice such as polyphony and the articulation by minority, but these concepts are only in linguistic area. While we are analyzing Sinophone literature, people can speak by their languages and meaningful talks in texts, a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oint out that the soundscap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coustic spaces in works can speak together. Focusing on the soundscapes of Taipei in Wang Chen-Ho's novels, this essay seeks to examine how Wang uses a variety of sounds, such as those of phones, different languages, popular songs and laughter in the work place, to create plenty of unique meanings. This paper will prove that "sounds as method" is an approach to hearing more hidden voices of Sinophone and Taiwan liter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史書美(2016)。何謂華語語系研究?。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9(2),105-123。
    連結:
  2. 呂心純(2011)。音樂作爲一種離散社會空間:臺灣中和地區緬甸華僑的音景與族裔空間建構。民俗曲藝,171,11-53。
    連結:
  3. 呂紹理(2002)。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297-334。
    連結:
  4. 李育霖(2006)。翻譯與地方文學生產:以王禎和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為例。中外文學,35(4),11-26。
    連結:
  5. 林芳玫(2015)。沈默之聲:從華語語系研究觀點看《台灣三部曲》的發言主體。台灣學誌,12,17-36。
    連結:
  6. 廖淑芳(2008)。王禎和與林宜澐小說比較閱讀─以語言運用為主的考察。東華漢學,7,217-258。
    連結:
  7. 歌林唱片,《時代心聲專輯》(台北:歌林唱片,1979.1)
  8. 鍾鎮濤,《我的伙伴》(台北:歌林唱片,1979.5)
  9. 劉文正,《曠野中的人》(台北:歌林唱片,1979.3)
  10. Corbin, Alain,Thom, Martin(trans.)(1998).Village Bells: Sound and Meaning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French Countrysid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1. Lefebvre, Henri(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London:Blackwell.
  12. Lo, Dina(2005)。最強的消費娛樂品牌SONY 電子王國。台北:維德文化。
  13. Schafer, R. Murray(1973).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6(3),12-21.
  14. Schafer, R. Murray(1978).The Turning of the World: Toward a Theory of Soundscape.Toronto:Schafer.
  15. Thompson, Emily(2002).The Soundscape of Modernity: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istening in America, 1900-1933.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6. 王俊秀(2001)。音景(soundscape)的都市表情:雙城記的社會學想像。台大建築與城鄉學報,10,89-98。
  17. 王禎和(1982)。美人圖。台北:洪範。
  18. 王禎和(1990)。人生歌王。台北:聯合文學。
  19. 王禎和(1993)。嫁粧一牛車。台北:洪範書店。
  20. 王德威(1986)。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
  21. 王德威編、高嘉謙編、胡金倫編(2016)。華夷風:華語語系文學讀本。台北:聯經出版社。
  22. 史書美(2013)。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出版社。
  23. 史書美(2017)。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24. 克里斯丁‧安默兒、貓頭鷹編譯小組譯(2001)。音樂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25.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出版社。
  26. 林其蔚(2012)。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27. 洪芳怡(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8. 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
  29. 康來新編、黃恕寧編(2013)。喧囂與憤怒─《背海的人》專論。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
  30. 張京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
  31. 許琇禎(1999)。多語言的文化衝突—王禎和小說研究。中國學術年刊,20,553-570。
  32. 麥克魯漢編輯、艾利克.麥克魯漢編輯、法蘭克.金格隆編輯、汪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臺灣商務。
  33. 楊建章、呂心純(2009)。音樂學研究的空間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1),15-23。
  34. 楊振興(2016)。話筒裡的台灣:從摩斯電報到智慧型手機。台北:秀威資訊。
  35. 楊照(1998)。夢與灰燼。台北:聯合文學。
  36. 廖咸浩(2004)。台北摩登:現代性與愛恨台北。歷史月刊,203,27-33。
被引用次数
  1. 陳柏宇(2022)。「華語語系研究」框架之於台灣文學的再商榷:從向陽台語詩集《土地的歌》出發。台灣學誌,21,65-100。
  2. 高鈺昌(2021)。戰爭的聲紋-《睡眠的航線》中的聲音景觀及其後記憶建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2,233-264。
  3. 鍾秩維(2019)。設想台灣人的華語語系觀點:關於「中國」和「共同體」的提問。臺灣文學學報,34,13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