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法國新小說家羅伯-格里耶與當代中文文學的「非人性化」實驗-以六七十年代香港文學及八十年代末中國當代文學為例

并列篇名

The French New Novelist Robbe-Grillet and the Dehumaniz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Case study on the literature of 1960s and 70s Hong Kong and 1980s China

作者

王家琪(Wang Jiaqi)

关键词

法國新小說 ; 非人性化 ; 劉以鬯 ; 西西 ; 也斯 ; 余華 ; The nouveau roman ; dehumanization ; Liu Yichang ; Xixi ; Yesi (Leung Ping-kwan) ; Yu Hua

期刊名称

中國現代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19 / 06 / 20)

页次

113 - 1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首先會追溯「非人性化」在西方文學的表現,集中在新小說家羅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創作和評論,說明他如何顛覆西方文學長期以來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cism)。其次,本文會梳理「新小說」和羅伯-格里耶在中文世界的翻譯和影響情況,並嘗試說明為甚麼這些中文作家在不同時空和脈絡下會對羅氏的「新小說」實驗產生興趣。香港文學較早於六十年代就受到「新小說」影響,並出現了劉以鬯、西西、也斯等人的文學實驗,在模仿非人格化技巧的同時,各有不同程度的改造及轉化。及至八十年代中以後,中國當代作家也集體受到「新小說」的衝擊,先鋒派及新寫實主義小說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非人性化」的精神和技巧,但是兩者都與羅伯-格里耶原初的非人性化有所不同。本文會比較「新小說」的原型與這些中文作品,嘗試概括他們對「非人性化」傾向的挪用與轉化,初步勾勒出一個當代中文文學「非人性化」文學實驗的譜系。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traces the "dehumanization" in Western literature and focuses on how the French New Novelist Alain Robbe-Grillet criticized anthropocentrism in literature. Then the paper examin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nouveau roman" and Robbe-Grillet in the 1960s and 70s Hong Kong and 1980s China while explaining why these Chinese writers were attracted to nouveau roman at the time. Hong Kong was fast to respond to the emergence of nouveau roman in the early 1960s. Several writers such as Liu Yichang, Xixi and Yesi adapted but also transformed the literary devices of dehumanization in different ways and degrees in their works. Later in the 1980s, contemporary writers in mainland China received a delayed shock wave of the nouveau roman. The avant-garde and neo-realist novelists absorbed the literary practice of dehumanization. The paper compares the original assertion of Robbe-Grillet with these Chinese works, and builds towards a genealogy of the dehuman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Babcock, Arthur(1997).The New Novel in France.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
  2. Barthes, Roland,Howard, Richard(trans.)(1972).Critical Essays.Evanston, 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3. Bassnett, Susan(ed.),Lefevere, André(ed.)(1990).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London:Pinter Publisher Ltd.
  4. Howe, Irving(ed.)(1967).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New York:Horizon Press.
  5. King, J. D.(1972).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6. Ortega y Gasset, Jose,Brown, Alexis(trans.)(1972).Velazquez, Goya, and the Dehumanization of Art and Other Essays.New York:W. W. Norton.
  7. Ortega y Gasset, Jose,Weyl, Helene(trans.)(1968).The Dehumanization of Art and Other Essays on Art, Culture, and Literature.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Robbe-Grillet, Alain,Howard, Richard(trans.)(1989).For a New Novel: Essays on Fiction.Evanston, 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9. 也斯 , 〈羅布格利葉的兩面〉 , 《香港時報》 1969 年 1 月 20 日 , 第 10 版 。
  10. 也斯(1990)。隨物宛轉,與心徘徊─談詠物詩。香港文學,61,25-26。
  11. 也斯(1963)。詩二首。中國學生周報,594,第 12 版。
  12. 也斯,〈海灘(一)〉,《快報》1976 年 11 月 4 日。
  13. 也斯(2012).城與文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14. 也斯,〈海灘(三)〉,《快報》1976 年 11 月 6 日。
  15. 也斯 , 〈新小說的回顧〉 , 《香港時報》 1968 年 10 月 2 日 , 第 10 版 。
  16. 也斯,〈羅布格利葉的「在迷宮中」〉,《香港時報》1968 年 10 月 12、14 及 15 日,第 10 版。
  17. 也斯 , 〈羅布格利葉的方向〉 , 《星島日報》 1968 年 2 月 6 日 , 第 6 版 。
  18. 也斯=梁秉鈞(1968)。談羅布格利葉的作品特色─兼介「新小說」。中國學生周報,第 4 版。
  19. 文玲(2012)。「零度寫作」在中國的接受過程。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2),92-96。
  20. 王慶生(編)(2001).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1. 付潔琳(2004)。論羅伯・格里耶小說人物的「物化」形態。棗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1(4),37。
  22. 古蒼梧(1972)。香港文學問題討論之三:為甚麼嚴肅的文藝給打入冷宮。中國學生周報,1051,第 3 版。
  23. 西西(1999).我城.台北:洪範.
  24. 余華(2001).現實一種 : 余華中短篇小說集.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25. 余華(1998).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26. 吳炫(2001).中國當代文學批判.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
  27. 吳義勤(編)(2006).余華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28. 宋學智(2004)。法國「新小說」在中國的翻譯與研究綜述。法國研究,2004(1),182-191。
  29. 宋學智,許鈞(2005)。法國「新小說」與中國當代先鋒文學。外語與外語教學,192,41-44。
  30. 李曙豪(2005)。法國新小說對中國先鋒小說敘事手法的影響。雲南社會科學,2005(3),125-127。
  31. 孟繁華,程光煒(2011).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2. 金皆(1999)。羅伯•格里耶來港。香港文學,169,19。
  33. 阿勒芒, Roger-Michel,蘇文平(譯),劉苓(譯)(2004).阿蘭•羅伯—格里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4. 洪子誠(1999).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5. 倪玲穎(2007)。余華與羅伯-格里耶之比較研究。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6,90-94。
  36. 夏志清(2001).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37. 張容(1992).法國新小說派.台北:遠流.
  38. 張唯嘉(2003)。中國的羅伯-格里耶研究。外國文學研究,2003(5),153-157。
  39. 梁秉鈞(2014).梁秉鈞五十年詩選.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40. 梁秉鈞(編), 鄭臻(編)(1970).當代法國短篇小說選.台北:晨鐘.
  41. 梁秉鈞(編), 譚國根(編), 黃勁輝(編), 黃淑嫻(編)(2010).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42. 許鈞,宋學智(2007).20 世紀法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43. 陳旭光(1994)。「新寫實小說」的終結─兼及「後現代主義」在中國文學中的命運。小說評論,1994(1),4-10。
  44. 陳侗(編),楊令飛(編)(1998).羅伯-格里耶作品選集.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45. 陳思和(1999).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6. 陳素怡(編)(2012).僭越的夜行:梁秉鈞新詩作品評論資料彙編.香港:文化工房.
  47. 陳曉明(1997).剩餘的想像:九十年代的文學敘事與文化危機.北京:華藝出版社.
  48. 集思(編)(1989).梁秉鈞卷.香港:三聯.
  49. 黃俊東(1972)。香港文學問題討論之六:從「批判寫實主義」說起。中國學生周報,1053,第 4 版。
  50. 黃淑嫻(2010)。表層的深度:劉以鬯的現代心理敘事。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
  51.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
  52. 溫健騮(1972)。香港文學問題討論之二:批判寫實主義是香港文學的出路。中國學生周報,1051,第 3 版。
  53. 董啟章(2002)。城市的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閱讀《酒徒》、《我城》和《剪紙》。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
  54. 劉以鬯(1985).短綆集.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55. 劉以鬯(1977).寺內.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56. 劉以鬯,〈現代小說必須棄「直」從「橫」─替「意識流」寫一個註解〉,《香港時報》1960 年 5 月 12 日,第 10 版。
  57. 劉以鬯(2007).舊文新編.香港:天地.
  58. 劉以鬯,梅子(編)(2017).迷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59. 學工 , 〈法國新派小說〉 , 《香港時報》 1961 年 1 月 27-28 日 , 第 10 版 。