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港腔台調:鍾孟宏劇情片的香港明星、華語語系雜音與亞際互文性
|
并列篇名
|
Speaking Mandarin in Hong Kong Accent: Stardom, Sinophone Dissonance and Intra-intertextuality in Chung Mong-hong's Films
|
作者
|
王萬睿(Wan-jui Wang)
|
关键词
|
華語語系雜音 ; 跨語攝製 ; 香港明星 ; 亞際互文性 ; 鍾孟宏 ; Sinophone dissonance ; transnational filmmaking ; Hong Kong movie star ; Intra-intertextuality ; Chung Mong-hong
|
期刊名称
|
中國現代文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33期(2018 / 06 / 20)
|
页次
|
195
-
214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如史書美討論陳果電影「香港三部曲」的結論,「後九七」的香港性「是一個與它的殖民地過去和中國性所進行的複雜的談判過程」,或展示了「殖民─後殖民─新殖民的連結上,不確定的位置性」。一九八○年代與香港電影產業互相競爭的台灣電影,近十年來兩地影業卻又開始較為頻繁的合作,例如,我們可以看到鍾孟宏電影中,啟用杜汶澤、王羽和許冠文等香港明星,以帶有香港/廣東腔的國語在銀幕上本色演出。本文藉由分析鍾孟宏劇情片《停車》、《失魂》與《一路順風》,探索香港與台灣重層的跨國影像軌跡、港台跨語攝製與亞際互文性。此外,本文指出鍾孟宏電影敘事縫合香港明星寫實表演與後殖民情境,以華語語系雜音現身/聲於台灣電影銀幕上,回應了近年港台兩地曖昧的情感政治橫向連結。最後,透過分析鍾孟宏電影中這些語音混雜的情況不僅體現了一種港台新的文化認同,並有助於適度修正華語語系的研究框架。
|
英文摘要
|
In her discussion of Fruit Chen's "Hong Kong trilogy," Shu-mei Shih concludes that Hongkongness after 1997 "is a complex process of negotiation with its colonial past and Chineseness, as well as its uncertain positionality within the colonial-postcolonial-neocolonial continuum." The Taiwan cinema industry witnessed a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80s in response to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Hong Kong Cinema. Two decades later, however, film industrie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began to collaborate more and more, especially in movie stars. For example, Hong Kong Film actors in Chung's films such as Chapman To, Wang Yu and Hui Koon Man, all speak mandarin in Hong Kong/Cantonese accent on the screen. This article thus proceeds to explore the transnational trajectories in contemporary East-Asian cinemas by examining Taiwan director Chung Mong-hong's three films, namely Parking (2008), Soul (2013), and Godspeed (2016).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post-colonial situation of Chung's cinematic narratives by reconsidering and reconfiguring the mode of Hong Kong film actors' realistic performance with their various local accents. The article contends that the use of linguistic dissonance in Chung's films resonates the ambiguity of political emo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Taiwan. Such dissonance embodied in Chung's filmmaking not only suggests a new kind of Taiwan-Hong Kong cultural identity, but also surpasses the restraints of Sinophone studie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洪聖斐(2016)。民主赤字與公民運動─台灣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革命之比較。國際文化研究,12(2),104-122。
連結:
-
熊婷惠(2015)。華語(語系)電影?:以邱金海之《伴我行》思考華語語系邊界。中山人文學報,24,87-112。
連結:
-
Davis, Darrell William,Yeh, Emilie Yueh-yu(2006).East Asian Screen Industries.London:BFI.
-
Dyer, Richard(1998).Stars.London:BFI.
-
Hunt, Leon(2003).Kung Fu Cult Masters: From Bruce Lee to Crouching Tiger.London:Wallflower Press.
-
iamdrawback,〈第48 屆金馬獎最佳得獎感言─最佳男主角劉德華〉,2011 年11 月26 日,檢索日期:2017 年5 月30 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GdjMq-6co)。
-
Lee,Vivian P. Y.(ed.)(2011).East Asian Cinemas: Regional Flows and Global Transformation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
Luhr, William(2012).Film Noir.Chichester:Wiley-Blackwell.
-
Naficy, Hamid(2001).An Accented Cinema: Exile and Diasporic Filmmaking.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Yue, Audrey(ed.),Khoo, Olivia(ed.)(2014).Sinophone Cinema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
Zhang, Yingjin(ed.),Farquhar, Mary(ed.)(2010).Chinese Film Stars.London:Routledge.
-
王君琦編(2017)。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台北:聯經。
-
史書美(2017)。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
史書美、蔡建鑫譯(2013)。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麥田。
-
艾德嘉‧莫杭、鄭淑鈴譯(2012)。大明星:欲望、迷戀、現代神話。台北:群學。
-
吳昊編(2005)。男兒本色。香港:三聯。
-
卓伯棠(2011)。香港新浪潮電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林文淇編、王玉燕編(2010)。台灣電影的聲音。台北:書林。
-
邱淑婷(2010)。中日韓電影:歷史、社會、文化。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
洪健倫(2013)。左眼直視生命殘酷,右眼窺見人性溫暖:專訪《失魂》導演鍾孟宏。放映週報,421
-
家明編(2009)。溜走的激情:80 年代香港電影。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協會。
-
翁稷安,〈故事的核心:專訪《一路順風》導演鍾孟宏〉,《關鍵評論網》,2016 年11 月9日,檢索日期:2017 年5 月30 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3508)
-
馬傑偉、曾仲堅(2010)。影視香港:身分認同的時代變奏。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
張建德、蘇濤譯(2017)。香港電影:額外的維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張徹(2012)。張徹談香港電影。香港:三聯書店。
-
張靄珠(2015)。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
陳家樂(2011)。香港電影、電視及新媒體研究。香港:天地。
-
陳家樂、陳立(2008)。無主之城:香港電影中的九七回歸與港人認同。香港:天地。
-
陳儒修(2013)。穿越幽暗的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台北:書林。
-
彭麗君(2010)。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黃仁(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圖書。
-
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
-
劉現成(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志。
-
劉輝編、傅葆石編(2011)。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盧非易(2006)。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
-
鍾孟宏(2008)。鍾孟宏,《停車》,DVD(台北:采昌國際多媒體,2008)。
-
鍾孟宏(2013)。鍾孟宏,《失魂》,DVD(台北:嘉勵實業有限公司,2013)。
-
鍾孟宏(2017)。鍾孟宏,《一路順風》,DVD(台北: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2017)。
-
鍾寶賢(2007)。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羅伯特‧楊、容新芳譯(2016)。後殖民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羅貴祥編(2014)。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羅貴祥編、文潔華編(2005)。雜嘜時代:文化身分、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陳柏宇(2022)。「華語語系研究」框架之於台灣文學的再商榷:從向陽台語詩集《土地的歌》出發。台灣學誌,21,65-100。
-
謝欣芩(2022)。後新電影的混音景觀:《第四張畫》與《椰仔》的新移民二代家庭與族群關係。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7,4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