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柳書琴(2016)。〈送報伕〉在中國:《山靈:朝鮮台灣短篇集》與楊逵小說的接受。台灣文學學報,29,5-38。
連結:
-
〈若き親衛隊〉,網站「仙台ロシア合唱団の掲示板」http://www.aozora.gr.jp/
-
張赫宙作,胡風譯,〈上墳去的男子(下)〉,《國聞週報》13:8(1936.3.2),頁7-12
-
李北鳴作,胡風譯,〈初陣〉,《譯文》新1:1(1936.3),頁138-188。
-
宮本百合子,〈今日の文学の展望〉,網站「青空文庫」http://www.aozora.gr.jp/
-
呂赫若,〈牛車〉,《文學評論》2:1(1935.1),頁107-136
-
編輯部,〈第二回応募原稿について〉,《文學評論》2:11(1935.10),頁143
-
李北鳴作,胡風譯,〈初陣(續)〉,《集成》1:2(1936.6),頁80-84。
-
渡邊生,〈編輯後記〉,《文學評論》2:1(1935.1),頁194
-
無署名,〈受贈雜誌〉,《文學評論》2:7(1935.6),頁211
-
周鋼鳴,〈讀過的書:山靈(朝鮮台灣短篇集,胡風譯,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讀書生活》4:7(1936.8),頁365-366
-
無署名,〈ナウカ社版ゴーゴリ全集〉廣告頁,《文學評論》2:1(1935.1),頁195
-
張赫宙作,胡風(馬荒)譯,<山靈>,《國聞週報》13:7(1936.2.24),頁7-12。
-
中條百合子等人,〈入選小說「毒」について〉,《文學評論》1:8(1934.10),頁 234
-
張赫宙作,黃源譯,〈山靈〉,《文學》7(1934.7),無頁碼
-
李北鳴作,胡風譯,〈初陣〉,《集成》新1:1(1936.5),頁108-114。
-
宮本百合子,〈新年号の『文学評論』その他〉,《文學評論》2:2(1935.2), 頁112-119
-
胡風(馬荒)等,〈後記〉,《譯文》1935年終刊號(1935.9),頁282-287
-
藤森成吉等人,〈「第三新生丸」後日譚について〉,《文學評論》1:9(1934.11),頁 108
-
鄭遇尚,〈聲〉,《文學評論》2:12(1935.11),頁254-269
-
島木健作,〈「初陣」について〉,《文學評論》2:6(1935.5), 頁168-169
-
編輯部,〈第二回原稿応募者氏名〉,《文學評論》2:8(1935.7),頁243-244
-
李北鳴,〈初陣〉,《文學評論》2:6(1935.5),頁 2-25
-
無署名,〈文學評論臨時增刊新人推薦號!!!〉,《文學評論》2:4(1935.4),封面內頁
-
張赫宙,〈 墓參に行く男〉,《改造》17:8(1935.8), 頁28-51
-
張赫宙,〈朝鮮文壇現狀報告〉,《文學案內》1:4(1935.10), 頁64
-
楊逵,〈新聞配達夫〉,《文學評論》1:8(1934.10),頁199-233
-
無署名,〈編輯室〉,《世界知識》2:1(1935.3),頁22
-
常士英,〈支那より〉,「讀者」欄,《文學評論》1:10(1934.12),頁94
-
無署名,〈編集だより〉,《改造》17:8(1935.8),頁103
-
德永直,〈三五年度の総批判と三六年度への展望 労働者作家の台頭〉,《文學評論》2:12(1935.11),頁92-95
-
金子和,〈張赫宙論-現代小說に映じた朝鮮的現実(二)-〉,《文學評論》3:2(1936.2), 頁124-131
-
施洛英編,《弱國小說名著》,上海,啟明書局,1937。
-
〈胡愈之先生年表〉,網站「胡氏宗親網」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844
-
徐懋庸,〈「伊特勒共和國」前記〉,《芒種》1935:2(1935.3),頁48-53
-
德永直等人,〈入選小說「新聞配達夫」について〉《文學評論》1:8(1934.10),頁198。
-
楊逵作,胡風譯,〈送報伕〉,《世界知識》2:6(1935.6),頁320-331
-
張赫宙作,胡風譯,〈上墳去的男子(上)〉,《國聞週報》13:7(1936.2.24),頁7-12
-
鄭遇尚作,胡風(梅汝)譯,〈聲〉,《時事類編》4:10(1936.5),頁118-131
-
張赫宙等著,胡風譯,《山靈:朝鮮台灣短篇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
無署名,〈第一回原稿募集応募者〉,《文學評論》1:7(1934.9), 頁52
-
立野信之,〈今年度の作品と新人〉,《文學評論》2:13(1935.12),頁145-146
-
李北鳴作,胡風譯,〈初陣(下)〉,《集成》1:3(1936.7),頁72-82。
-
張赫宙,〈山靈〉,《権といふ男》,東京, 改造社, 1934
-
立野信之,〈入選小說選後評「声」について〉,《文學評論》3:1(1936.1),頁 186
-
李赫若作,胡風(馬荒)譯,〈牛車〉,《譯文》1935年終刊號(1935.9),頁174-214
-
《果戈里全集》書訊,網站「紀伊國屋書店海外版線上書店」http://bookwebpro.kinokuniya.co.jp/wshosea.cgi?W-NIPS=9960231526&REFERER=0
-
上海魯迅紀念館編(2000)。吳朗西先生紀念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
千野拓政(1988)。帰国後の胡風(その1)─左連における胡風と周揚の関係をめぐって─。人文學報,198,179-198。
-
千野拓政(1988)。胡風と「時事類編」(付 「時事類篇」所載の胡風翻訳目錄)。中国文学研究,14,91-100。
-
今哲(2003)。魯迅弟子與戰友。今日浙江,2003(5),45。
-
王友貴(2005)。翻譯家魯迅。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
王友貴(2003)。魯迅的翻譯模式與翻譯政治。山東外語教學,2003(2),74-77。
-
王惠珍(2014)。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
平浩一(2013)。1935年前後の文学賞と作家の行方─龍胆寺雄と大宰治をめぐって。国士館人文学,45,79-93。
-
何敏(2011)。一朵忽先變 百花皆後香─《域外小說集》在晚清譯界的先鋒性。文史博覽(理論),2011(1),28-30。
-
吳佩珍編(2012)。中心到邊緣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台灣文學.文化研究 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
宋炳輝(2007)。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
李春林(2015)。魯迅與烏克蘭文學及根在烏克蘭的作家。魯迅研究月刊,2015(1),62-76。
-
和泉司(2008)。『改造』懸賞創作の行方:さまよえる懸賞作家と翻弄されるテクスト。三田國文,47,37-52。
-
南富鎭(2006)。文学の植民地主義 近代朝鮮の風景と記憶。東京:世界思想社。
-
南富鎭編、白川豊編(2003)。張赫宙日本語作品選。東京:勉誠出版。
-
垂水千惠(2002)。呂赫若研究─1943年まで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東京:風間書房。
-
胡風(1997)。胡風回憶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苗體君、竇春芳(2009)。瞿秋白被錯定為叛徒及平反始末。黨史文苑,2009(11),42-46。
-
宮本百合子(1952)。宮本百合子全集。東京:河出書房。
-
徐秀慧編、胡衍南編(2015)。前衛的理想主義—施淑教授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台北:
-
祖父江昭二(1984)。文學評論復刻版別巻。東京:???社。
-
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
張中良(2005)。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
曹清華(2005)。發表左翼作品的四類刊物。新文學史料,2005(4),201-205。
-
新潮社辭典編集部編(1996)。新潮日本文學辭典。東京:新潮社。
-
曉風(1996)。九死未悔─胡風傳。台北:業強出版社。
-
盧毅(2014)。20世紀30年代左翼文化的宣傳策略。理論學刊,2014(8),106-114。
-
關井光男(1971)。「文芸復興叢書」の基盤(現代文学全集・叢書ノート─資料と解題─11─)。國文學:解釈と教材の研究,16(4),194-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